2022届高考地理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的农业微专题(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地理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的农业微专题(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2 22: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中国的农业微专题
一、“土地奉献”的产业
(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三、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四、种植业
1. 主要粮食作物
(1)水稻:喜温喜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3)玉米: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的土壤;分布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河北和东北等地,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形成我国的“玉米带”。
①北方春播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0%。总产量的35%左右。
②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全部,河北大部,晋中南、关中和徐淮地区,是我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3亿亩,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40%以上。
③西南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部,陕西南部和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种植面积约为6000万亩,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0%。
④南方丘陵玉米区。北区北界与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相连,西接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约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5%。
⑤西北灌溉玉米区。本区包括新疆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3%。
⑥青藏高原玉米区。本区主要位于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甘肃的甘南自治州。
(4)大豆(黄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5)九大商品粮基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经济作物
(1)纤维作物:棉花喜湿、好光,生长期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南疆,但南疆是长绒棉。形成了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2)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
作物分布
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河南也比较多
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主要在河南
胡麻:西北内陆地区
甘蔗
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需肥多,生长期长
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福建、台湾和四川亦较多
甜菜喜凉爽、耐寒、耐旱、耐盐碱等
西北和东北的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