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徜徉和谐之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领略“真正的荷兰”的特点,感受其宁静之美,享受其和谐之境,体会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2.赏析文中以动衬静、一咏三叹的写作方法和拟人化的语言,并由读学写。
教学重点
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领会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文段
1.回顾前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漫游了自由的牧场之国——荷兰。还记得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三幅牧场画面吗?(随机出示对应图片。)
生1:我记得“牛群吃草图”,黑白花牛安闲地在绿色草原上吃草。
生2:我记得“骏马飞驰图”,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生3:我记得“牲畜悠然图”,悠然自得的绵羊、猪群呼噜着,安闲地欣赏它们自己的王国。
师:听你们这么说,老师仿佛也看到了白天的荷兰,是奶牛的天堂,骏马的王国,家畜的乐园,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不愧为——牧场之国。那么,当夜幕降临,牧场之国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徜徉牧场之国,去感受它的宁静之美,享受它的和谐之境。
2.捕捉关键词
师:请同学们听读第五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挤奶人:不叫喊吆喝,默默无言。
(2)牲畜:奶牛——严肃沉默;牛脖子上的铃铛没有响声;狗不叫;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忘记踢马房的挡板;牲畜沉睡。
(3)车: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寂静;满载牛奶开往城市。
(4)船:满载奶桶舒缓平稳地行驶。
(5)晚霞:铺在西天——渐渐消失。
(6)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停顿五秒左右)
同学们写好了吗?一起来看看答案。(逐一出示词语)
二、精读课文,再游牧场
1.品词析句
结合咱们填写的内容思考一下,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请按下暂停键。(停顿五秒左右)
生4: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都不叫喊吆喝,铃铛也没有响声这句话,感觉夜晚的牧场特别安静。
生5:我找到是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这句话。晚霞铺洒天际,这个铺字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但是汽笛声又在告诉你时间是流动的,对比中更凸显了牧场的宁静舒适。
生6:是啊,远处是偶尔的汽笛声,近处是挤奶人默默无言的挤奶,我感受到了傍晚的荷兰牧场无比寂静。我想到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那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师:你真棒,不仅能从汽笛声和挤奶人默默无言的对比中感受到寂静,还能运用古诗来表达感受。作者描写远处的汽笛声,是以此来反衬荷兰牧场的寂静、祥和,这叫以动衬静。我们平时也常用这个方法,比如写教室安静,可以用教室外小鸟的鸣叫来衬托,就像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用声音之动来衬托恬静和谐的境界。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以动衬静的诗句吗?谁来说一说?
生7:前不久才学过王维的《鸟鸣涧》,里面有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生8: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有一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积累了不少古诗。语文的学习靠的正是日积月累的基本功,关键时刻才能学以致用。咱们继续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荷兰的宁静呢?
生9:我认为“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这句话表现出荷兰的宁静到了极致的境界。不但白天没有人的时候安静,就连傍晚人类过来了,也是默默无言,如此沉静。
师:人类在牧场有不少活动,包括船只行驶、汽车火车开动等等,却没有任何一样打扰牧场的宁静,给足了动物们自由和尊重。这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由王国,这是真正的荷兰。当然,荷兰的牧场在宁静之中还充满了情趣。你发现了吗?
生10:我知道,严肃沉默的奶牛特别好玩。搭配“严肃”这个词,奶牛变得独具个性。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严肃一词多半用来形容人,在这里却用来形容奶牛,我的脑海中立刻能想象到那个有意思的场面。
师:没错,拟人的手法在文中比比皆是。牛群吃草时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小鸡山羊安闲欣赏着自己的王国。这些富有情趣的拟人句让牧场的宁静变得更加鲜活。同学们,请你们按下暂停键,也尝试运用这种拟人手法来写一写荷兰牧场里的小动物吧。
2.语用训练
出示例句,学生填空。(停顿五秒左右)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正在思考着什么。
(2)成千上万的小鸡在绿草地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生活小趣事,吃着鲜嫩多汁的小草。(生15回答)
(3)有人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奶牛 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在赞扬人类的工作表现 。(生16回答)
3.学法迁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第五自然段前半部分人类傍晚来挤奶的场景,作者以动衬静表现出了牧场的宁静和谐之美。接下来,后半部分牧场夜间的场景,也请你们按下暂停键,从动与静的角度品一品,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体会。(停顿五秒左右)
生11:我从“又是一片寂静”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中感受到荷兰牧场的宁静和谐之美。人类的短暂活动没有任何打扰,牧场依然是那么平静。动物们的生活不因短时出现的人类而有波澜,这是动物和人和谐相处的最佳模式。
生12:我从“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这句话中的 “整个”、“暗”体会到,牧场所有的色彩都消失了,陷入了深深的沉静。再联系后面狗不吠了,牛不叫了,马不踢挡板了,一丝一毫的声音都没有了,夜晚的荷兰真安静,大家都在寂静的夜色中缓缓沉睡。
生13:我觉得不可能一点声音也没有。比如动物沉睡的呼吸声啊,说不定还有小动物会打呼噜呢。不过嘛,在寂静的夜里,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这些声音是美妙的点缀,那些微弱的声息与黑夜融合,营造了牧场宁静的最高境界。
生14:我还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中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沉睡的、无声的、漆黑的给人静止的感觉,但是在静止中还有灯塔闪烁着的微弱光芒,这是动态的。这里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明显的以动衬静。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荷兰牧场夜晚的寂静,徜徉在宁静和谐的意境里。此情此景,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赞叹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人对动物是这样的尊重,人与自然是这样的融洽,生命和生命是这样的和谐。
三、提炼主旨、拓展延伸
1.概括主旨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如果时间不够,就只读第五段),享受宁静和谐的荷兰。(出示文本、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看到了广袤的草原、成群的动物和静谧的夜晚,领略了宁静自由、动静和谐的荷兰风情。是啊,真正的荷兰是这样宁静、和谐、自由、安闲,这正是本课传达的主题。(ppt出示关键词)
2.拓展阅读
师:为了凸显本文的主旨,作者反复四次使用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强调牧场之国特点的同时,也起到了上承下接的作用,使各个自然段紧密联系。通过这情感浓烈的一咏三叹,作者表达了对荷兰风光深深的赞美之情,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师:一咏三叹的写作方式,是作家创作时常用到的,比如课文《走月亮》、《白杨礼赞》(出示部分段落,大致浏览即可)。文章语句一咏三叹,情感真挚动人,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同学们把这个好方法记下来,课后多看看类似的文章,以后自己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借鉴哦。(共30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徜徉和谐之境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一
回顾前文
还记得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三幅牧场画面吗?
