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土地改革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2.(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4.(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1952 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44. 8%,棉花增长193%。”这一成就得益于( )
A.一届人大的召开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
6.(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公有制确立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7.(2021·江苏广陵·八年级期末)“斗地主”是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8.(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烟标是一门艺术,方寸之间展示出历史文化和科技的综合形态。下图所示的烟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9.(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消灭地主阶级并把土地分给耕作者是第一步。对于身上没有枷锁的中国农民来说,这是一大步。”材料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实施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不属于此次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巩固了人民政权
二、填空题
11.(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1950年颁布的《 _________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综合题
12.(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4)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13.(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该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2)图二中的上甘岭战役属于哪次重大战争?列举该战争中的一位战斗英雄。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图三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图三,分析该事件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请你为该历史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
14.(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见证? 图2中英雄人物是谁? 图3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献为新中国哪一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次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设计一个主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农民得到了土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A项符合题意;BC两项都没有涉及分地内容;D项的时间是1978年,与题干“1952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属于经济意义,故C符合题意;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属于政治意义,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A
【详解】
题干图片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是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一文件宣告我国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土地改革是使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而使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后来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A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使得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真正获得了解放,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于1952年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故C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获得解放,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选项A符合题意;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与农民的态度不符,B排除;消灭了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利益不符,C排除;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D排除。故选A。
5.D
【详解】
根据题干“1952 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44. 8%,棉花增长193%。”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1952年的土地,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政策,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D正确;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排除A;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年到1956年,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的,排除C。故选D。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所以ABD项表述均正确,C项表述错误,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7.A
【详解】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地主”退出历史舞台是在土地改革之后,A项正确;1958年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在“地主”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排除BD项;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是在“地主”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排除C项。故选A项。
8.C
【详解】
根据“土改牌”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与土地改革有关,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时还没有开始土改,排除A项;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都是在土改完成有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消灭地主阶级并把土地分给耕作者是第一步。对于身上没有枷锁的中国农民来说,这是一大步。”反映的是土地改革,1950-1952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A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B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在地主阶级被消灭后,CD排除。故选择A。
10.C
【详解】
据所学可知,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仍然实行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C符合题意;A不符题意;土地改革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B排除;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三大措施,故D不符题意。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抗美援朝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①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填抗美援朝。
1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详解】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相关史实。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此问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分析题意,理解明白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新中国的成立,因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除数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奋斗。
(3)此问考查的是巩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政府,人民有利的措施,都符合题意,但是必须是政权建立后不久时间内。根据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利于政府稳定的事件有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4)本小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政党因素和社会形态思考。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13.(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抗美援朝;黄继光、邱少云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新中国安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任答1点)
(3)土地改革;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详解】
(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的上甘岭战役属于抗美援朝;黄继光、邱少云等是该战争中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新中国安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反映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是建立政权,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历史兴趣小组的研究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4.(1)新中国成立;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
(2)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图2反映的是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二壮烈牺牲,图3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2)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图2反映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材料二反映的土地改革都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