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2 20:09:2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那城 那水 那艇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
了解单元主题
18. 威尼斯的小艇
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搜集材料,介绍一个地方。
学习要求
导语
走进水城威尼斯
18. 威尼斯的小艇
18.威尼斯的小艇
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这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观察课文插图,直观地认识一下水城威尼斯吧!
18.威尼斯的小艇
地理
位置
历史古迹
交通运输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里亚海。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选自朱自清的《威尼斯》,有改动
拓展阅读
认识小艇刚朵拉
18. 威尼斯的小艇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生7:
18.威尼斯的小艇
师1:
左右结构
形声字
左边“舟”做偏旁,表形。
右边“廷”,表音。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小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它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可以标上着重符合。
18.威尼斯的小艇
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
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可以做好标记。
小艇的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生9:
18.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的例子,也来介绍一种事物呢?
18.威尼斯的小艇
坐着这样的小艇,穿梭在城市中间,肯定别有一番趣味。马克·吐温在介绍威尼斯小艇时,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呢?
梳理文本理思路
18. 威尼斯的小艇
默读全文,借助列小标题或者做思维导图的方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8. 威尼斯的小艇
18. 威尼斯的小艇
18. 威尼斯的小艇
作业:请根据你搜集的资料,结合同学们的交流,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威尼斯,把介绍的内容录制音频,分享到班级交流群。
18. 威尼斯的小艇
感谢聆听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那城 那水 那艇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时的设计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在交流分享中学生体会威尼斯小艇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尼、艄、翘”等生字,指导书写“艇”,并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在品读中了解威尼斯小艇的外形特点,体会语言美。
3.学生通过示意图、思维导图等方式整体感知文本,通过交流用自己的话介绍水城威尼斯。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单元主题
(一)通读导语,知悉主题
1.师: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的夏老师,今天夏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P1)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请同学们翻到第七单元的导读,(P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单元导语: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2.师: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会发现,世界各地的风景是精彩纷呈各不相同的,正所谓移步换景。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就是要跟随作者的脚步,把目光放远,到世界各地,领略万花筒一般的风景。
(二)了解要求,明确目标
1.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这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把景物介绍得形象生动的,还要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搜集所写地方的资料,会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2.师:好了,就让我们带着清晰的学习目标,穿梭时空隧道,来到本次旅程的第一站——威尼斯吧!(P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P4)
板块二:走进水城威尼斯
(一)观察插图,直观感知
1.师: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出国门,万里之遥,有这么一个地方,蜿蜒的水巷环绕着一座小城,水上的小岛犹如繁星点缀在荡漾的清波之中。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去看它,许许多多的名人为它书写赞歌。(P5)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我们先观察课文插图,直观地感知一下水城威尼斯吧!
2.师: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威尼斯有怎么样的特点?(PPT+生音频)
生1:这座城市建筑都是靠着水边的,有种水气淋漓的感觉,船很多,小船都有高高的桅杆,林林密密的聚在一起,肯定是人们的出行都是靠小船的。
生2:我发现威尼斯的建筑很有特色,外墙颜色特别鲜艳,河道旁边的雨棚也是色彩斑斓,感觉威尼斯人们的热情、阳光。
(二)分享资料,加深了解
1.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是的,这就是威尼斯,一座闻名世界的水城。可以说,水,就是这座城市最明显的符号。水城威尼斯闻名世界,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纷涌而至。(P6)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威尼斯的相关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威尼斯跟大家分享一下吧!(PPT+生音频)
生3:威尼斯这么美,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查了资料,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城市。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P6-1)
生4:我查了资料,发现威尼斯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威尼斯始建于公元451年,到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威尼斯古迹很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这些建筑与我们国家的建筑很不一样。 (P6-2)
生5: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威尼斯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景色秀美,历史文化深厚,每年前往的游客达500万人以上,可是当地的人口他们才只有36万人。全城有117条大大小小小的河道,依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示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威尼斯的小艇同样特别有名!(P6-3)
(三)拓展阅读,领略风情
1.师:是啊,威尼斯之所以文明于世,是因为它是一座水城,可以说,是水,形成了这座城市的气质。(P7)在课后的阅读链接中,朱自清先生对威尼斯也有形象的介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读这段文字吧!
