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4 09: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12课 石钟山记
任务一: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苏轼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二、背景链接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在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三、相关常识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有游记、杂记、碑记等。
任务二:语言自主梳理
一、认读字音
1.蠡(lǐ)           2.桴(fú)
3.铿(kēng) 4.磔磔(zhé)
5.噌吰(chēng)(hóng) 6.罅(xià)
7.鹘(hú) 8.无射(wú)(yì)
9.窾坎(kuǎn)(kǎn) 10.镗鞳(tāng)(tà)
二、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
三、一词多义
1.鼓
2.是
3.得
4.自
5.焉
6.余
7.之
8.而
9.虽
10.言
11.然
12.因
13.绝
四、词类活用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动用法,使……鸣响
2.而此独以钟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乘船
4.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5.事不目见耳闻 名词作状语,亲眼;名词作状语,亲耳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五、古今异义
1.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2.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3.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它的真相。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古义:船工。
今义:水军。
六、文言句式及翻译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
2.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3.余是以记之。(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些。
4.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深潭边找到两块石头。
介宾短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如: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而大声发于水上。
任务一:整体把握
【任务设计】
1.朗读课文,思考郦道元和李渤是怎样解释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找到文中句子写下来。
答:                                    
                                    
                                    
                                    
[明确] 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2.任务小结
3.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任务二:重点突破
微任务一 把握内容,分析作用
【任务设计】
1.本文最后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                                    
                                    
[明确] 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                                    
                                    
[明确] 主要原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具体原因:
人 物 原 因
郦道元 描述太简略
渔夫水师 不能用文字记载
李渤 主观臆测
士大夫 没有实地考察
3.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答:                                    
                                    
[明确]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微任务二 鉴赏手法
【任务设计】
4.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                                    
                                    
[明确]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5.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并简要分析。
答:                                    
                                    
[明确] ①结构独特。全文夹叙夹议又不同于一般游记,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②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③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④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
任务三:合作探究
【任务设计】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                                    
                                    
[明确]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文本对译:异曲同工
这里指所在地。函胡:同“含糊”。越:悠扬。桴(fú)止响腾:
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kuǎn)坎镗(tānɡ)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识:知道。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
叙议结合
【课内挖掘】
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技巧指导】
运用叙议结合“三注意”
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叙议结合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末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上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运用叙议结合时要注意:
1.讲究条理。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
2.讲究照应。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
3.讲究交融。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则完全脱节。
【针对训练】
以“舍得”为话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120字左右。
答:                                    
                                    
                                    
[参考示例] 陶渊明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舍弃了那卑微的“五斗米”,抛弃世俗的功名利禄,毅然决定归隐田园。你坦然地“舍弃”过吗?你能悟透“舍得”蕴含的智慧吗?你有达到“舍得”这个人生境界的勇气吗?其实,舍得是对荣辱成败的超越,是对名利金钱的抵制,是比获取更为艰难的抉择,是一种更为智慧的处世方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