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第1课 氓 离骚(节选)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无食桑葚
B.犹可说也
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亦已焉哉 ②子亦有不利焉
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鸷鸟之不群兮
C.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忍尤而攘诟
D.①静言思之 ②今我来思
3.下面句子句式为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 )
A.謇朝谇而夕替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不吾知其亦已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秋以为期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三岁食贫 D.我心伤悲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的担忧,叹奸佞之当道,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仍誓死不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组织“诵《诗经》,品经典”活动。请为这一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体现活动主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不超过20字。(4分)
答:
8.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3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的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竹叶或苇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实际上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多,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二、阅读提升(2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9分)
风 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 ①喈喈(jiē jiē):鸡叫声。②夷:通“怡”,喜悦。③胶胶:鸡叫声。④瘳(chōu):病愈。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现思妇感情的变化。
B.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既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更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C.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图景。
D.诗人的用词写景是讲究的,细腻地表现出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写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暝,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1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10分)
湘 君
屈 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1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前几句写美丽的湘夫人在做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
B.“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此句说湘夫人见到湘君到来,高兴地吹起了排箫。
C.中间部分写湘夫人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
D.接着写湘夫人经过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
13.《湘夫人》和《湘君》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这类诗句,并分析其作用。(7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0分)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 起
善鼓云和②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 ①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湘灵,湘水女神。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②云和:古山名。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堪称应试诗之典范。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两句突出了瑟音巨大的感染力。
C.“苍梧”,代指葬在苍梧山的舜帝;“白芷”,一种香草,在此喻指湘灵。这两句可见舜帝与湘灵心心相印,情意相通,彼此思慕,感情忠贞。
D.“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使乐曲进入高潮。湘灵深深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湘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15.本诗结尾两句历来被赞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7分)
答: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C。A项,无,同“毋”;B项,说,同“脱”;D项,错,同“措”。
2解析:选D。A项,“焉”都是语气词,不翻译。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动词,思考/语气词,无实义。
3解析:选A。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4解析:选D。D项,伤悲:古今意义相同,都是伤心难过的意思。A项,以为:古义指把……当作,今义指认为。B项,穷困:古义指(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指经济上困难。C项,三岁:古义指多年,今义指具体年龄。
5解析:选D。D项,“叙事诗”错误,应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6答案:(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3)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4)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5)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6)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7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为“诵《诗经》,品经典”活动拟写宣传语,具体解答时,可以围绕活动的内容,以整齐的语言形式拟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答案:(示例)聆听诗风神韵,感受文化芬芳。
8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这类语言表达题要求语句通顺,语序合理,文字简洁,表述准确,并根据需要运用好句式。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找出一个基准句,第①句符合要求,即:端午节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然后把材料中的每一句的关键信息理出来:性质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五月初五”,“起源”大多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等。根据题干中字数的限制,删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再按合理的顺序(时间、活动形式、起源)排列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语句通顺、表达简洁、连贯得体的单句。
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9答案:①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 ②姓、氏有别 ③“芈”姓衍生出来的“氏”
10解析:选B。B项,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11解析:诗中写“风雨”其实是比兴的手法,在渲染凄凉气氛的同时,表达出主人公的炽烈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比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相思、惆怅之情。
12解析:选B。B项,“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意思是说不见湘君前来,湘夫人在失望中吹起了哀怨的排箫。
13解析:先通读全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中反映出反常现象的诗句——“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然后分析该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案:本诗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荷花”这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总结自己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强调爱而不见的事与愿违。
14解析:选C。C项,“在此喻指湘灵”分析有误。这两句是说瑟音感动了舜帝,也引得白芷摇动芬芳。没有比喻。
15答案:①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诗的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着力描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宕开一笔,描写曲终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②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以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首尾圆合的有机整体。③动静虚实突转,出人意料。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诗境从虚幻世界突然回到现实世界,出人意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