2.师:这样的城,那样的水,凌凌波光,城水相依,透过文字,我们就喜欢上了威尼斯。(P7)
板块三:认识小艇刚朵拉
(一)品读文本,认识小艇
1.师(P8):通过刚才的交流分享,我们对于水城威尼斯有初步印象,那么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又是出一座怎样的城市呢?(P9)文中第一自然段,简短的一句话,就把威尼斯的城市特色告诉了我们。谁来读读?(PPT+生视频)
生6读:——“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第一自然段)
2.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6(P10)继续说:威尼斯坐落在水上,世界闻名,说明它的名气很大,所以会引来世界各地的人到这游玩。因为在水上,所以小艇就很重要,与我们平时在陆地的交通工具汽车的重要性一样。
3.师:读得好,也说得好,你能够从短短的一句话中得到大量的信息,真会读书。(P11)这里有一个词“纵横交错”,同学们知道什么意思吗?(PPT+生视频)
生7:我知道,纵就是竖, 纵横交错就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因为课文中说的是河道纵横交错,可以想象出河道很密集,威尼斯不愧为水上城市。
(二)随文识字,指导书写
师:你的理解很准确。是的,正因为河道纵横交错,所以要去参观这座城市,就必须要坐小艇。(P12)我们来看这个“艇”字,根据形声字构字法,左边“舟”字作偏旁表形,“艇”肯定和船有关,是的,它也是一种船;右边的字是“廷”,表读音,这个字念“艇”!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边书写视频,边讲解):“左边舟字旁,折要挺拔,变横为提,不要出尾巴;接着写撇横,注意下横稍稍短一点,再写横折折撇,捺画要舒展。整个字左边长,右边短,撇收,捺展。”
(三)自读课文,标注重点
1.师(P13):那么,威尼斯小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它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可以做上标记。
2.师:现在请同学来说说(PPT+生音频)
生8:我找的是第二自然段,(P14出示原文,学生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稍微停顿)这里有三个比喻句,都说出了小艇的特点,第一个比喻句说它像独木舟,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第二个比喻是它像新月,因为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第三个比喻是说它像水蛇,行动轻快灵活。
3.师:找得非常准确,归纳起来,小艇的特点是——又窄又深,两头翘,行动轻快灵活。这里需要点明一点:在这段话中,第一个句子并不是比喻,因为独木舟也是船,艇也是船,同一类别的事物不能算作比喻句,这个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其实是类比。不过同学们不用刻意去深究,只需要知道作者通过三种事物来作比,突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就行了。
(四)品读写法,加深体会
1.师(P15):同学们,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一下画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再读第二自然段)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PPT+生视频)
生9(P16):我们都没有见过威尼斯的小艇,并不清楚是什么样的,但文中说它形状像新月,行动又像水蛇特别灵活,这样我们脑海中就好像有了小艇的画面,在水中穿来穿去,特别形象生动。
(五)仿说句子,学以致用
1.师:说的真好,(P17)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的例子,也来介绍一种事物呢?(PPT+生音频)
例句: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要求:用“像……;仿佛……”介绍一种事物。
生10:天上的朵朵白云簇拥在一起,像一团团的棉花糖;一阵风吹过,云朵变了模样,仿佛一只只可爱的小绵羊。
师:你的这两个比喻用得真形象,把白云柔软、多变的特点说得非常贴切,为你点赞。
板块四:梳理文本理思路
(一)梳理文本,理解内容
1;师:同学们----(P18)坐着这样的小艇,穿梭在城市中间,肯定别有一番趣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介绍威尼斯小艇时,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呢?(P19)请大家按下暂停键,默读全文,借助列小标题或者做思维导图的方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示意图+生音频)
生11(P20):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三个方面,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小艇的外形特点,第三四自然段写的是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第五六自然段写了威尼斯人做生意,去郊游,去祷告,去看戏,都需要小艇,所以第三个方面我用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小标题。
生12(P21):我也认为课文主要写了威尼斯小艇的三方面内容:一个是外形特点;一个是船夫是驾驶技术特别好,在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就直接说明了,是个中心句;最后就是人们工作和休闲都需要它。
(二)课堂总结,引发思考
师(P22):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水城威尼斯,认识了威尼斯的小艇,初步感知了全文的内容。下一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字里行间,看看马克.吐温是如何在动静之间把威尼斯这座水城写得形象生动的?我们更要去探究,威尼斯有那么多闻名于世的景致,作者为何单单只写了小艇?我们下次课再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
这节课作业(P23):请根据你搜集的资料,结合课堂上同学们的交流,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威尼斯,并把介绍的内容录制音频,分享到班级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