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少数民族皆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要适应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这样的措施有利于( )
A.促进民族繁荣 B.增强民族自治 C.维护民族团结 D.开展西部大开发
3.(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设立特别行政区 D.成立五大战区
4.(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是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2019年10月1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A.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B.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C.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7.(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2021·江苏句容·八年级期末)“……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9.(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0.(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为下面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爱我中华》 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于 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文档:《民族区域自治法》 照片:孔繁森 视频: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11.(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能够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措施是
A.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2021·江苏靖江·八年级期末)下图反映了新疆自治区成立后人口的变化。五十多年来,人口增长有力的回击了西方不良媒体对新疆的污蔑,新疆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家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鼓励少数民族优生优育
C.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D.推行西部地区大力开发
13.(2021·江苏·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截止2019年8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下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3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这表明我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高度自治制度
14.(2021·江苏·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5.(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末,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西部大开发 C.修建青藏铁路 D.修建川藏公路
16.(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
17.(2021·江苏宝应·八年级期末)“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党和政府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包括(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实行一国两制 D.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18.(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我国在2l世纪取得的交通建设成就是( )
A.青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
C.兰青铁路 D.青藏铁路
二、综合题
19.(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回望历史】
(1)分别写出形成材料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标志性事件。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甲∶ 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 年……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如,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克服困难】
(2)根据材料乙,概括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乙∶ 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摘自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70年》
【民族团结】
(3)我国实行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材料丙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其实行有何意义
丙∶ 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国家统一】
(4)根据材料丁,指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为解决两岸和平统一问题,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举一史实说明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已迈出的重要一步。
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
——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比以往提高,这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参与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要适应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样的措施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正确;促进民族繁荣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与题干不符,A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我国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重点不是突出增强民族自治,也没有体现与西部大开发的关联,BD排除。故选C。
3.A
【详解】
依据题干“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可知反映了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课本所学,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据据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提供了经验。A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原则,B排除;我国根据“一国两制”设立港、澳、台特别行政区。C排除;2016年2月1日,五大战区正式成立,是我国军事建设方面的成就。D排除;故选A。
4.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解放西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修建青藏铁路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①②④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西藏不是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③不符合题意,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①③④项内容都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选择B。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9年10月1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这一场景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选项C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B项表述错误;D项一国两制适用的是港澳台地区。故选C。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建立于1965年7月。因此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可知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A排除;依法治国的政策,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经济特区,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C。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之一,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B
【详解】
依据资源包图片,《翻身农奴把歌唱》反映的是西藏农奴制的废除;《天路》反映了青藏铁路的修建;《爱我中华》的歌词体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反映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区的管理;孔繁森是援藏的杰出代表。这些资料都与少数民族,民族团结有关,B正确;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与材料无关,A排除;材料还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西藏地区,C排除;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针,D排除;故选B。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自治区的建立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能够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C符合题意;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与香港、澳门回归有关,排除A;经济特区的建立体现的是对外开放,排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现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故选C。
12.A
【详解】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新疆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鼓励少数民族优生优育不是新疆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排除C;推行西部地区大力开发不是新疆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A。
13.A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C项;高度自治制度只在特别行政区实行,与新疆地区无关,故排除D项。
14.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党和国家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9月,中央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年11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在部署2000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作出全面的部署。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此拉开了序幕,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B
【分析】
【详解】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之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进行了全面继承、具体实践和重大创新与发展。故B项正确;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在50年代,排除A项;修建青藏铁路是西部开发的一个部分,排除C项;修建川藏公路已经在一五计划时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B项正确;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都是我国的全局战略,不仅仅是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主要针对的是港澳台问题,故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充分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习惯,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8.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2006年即21世纪(世纪的换算方法是百位上加1,进行计算)。D正确;1953——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建成了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属于20世纪的成就,AB排除;1956年到1966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属于20世纪的成就,C排除;故选D。
19.(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国大典。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由贫穷落后,任人宰割变为独立自主;人民由受奴役压迫变为当家作主等。(任意1点)
(2)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奠定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基础。(任意2点)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详解】
(1)根据材料“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由贫穷落后,任人宰割变为独立自主;人民由受奴役压迫变为当家作主等。
(2)据材料“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断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坂级之间服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奠定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基础。
(4)依据上述材料可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解决两岸和平统一问题,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