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科技文化成就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广陵·八年级期末)1964年10月某报纸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2.(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3.(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①袁隆平 ②邓稼先 ③钱学森 ④杨利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以下科学家与其贡献搭配错误的是
A.邓稼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B.钱学森——研制中国运载火箭
C.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D.屠呦呦--发现有效抵抗症疾的青蒿素
5.(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止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导弹发射成功
6.(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
7.(2021·江苏·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名致电热烈祝贺第一次核试验成功的巨大胜利。贺电指出,首次核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段材料反映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①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④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1970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0.(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称赞的是
A.王淦昌 B.钱学森 C.钱伟长 D.钱三强
11.(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1964年,人民日报刊登一则新闻《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该新闻 报道的内容是
A.“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2.(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13.(2021·江苏·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50年前,我国首次造访太空的人造地球卫星(见图)是( )
A.第一颗氢弹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14.(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核弹)外,还有( )
A.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氢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C.导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D.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5.(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
16.(2021·江苏太仓·八年级期末)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
A.是指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B.使中国成为了核武器大国
C.是与苏联合作研制的成果 D.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17.(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油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材料中提到的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A.打破了美苏等国核垄断 B.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
C.指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8.(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9.(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艘飞船所载的航天员是
A.冯如 B.杨利伟 C.翟志刚 D.景海鹏
20.(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了以下关键词:“杨利伟”、“世界上第三个”、“2003年”,可见他研究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神州七号发射成功
21.(2021·江苏靖江·八年级期末)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是1999年11月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22.(2021·江苏宝应·八年级期末)2021年6月17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曾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的无人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一号 C.神州一号 D.嫦娥一号
23.(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李四光 D.钱学森
24.(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屠呦呦
C.袁隆平
D.邓稼先
25.(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某学校举办《建国六十周年》成就展,下列是一个同学搜集到的图片,其中能够反映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是
A. B.
C. D.
26.(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的离开举国哀痛,如国失重器。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研制原子弹 C.研制青蒿素 D.改进造纸术
27.(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22日,一位老人走了。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研究水稻,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文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屠呦呦 D.袁隆平
28.(2021·江苏宝应·八年级期末)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29.(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王进喜——“党的好干部” B.雷锋——“最可爱的人”
C.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D.焦裕禄——“铁人”
30.(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现的能够有效抵抗疟疾,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的新型药物是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青蒿素
D.胰岛素
31.(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毛泽东的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的题词主要是针对我国的
A.乡村生活 B.体育事业 C.科学文化 D.军工事业
32.(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涌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等。这主要得益于( )
A.“双百方针”的实行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863计划”的制定 D.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3.(2021·江苏句容·八年级期末)2012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是
A.茅盾、屠呦呦 B.鲁迅、屠呦呦
C.贾平凹、袁隆平 D.莫言、屠呦呦
34.(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人类每一次重大疫病爆发之时,都有科学家战斗的身影。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莫言 C.屠呦呦 D.邓稼先
35.(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与该颁奖词相关的人物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二、填空题
36.(2021·江苏靖江·八年级期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请根据提示,猜猜他是谁。
(1)兰考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大包干”带头人、“十八枚红手印,映红农民新生活”:(地区)18户农民
(4)自传《天地九重》、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5)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6)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37.(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中国人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______;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
38.(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誉为“______”。
39.(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40.(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
三、综合题
41.(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原子弹的研制
