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选择题
1.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3.《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4.“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里,“低音”是指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五”计划的实施D.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实施
5.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6.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7.《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某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这类历史悲剧最集中的在下列哪一事件中体现出来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①一五计划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图是新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属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在和平建设年代,带领兰考人民抗内涝、战风沙、治盐碱,42岁就病逝的党的好干部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黄继光 D.焦裕禄
11.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大庆油为党和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提出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肩负起建设首年油田的重大责任。曾被称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12.下面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3.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杨利伟等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1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非选择题
15.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10:DCABD; CDDBD; 11-14:DBAD
15.(1)土地改革
(2)工业化;一五计划。
(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