2
3
1
回顾前文
还记得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三幅牧场画面吗?
2
3
回顾前文
还记得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三幅牧场画面吗?
3
回顾前文
还记得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三幅牧场画面吗?
(1)挤奶人:不叫喊吆喝, 。
(2)牲畜:奶牛 ;
牛脖子上的铃铛没有响声;狗不叫;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忘记踢马房的挡板;牲畜 。
(3)车:偶尔传来 ,接着又是 ;满载牛奶开往城市。
(4)船:满载奶桶舒缓平稳地行驶。
(5)晚霞: 在西天——渐渐 。
(6)灯塔:闪烁着 。
抓关键词
请同学们听读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题
抓关键词
请同学们听读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题
(1)挤奶人:不叫喊吆喝, 。
(2)牲畜:奶牛 ;
牛脖子上的铃铛没有响声;狗不叫;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忘记踢马房的挡板;牲畜 。
(3)车:偶尔传来 ,接着又是 ;满载牛奶开往城市。
(4)船:满载奶桶舒缓平稳地行驶。
(5)晚霞: 在西天——渐渐 。
(6)灯塔:闪烁着 。
默默无言
严肃沉默
沉睡
汽笛声
寂静
铺
消失
微弱的光芒
精读课文,再游牧场
二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品词析句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都不叫喊吆喝,铃铛也没有响声” 这句话,感觉夜晚的牧场特别安静。
品词析句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我找到是“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这句话。晚霞铺洒天际,这个铺字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但是汽笛声又在告诉你时间是流动的,对比中更凸显了牧场的宁静舒适。
品词析句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是啊,远处是偶尔的汽笛声,近处是挤奶人默默无言的挤奶,我感受到了傍晚的荷兰牧场无比寂静。我想到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那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品词析句
以动衬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
作者描写远处的汽笛声,是以此来反衬荷兰牧场的寂静、祥和,这叫以动衬静。我们平时也常用这个方法,比如写教室安静,可以用教室外小鸟的鸣叫来衬托。
以动衬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我认为“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这句话表现出荷兰的宁静到了极致的境界。不但白天没有人的时候安静,就连傍晚人类过来了,也是默默无言,如此沉静。
品词析句
在傍晚和夜间,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呢?
严肃沉默的奶牛特别好玩。搭配“严肃”这个词,奶牛变得独具个性。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严肃一词多半用来形容人,在这里却用来形容奶牛,我的脑海中立刻能想象到那个有意思的场面。
品词析句
语用训练
请尝试运用拟人手法来写一写荷兰牧场里的小动物。
例: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正在思考着什么
⑴成千上万的小鸡在绿草地上, ,吃着鲜嫩多汁的小草。
⑵有人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奶牛 ,
。
语用训练
请尝试运用拟人手法来写一写荷兰牧场里的小动物。
例: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正在思考着什么。
⑴成千上万的小鸡在绿草地上, ,吃着鲜嫩多汁的小草。
⑵有人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奶牛 ,
。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生活小趣事
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仿佛在赞扬人类的工作表现
从动与静的角度品一品,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体会
学法迁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我从“又是一片寂静”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中感受到荷兰牧场的宁静和谐之美。人类的短暂活动没有任何打扰,牧场依然是那么平静。动物们的生活不因短时出现的人类而有波澜,这是动物和人和谐相处的最佳模式。
我从“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这句话中的 “整个”、“暗”体会到,牧场所有的色彩都消失了,陷入了深深的沉静。再联系后面狗不吠了,牛不叫了,马不踢挡板了,一丝一毫的声音都没有了,夜晚的荷兰真安静,大家都在寂静的夜色中缓缓沉睡。
从动与静的角度品一品,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体会
学法迁移
我觉得不可能一点声音也没有。比如动物沉睡的呼吸声啊,说不定还有小动物会打呼噜呢。不过嘛,在寂静的夜里,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这些声音是美妙的点缀,那些微弱的声息与黑夜融合,营造了牧场宁静的最高境界。
我还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中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沉睡的、无声的、漆黑的,给人静止的感觉,但是在静止中还有灯塔闪烁着的微弱光芒,这是动态的。这里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明显的以动衬静。
从动与静的角度品一品,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体会
学法迁移
提炼主旨,拓展延伸
三
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享受宁静和谐的荷兰。
主旨概括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广袤的草原
成群的动物
静谧的夜晚
宁静自由
动静和谐
荷兰牧场
主旨概括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宁静
和谐
自由
安闲
主旨概括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强调牧场之国特点的同时,也起到了上承下接的作用,使各个自然段紧密联系。通过这情感浓烈的一咏三叹,作者表达了对荷兰风光深深的赞美之情,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拓展阅读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月亮》节选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