材料 当贫穷落后还像标签一样牢牢烙在中国的额头上时,中国共产党人却勒紧裤腰带,开始了向世界性的尖端武器原子弹、导弹的进军。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在六十年代初那个内外交因最艰难的时刻开始原子弹的研制?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就是100多年来外虏侵略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结下了太深的国防情结,过去那个有国无防的中国给中国人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忆。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若不想叫那样的历史重演,就不能只打造护家的围栏,而必须掌握具有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并且越早越好,因为没有人会等你填饱了肚子后再来打你。今天的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之剑不再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上了,我们被侵略的威胁也已经远没有五六十年代那么紧迫了。可是,若是没有我们自己造出的原子弹,若是没有原子弹在力量对比中做砝码,会有这后来的一切吗?恐怕不会。
——摘编自王大珩《七彩的分光》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中国共产党汲取历史的教训注重国防建设。( )
②发达的经济基础是研制原子弹的必备条件。( )
③战争的威胁推动中国进行原子弹的研发。( )
④原子弹的研发是各科研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为我国原子弹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并说明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对中国有何意义。
42.(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摘自《江泽民在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他是稻田的守望者,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用他的双手,养活了十几亿人口……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选自《2019年共和国勋章颁奖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图二中的纪念碑是由无数烈士的鲜血铸就的,请列举两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并概括“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是谁?他“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43.(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科技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声炸响,一朵蘑菇状的烟云冉冉升起……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作。
材料二: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跨入了航天时代。
材料三:在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神舟”,第一座载人空间站叫“天宫”;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叫“北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探测车叫“玉兔”,火星探测卫星叫“天问”,火星车探测叫“祝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科技成就?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中国70年代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3)材料三中我国航天器的命名有何特点?你认为我国大力发展航天事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4.(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主题图片展,老师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搜集历史图片。下面是各组同学的成果,请你参与该班级的学习活动。
组别 主题 图片搜集
第一组 科技发展
第二组 外交成就
第三组 工业建设
第四组 模范人物
(1)找出上述四组同学所搜集的图片资料中,哪几组归类存在错误,并说明理由。
(2)请给第二组“外交成就”图片制作简要说明,填写下列表格。
图片名称 主要外交成果 我国秉持的外交政策
④万隆会议会场 ( ) ( )
⑤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 ) ( )
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 ) ( )
(3)请你为第四组“模范人物”撰写入选理由。
人物 入选理由
焦裕禄 ( )
王进喜 ( )
邱少云 ( )
(4)除上述图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以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有哪些先进模范人物可以入选本次展览?请列举一位,并说明理由。
45.(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国家统一要增强综合国力。写出材料甲中“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40年来我国在国防、航天领域所创造的“人间奇迹”?
(2)实现国家统一要坚守政治原则,据材料乙,写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所坚持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92年和2008年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史实?
(3)实现国家统一要维护民族团结。 据材料丙,写出“这一政策”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能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6.(2021·江苏·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有底数,民族复兴有底气。
材料一:当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当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的根源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和平统一”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该原则是谁最早提出来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三:
(3)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材料四:科技成就——医食无忧
(4)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上图中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主要贡献。
袁隆平: 屠呦呦:
(5)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
47.(2021·江苏太仓·八年级期末)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在1956年开展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劳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战线,很多是提前完成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生产者。在这次劳模评选过程中,辽宁、北京等8个省市共涌现出2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材料二
片段一:“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片段二:“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用他的双手,养活了十几亿人口。”
材料三
材料四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在这场杭击疫情的雄壮斗争中,产生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杭疫精神,不愧为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摘自习近平202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与1956年劳模评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分析此次劳模评选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两个片段分别与哪两位劳模有关
(3)材料三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中的楷模,请写出其中一位的名字。
(4)据材料四,完整指出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48.(2021·江苏·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有底数,民族复兴有底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据所学回答,材料中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伟大构想?该构想最早成功运用哪一地区?该地区的回归有何意义?
材料二:当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国台办马晓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当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的根源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和平统一”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该原则是谁最早提出来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四:科技成就——医食无忧
(4)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上图中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主要贡献。
袁隆平:___________屠呦呦:_____________
(5)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
49.(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民主】
材料一
(1)图一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初步建立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图三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哪一根本政治制度?据图三回答,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哪一政治制度?
【理论创新】
材料二
(2)完成表格A处的理论名称。
【经济发展】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英国《金融时报》
(3)结合所学,回答创业高潮始于1978年的哪一会议,并说明1992年成为创业高潮点的主要原因。
【祖国统一】
材料四思维导图
(4)据所学知识,材料四思维导图方框中应该填上什么内容?
【科技进步】
材料五见下图
(5)上图人物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什么?
