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谈文论艺学思辨 深思渐悟赏神品
——九下第四单元文艺性议论文大单元整合
第一站:阅读之旅 筑蹊径
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得其有知)
读书的方法。
立论
正面阐述其好处:不同目的读书用于不同场合
反面指出其偏向:怡情忌费时,傅彩要适度,长才忌落入教条主义
对比论证
纠正三种错误态度:存心诘难作者、尽信书中所言、不推敲细思、
提出四种读书 方法:浅尝法、涉猎法、精读法、摘要法
比喻论证
总体上指出读书的作用
积极方面:塑造性格
消极方面:弥补缺陷
总结
(比喻论证)
(培根)
《谈读书》结构图解
观点:读书是有益的、有方的、有用的
归纳论证
再谈对读书看法:
体验法 观察法
不求甚解
树靶子: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亮观点 :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做分析:
引出处: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释新义:虚心 + 会意 → 不求甚解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普利汉诺夫、诸葛亮(反例+正例)
引用论证:陆象山
得结论: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
《不求甚解》结构图解
驳 论
山水画的意境
点明观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意境
山水画为什么要讲究意境
如何获得意境
深入全面认识
感情强烈、真挚
苦心经营意匠
山水画
意境最重要
《山水画的意境》结构图解
无言之美
导入话题:由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提出问题:言能否尽意,言有无必要尽意
分析问题
图画:材料有所选择、内容有所加工才更美
文学: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音乐:无声胜有声
雕刻:含蓄比流露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关注空白
感受无言之美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无言之美》结构图解
二
《驱遣我们的想象》结构图解
(1~4)
阐述文艺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出话题。
(5~13)
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分析读者应如何接触作者思想。再以一诗一文为例。阐明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
(14)
得出结论(作者观点):要鉴赏文艺作品,就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解读作者所见所感。
一
三
结构化思维:
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然后逐个分析得出最底层的结论。
《谈读书》 并列思维
《不求甚解》 求异思维
《山水画的意境》 层递思维
《无言之美》 冰山思维
《驱遣我们的想象》 想象思维
第二站:追问之旅 寻秘钥
第三站:思辨之旅 摆擂台
活动一:创情境 巧辩论
班会发言中,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书还是书,我还是我,感觉没有什么用?针对同学说法,请你选用培根的《谈读书》中的某一个观点,运用并列思维方式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辩词与之辩论,要求思路清晰,恰当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活动二:创情境 求异同
1.学了《不求甚解》一文后,同学们对作者提出的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求同思维)
2.学了《变色龙》之后,大家对“见风使舵”这个成语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请用《不求甚解》中学到的“求异思维”说出你不同的理解。(求异思维)
第四站:心灵之旅 寻美感
创设情境:
学校组织师生参观了省艺术馆后,班级将要开展一次“留步美学,致敬艺术”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运用刚刚学过的九下第四单元的文艺评论方法积极参与到这次欣赏实践中。
现在先请大家再次回读三篇文艺性评论文:
《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驱遣我们的想象》
快速筛选信息,厘清以下五个美学理念:
意象:意境:意匠:无言之美:想象:
(1)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2)意境: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结合。
(3)意匠:本义是诗文、绘画等的构思设计,在本文中泛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段的设计,即艺术作品的加工手段。
(4)无言之美:赏析艺术作品的留白含蓄之美,不要和盘托出。
(5)想象:人脑通过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
意境的本质特征就是无言之美
活动一:跳出画中之景 寻意境之美
请大家观赏李可染先生和齐白石先生的几幅画,用
“这幅 画表达了生命的 ”的
句式说话,归纳你寻到的意境之美。
宋 苏轼《枯木竹石图》
活动二:跳出雕塑之形 寻无言之美
活动三:跳出诗中之象 寻画中之美
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字:无。现在我们走进诗歌王国,驱遣想象,继续运用冰山思维,也就是冰山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或一句诗词,把握意象,描摹意境,进行赏析。
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为例: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示范: 一滴透明的露水从茅檐上滑落,惊醒了一山的寂静。清晨,歇息了一宿的马儿又打起了精神,叮叮当当的铃铛,像一群早起的小鸟,在山间小道上热闹起来。诗人站在旅馆门前的石阶上,望了望故乡的方向,不禁有一种悲凉涌上心头。满头白发的母亲,是否又在灶台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诗人束了束腰带,挎着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粗布袋子,踏上了行程。一声鸡鸣比计漏的铜壶更精确,准时在五更响起。一枚残月孤单地挂在茅草小店的一隅,和几杆瘦竹轻轻耳语。它也有不为人知的心事吗?木板桥上铺满了薄薄的秋霜,如一张浅白的宣纸,等待谁来书写。一行远行的步履匆匆而过,踏碎了一生的光阴。
长安是一个无法隐秘的情节,总在想念的梦里打开。曾经浅吟低唱的诗句,是否已在岁月的尘埃中湮灭? 恍惚中,那口弯弯曲曲的水塘,又落满了南回的凫雁。这时,太阳从远山升起来了,它会照亮一个游子孤独的旅途吗?
——选自曾冬的《唐诗素描》
意象
作者:艾青
翻飞在花丛,在草间,
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
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
它是蝴蝶——
当它终于被捉住,
而拍动翅膀之后,
真实的形体和璀璨的颜色,
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