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
在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上,本专题系统地学习研究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三大平衡的本质特征,建立相关的思维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三大平衡的移动及其应用。围绕弱电解质的判断、盐类水解的判断、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判断等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由此可见,本专题的学习对促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1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25 ℃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
④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25 ℃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则亚硝酸是弱酸,故正确;②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未说明HNO2溶液浓度,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不能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也就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只能说明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不能说明HNO2是弱酸,故错误;④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氢离子浓度小于酸的浓度,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正确。故选C。
例2 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答案 C
解析 滴定至终点时发生反应:2NaOH+2KHA===K2A+Na2A+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其导电能力越强,A项正确;图像中纵轴表示“相对导电能力”,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溶液中c(K+)、c(HA-)逐渐减小,而Na+、A2-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由题图可知,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逐渐增强,说明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导电能力,B项正确;本实验默认在常温下进行,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邻苯二甲酸钠和邻苯二甲酸钾,由于邻苯二甲酸是弱酸,所以溶液呈碱性,pH>7,C项错误;滴定终点时,c(K+)=c(Na+),a点到b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b点到c点的,故c点时c(K+)>c(OH-),所以c(Na+)>c(K+)>c(OH-),D项正确。
例3 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 a、b分别表示温度为T1、T2时溶液中Cd2+和S2-的物质的量浓度,可间接表示对应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A项正确;Ksp只受温度影响,即m、n、p三点对应的Ksp相同,又T1例4 (八省联考·江苏,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 Na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12
2 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0.2 mol·L-1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 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测得溶液pH约为8
4 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1 HCl,观察不到实验现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2c(H2CO3)+c(HCO)
B.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Ca2+ )·c(CO)<Ksp(CaCO3)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c(HCO)<c(CO)
D.实验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H-===H2O
答案 A
解析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2c(H2CO3)+c(HCO),故A正确;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此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c(Ca2+)·c(CO)=Ksp(CaCO3),故B错误;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HCO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但水解和电离的部分还是少量,所以c(HCO)>c(CO),故C错误;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1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故D错误。
例5 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的盐)。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实验过程如下:
→→产品
已知:①室温下,Ksp[Mg(OH)2]=6.0×10-12。
②在溶液中,Fe2+、Fe3+、Al3+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
③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0 mol·L-1,则溶液pH≥______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由滤液Ⅰ到滤液Ⅱ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____________;②过滤,得沉淀;③_________________;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 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答案 (1)提高Mg2+的浸取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 (3)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Al(OH)3、Fe(OH)3、CaSO4·2H2O (4)NaOH溶液 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5)20.0%
解析 (1)加入稀硫酸可以使镁的硅酸盐或碳酸盐充分转化成Mg2+。
(2)由Ksp[Mg(OH)2]=c(Mg2+)·c2(OH-)可得,c(OH-)== mol·L-1
=1×10-6 mol·L-1,则c(H+)=10-8mol·L-1,所以pH=8。
(3)加入NaClO,可以把Fe2+氧化成Fe3+,当pH大约为5时,Fe3+、Al3+转化成沉淀;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较高时,CaSO4·2H2O的溶解度更小,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和CaSO4·2H2O。
(5)根据镁元素守恒得该盐泥中镁的百分含量为×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