(6)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乂的核垄断,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故B符合题意;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排除A;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排除C;1999年11月,我国“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排除D。故选B。
2.B
【详解】
根据材料“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4月24,“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邓稼先是核物理学家,钱学森是导弹专家,他们均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故②③符合题意;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杨利伟是航天员,故①④均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1986年去世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3年10月成功着陆;因此搭配不正确,信息A符合题意;选项BCD中的科学家与其贡献搭配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符合题意;2003年10月,“神舟5号”发射成功,B不符合题意;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不符合题意;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70年4月”“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评论的是“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C项正确;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排除B项;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是在1999年11月,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可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我国第一颗核弹的爆炸是在改革开放以前,④错误,排除ABC。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②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在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1967年;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1970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9.D
【详解】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这是新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D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是在1966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材料内容称赞的是钱学森,B项正确;王淦昌是我国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但材料内容称赞的是钱学森,而不是王淦昌,排除A项;钱伟长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材料内容称赞的是钱学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钱三强是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材料所述称赞的是钱学森,不是钱三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C项正确;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排除A项;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排除B项;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D项正确;立党为公符合焦裕禄式的干部,排除A;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排除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符合邱少云等战士,排除C项。
13.B
【详解】
根据“2021年”、“50年前”等信息可知,由2021年算起,50年前是1971年,这一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故选B;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间、神州一号和神舟五号发生的时间都与1971年不符,排除ACD。
1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年我国设计的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些成就被称为“两弹一星”。D项正确;“两弹一星”不包括氢弹和第一颗使用通信卫星,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
据所学可知,在“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我国1964年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B正确;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一五计划时期,A不符题意;1970年人造地球“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C不符题意;2003年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D不符题意。
16.D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符合题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中国只拥有用于自卫的少量核武器,中国的核武器是自力更生的结果,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A
【详解】
依据题干“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表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B排除;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是在1967年,C排除;1999年神州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D排除。故选择A。
18.C
【详解】
根据“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可知,材料反映的都是中国国防方面取得的成就,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工业化历程,A排除;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与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D排除。故选择C。
19.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天空,于10月16日上午6时安全返回地面,B符合题意;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A排除;翟志刚、景海鹏是神舟七号的宇航员,CD排除。故选择B。
20.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杨利伟是我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进入太空搭乘的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所以这些关键词与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有关,C项正确;东方红一号是人造卫星,神州一号没有搭乘宇航员,排除AB项;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是在2008年发射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
1999 年 11 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故B项正确;氢弹爆炸不符合材料“飞天之旅的事件”,排除A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是2003年,排除C项;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是200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入太空,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23.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由此判断他是一位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邓稼先是两弹元勋;选项C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教育家;选项D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以其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的突出成就,被国际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C符合题意;钱学森是物理学家,没有培育出“东方魔稻”,也没有被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A不符合题意;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培育出“东方魔稻”,也没有被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不符合题意;邓稼先是物理学家,是“两弹元勋”,没有培育出“东方魔稻”,也没有被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题干“杂交水稻之父”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教材中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知识来解答此题。
25.C
【详解】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C项正确;“东方红一号”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属于我国在空间和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排除AB项;重返联合国属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A符合题意;研制原子弹的有邓稼先,排除B;研制青蒿素的是屠呦呦,排除C;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排除D。故选A。
27.D
【分析】
【详解】
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他”是袁隆平。故选D;AB是物理学家,排除;C是研制青蒿素的科学家,排除。
2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A正确;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大大提高了疟疾的治疗效率,故排除B;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为我国的核弹、导弹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故排除C;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
2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C符合题意;“党的好干部”是焦裕禄,A排除;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B排除;王进喜被称为“铁人”,D排除。故选择C。
30.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1.C
【详解】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应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3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使得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优秀文艺作品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择A。
33.D
【详解】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青蒿素,D正确,ABC排除。故选D。
3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选项C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A排除;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排除;两弹元勋邓稼先,D排除。故选C。
35.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因此题干材料“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可知,与该颁奖词相关的人物是屠呦呦,C项符合题意;A项是农业科学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B项被誉为“两弹元勋”,排除;D项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故选C。
36.(1)焦裕禄;(2)邓小平;
(3)小岗村;(4)杨利伟;
(5)屠呦呦;(6)袁隆平。
【详解】
(1)十年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3)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包干”带头人、“十八枚红手印,映红农民新生活”是小岗村的代表。
(4)2003 年 10 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杨利伟。
(5)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 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7. 邓小平 袁隆平
【详解】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详解】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20世纪70年代初,经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被国际农学会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39.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空一是袁隆平,空二是杂交水稻之父。
40.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剃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因此题干①处是百花齐放,②处是百家争鸣。
41.(1)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④未涉及
