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2.(2021·湖南华容·七年级期末)《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为改变这种情况,农民掀起了( )
A.黄巾起义 B.隋末大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3.(2021·湖南洪江·七年级期末)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A.皇帝疏于朝政,宦官专权
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C.财政匮乏,政府因而不断加派赋税
D.明末陕西北部一带连年灾荒
4.(2021·湖南攸县·七年级期末)从明武宗开始,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起义频发 D.遭遇连年灾荒
5.(2021·湖南临湘·七年级期末)小王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明末清初的相关史料,请你按时间顺序为他重新排列一下
①崇祯自缢
②李自成建立大顺
③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④皇太极改国号
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6.(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
A.政治腐败 B.出现宦官专权 C.爆发自然灾害 D.出现藩镇割据
7.(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杀人者死
C.“均田免赋” D.起兵为百姓
8.(2021·湖南醴陵·七年级期末)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是出自( )
A.陈胜、吴广起义 B.东汉黄巾起义
C.明朝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9.(2021·湖南临湘·七年级期末)“从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下列少数民族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是
A.女真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10.(2021·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满族(满洲)曾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不属于该民族的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1.(2021·湖南新邵·七年级期末)“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匾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建立了“大顺”政权,他是指
A.陈胜 B.刘邦 C.黄巢 D.李自成
12.(2021·湖南娄星·七年级期末)以下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朝 ②明朝 ③元朝 ④清朝 ⑤宋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②③④ C.①⑤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⑤
13.(2021·湖南龙山·七年级期末)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 )
A.1616年、努尔哈赤 B.1636年、皇太极 C.1635年、吴三桂 D.1644年、李自成
14.(2021·湖南古丈·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满洲兴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满洲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展而来的
B.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C.1635年,努尔哈赤改族名为满洲
D.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5.(2021·湖南隆回·七年级期末)“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从歌谣中得出的信息是( )
A.该起义军的领导者是黄巢 B.唐末人民的生活困苦
C.严明的军纪得到人民拥护 D.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
二、判断题
16.(2021·湖南·湘钢一中七年级期末)明朝灭亡的标志是清军进入山海关。( )
17.(2021·湖南·湘钢一中七年级期末)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洲)建立的(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开进北京城”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李自成起义。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1628年,陕西闹了一场大饥荒,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著名的是李自成起义,选项D符合题意;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A;隋末大起义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C。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能判断出这是明朝时期的浓密起义,还要注意区分各个朝代爆发的农民起义,不要混淆知识点。
3.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因此ABC三项都是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的表现,但不符合题意;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属于当时的自然现象,不属于政治日益腐败的表现,但符合题意,故选D。
4.A
【详解】
依据题干“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些反映了明朝统治者腐败昏庸,无恶不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明朝灭亡,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遭遇连年灾荒”等内容,BCD排除;故选A。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崇祯自缢1644年4月;②李自成建立大顺1644年初;③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1616年;④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是1636年。因此按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为③④②①;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分析】
【详解】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出现宦官专权,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出现藩镇割据是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是明末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不符题意,排除。
7.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迅速壮大,C项正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杀人者死”是刘邦入关中后对百姓说的话,排除B项;“起兵为百姓”是唐末黄巢、王仙芝起义时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C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东汉黄巾起义均没有提及关于土地和赋税问题的口号,排除AB项;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即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没有关于赋税问题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据所学可知,金太祖与清太祖的全名分别是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他们两人都是女真族出身,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而努尔哈赤是后金的重要奠基者,A正确;鲜卑族拓跋部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建立北魏政权,B不符合题意;契丹族建立了“辽”,但其在中国的北部,而不是中原地区,C错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中国,但不是“两次入主中原”,D错误。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因此不属于满族(满洲)的历史人物是耶律阿保机。选项A符合题意;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因此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属于满族(满洲)的历史人物,但是不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A。
11.D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了“大顺”政权的“闯王”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他率领起义军经过十几年征战,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然后进攻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D项正确;陈胜是秦末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为: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由此可知,题干所列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⑤③②④,故选C项,排除排列错误的ABD项。
1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故C正确;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故ABD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15.D
【详解】
根据材料“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农民拥护,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材料中的歌谣反映了李闯王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故选D;材料反映的起义军领导者是闯王李自成,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末年的情况,而不是唐末,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农民拥护,没有体现军队的纪律情况,故排除C。
16.错误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本题说法错误。
17.正确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的阿保机建立,西夏是党项族的元昊建立,金是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元是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改国号为清。故本题说法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