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知道科学可以知道艺术发展,艺术能够反哺科学,发现生活和美术实践中科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通过搜集、观察、讨论等方法,发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联系,用艺术手抄报的形势对考察结果进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类科学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培养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的态度。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从艺术角度了解科学,发现科学中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与艺术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教学用具
师:电子课件;彩色粘贴;教材中内容的相关资料。
生:彩笔、剪刀、胶棒;生活中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分割理论小实验。
将两者颜色的粘贴穿插、混合重新组合粘贴到A4纸上,放到远处看一看,重组后的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变色了。
原因:视觉误差,讲解“色彩分割理论”。在光的照耀下,一切色彩都是被分割的,中间色是在观察者眼中视觉调绘成的。是一种科学理论。
今天来看一看,当这样复杂的科学理论进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是什么样子的。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赏析《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1)这幅画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亮、对比强、奇怪……
(2)猜一猜这作品中的色彩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猜。
放大局部图片,看到了什么?------点,密密麻麻的点。
画家利用“色彩分割”这一理论,开创了点彩画法。我们从这幅画中看到的一切色彩,都是由无数个小色块组成的。
2、科学与艺术的相结合的艺术品还有很多很多,一起看看吧。
欣赏《唐三彩》《下楼梯的女人》
解决问题
(1)作品中的科学性是怎样体现的?
(2)艺术性又体现在哪?
参考教材及教师准备的资料,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谈谈认识,反馈。《唐三彩》科学:高超的烧制技术艺术,精美的造型。
《下楼梯的女人》科学:类似机械、动画、摄影等科技手段。艺术:在静止的画面中体现连续的动作,有造型美感。
3、小结,科学与艺术的联系思考。
科学为艺术带来了什么?艺术为科学带来了什么?
-----科学技术指导艺术发展;艺术丰富科学内涵,更有美感、更直观的呈现科学内容。
4、交流资料,生活中见过的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例子。
小组交流,教师随机抽取例子拍照,投屏到白板。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现象,和同学共同讨论。
5、教师总结
微观科学现象美感----细胞切片图,像水彩抽象画一样美丽。
现代科技------汽车造型,融合科学与造型美感。
建筑科学------传统“拱斗”建筑,重力与艺术感的结合。
三、艺术实践
将探究成功的材料进行整合,用剪、贴、画的方法,制作一份“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为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主题明确,构图大方。
四、课堂小结
展示作品,课堂延展。欣赏《曾侯乙编钟》,了解科学、美术与音乐的结合。人类进步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能保持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