(2)邓稼先。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详解】
(1)依据材料“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在六十年代初那个内外交因最艰难的时刻开始原子弹的研制?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就是100多年来外虏侵略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结下了太深的国防情结,过去那个有国无防的中国给中国人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忆。”“可是,若是没有我们自己造出的原子弹,若是没有原子弹在力量对比中做砝码,会有这后来的一切吗?恐怕不会。”这些文字反映了我党作出决策是汲取历史教训,故①正确;依据材料的内容“当贫穷落后还像标签一样牢牢烙在中国的额头上时,中国共产党人却勒紧裤腰带,开始了向世界性的尖端武器原子弹、导弹的进军”,由此可知,经济发达不是研制原子弹的必要条件。故②错误; 由材料“我们被侵略的威胁也已经远没有五六十年代那么紧迫了。可是,若是没有我们自己造出的原子弹,若是没有原子弹在力量对比中做砝码,会有这后来的一切吗?恐怕不会。”由此可知,中国与侵略力量的较量中,必须要拥有原子弹作为砝码,故③正确;由材料的内容涉及到了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但是没有涉及原子弹的研发结果。故④未涉及。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为我国原子弹事业做出贡献。成功原子弹、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1964年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2.(1)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
(2)邓稼先、钱学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4)热爱祖国,树立崇高理想;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奉献社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根据图二中的纪念碑是由无数烈士的鲜血铸就的,列举两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等。
(2)
根据材料二“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结合所学从邓稼先、钱学森等中列举一位科学家即可;他们的精神内涵可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方面进行回答。
(3)
根据材料三“他是稻田的守望者……”可知他是袁隆平;他“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是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获得高产。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从热爱祖国,树立崇高理想;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奉献社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来回答中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43.(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夺取空间资源。
【详解】
(1)根据“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声炸响,一朵蘑菇状的烟云冉冉升起”可知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70年代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根据“神舟”、“天宫”、“鹊桥”、“悟空”等名称可知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夺取空间资源。
44.(1)第一组和第三组归类存在错误。理由:第一组的二图是指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上报虚假“玉米卫星”,不属于科技发展成就,故错误;第三组二图是袁隆平,他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这属于农业发展,不是工业建设,故错误。
(2)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正常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 “一国两制”外交政策
(3) 焦裕禄是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得知自己患了痛症后,仍须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普通工人,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拌泥浆,制服了并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邱少云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任凭烈火烧身也一动不动,不暴露潜伏部队,直至壮烈牺牲。
(4)雷锋;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苦干实干、不计报酬,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详解】
(1)依据第一组历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原子弹、载人飞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成就,而图二“玉米卫星”是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时,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上报虚假“粮食产量卫星”,这不属于科技发展成就,故错误。依据第三组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三组图一的一五计划属于工业建设,而袁隆平他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这属于农业发展,不是工业建设,故错误。
(2)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的外交成果: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我国秉持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秉持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问题三:依据所学可知,1984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两国的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我国秉持的外交政策是“一国两制”。
(3)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焦裕禄是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得知自己患了痛症后,仍须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普通工人,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拌泥浆,制服了并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问题三:依据所学可知,邱少云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任凭烈火烧身也一动不动,不暴露潜伏部队,直至壮烈牺牲。
(4)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雷锋可以入选本次展览。因为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苦干实干、不计报酬,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45.(1)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或者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或者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飞天之旅)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992 年:达成“九二共识”;2008 年两岸实现“三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满足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勇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 俗习惯等。
【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甲中“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40年来我国在国防、航天领域所创造的“人间奇迹”分别是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或者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或者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飞天之旅)。
(2)依据材料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可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所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其中包括通邮、通商和通航,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的名称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满足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第二小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实现国家统一,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勇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46.(1)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 一个中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9年
(4)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屠呦呦:青蒿素
(5)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得出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结合所学可知,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根据“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周恩来提出的。体现了我国奉行的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袁隆平的贡献是发明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的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
(5)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言之有理即可。
47.(1)事件:“一五”计划(或第一个五年计划)。
意义: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弘扬劳模的拼搏奉献精神。
(2)片段一:王进喜。
片段二:袁隆平。
(3)图一:钟南山;图二:张文宏;图三:李兰娟。
(4)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在1956年开展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劳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战线,很多是提前完成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生产者”可知,这和“一五”计划,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根据所学可知,这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弘扬劳模的拼搏奉献精神。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石油工人、农民本色……养活了十几亿人口”可知,前者是为石油工业做出出贡献的王进喜,后者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书可知,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劳模有,图一是钟南山;图二是张文宏;图三是李兰娟。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杭疫精神”可知,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48.(1)一国两制;香港;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一个中国。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屠呦呦:青蒿素。
(5)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第一小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第二小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新途径,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小问: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第一小问:民进党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勾结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第二小问: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3)第一小问: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小问: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第三小问: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5)结合所学可知,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言之有理即可)
49.(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一国两制。
(5)发现青蒿素。
(6)民族独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等(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创业高潮;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1992年成为创业高潮点。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 权。材料四思维导图方框中应该填上“一国两制”。
(5)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独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