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2 23:1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2.(2021·绍兴市高二期中)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 ΔH=a kJ·mol-1(a>0)。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重新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B.两次平衡时的CO2的浓度不相等
C.若2v(NH3)=v(CO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 mol NH3和1 mol CO2,达到平衡时放出a kJ热量
二、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3.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H2(g)+I2(g)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H2,v(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4.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v正(NO)=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SO2(g)2CO2(g)+S(s) ΔH=-a kJ·mol-1(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开始时通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a kJ
B.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入C18O,达新平衡前SO2中不含18O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并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D.达到化学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O的浓度增大
6.如图,关闭活塞K,向A中充入1 mol X、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此时A的容积是a L,B的容积是2a 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2Z(g)+W(g)ΔH<0。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v(B)>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若打开K,则A的体积变为2.6a L
D.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三、化学平衡常数有关计算
7.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②,若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会减小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H2浓度,平衡常数一定会减小
8.在一定温度下,将0.4 mol A(g)和0.2 mol B(g)充入1 L的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A(g)+B(g)xC(g)(x是化学计量数),达平衡时测得C(g)的浓度为0.060 mol·L-1,B(g)的物质的量为0.1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40%
C.该温度下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
D.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4
9.将0.8 mol I2(g)和1.2 mol H2(g)置于某1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H2(g)2HI(g) 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格所示: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条件Ⅰ 26% 42% 52% 57% 60% 60% 60%
条件Ⅱ 20% 33% 43% 52% 57% 65% 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条件Ⅰ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
B.在条件Ⅰ下,从开始反应至5 min,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0 mol·L-1·min-1
C.在条件Ⅱ下,到达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81.25%
D.与条件Ⅰ相比,为达到条件Ⅱ的数据,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四、化学平衡图像
10.有Ⅰ、Ⅱ、Ⅲ 3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在Ⅰ、Ⅱ、Ⅲ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l和O2(如下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ΔH。HCl的平衡转化率与Z和T的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 起始时
T/℃ n(HCl)/mol Z
Ⅰ 300 0.25 a
Ⅱ 300 0.25 b
Ⅲ 300 0.2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0
B.a<4C.若容器Ⅲ反应某时刻处于R点,则R点的反应速率:v正>v逆
D.3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320
11.在容积为2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在T2时的小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减小
C.T2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v(CH3OH)= mol·L-1·min-1
D.T1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x,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x)∶2
12.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CO2(g)2H2(g)+2CO(g)ΔH=247.1 kJ·mol-1
H2(g)+CO2(g)H2O(g)+CO(g)ΔH=41.2 kJ·mol-1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n(CH4)∶n(CO2)=1∶1的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A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
D.恒压、800 K、n(CH4)∶n(CO2)=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可能达到Y点的值
13.已知:3CH4(g)+2N2(g)3C(s)+4NH3(g) ΔH>0,700 ℃时,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时,CH4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大,CH4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B.不变时,若升温,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点的大
D.a点对应的NH3的体积分数约为26%
14.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g)cZ(g) ΔH的影响,以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C.m+nD.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g),再次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15.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 Δ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五、综合大题练
16.CO用途广泛,工业应用时离不开平衡思想的指导:
Ⅰ.在某一容积为5 L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3 mol 的CO和0.3 mol的H 2O,在有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上数据,该温度(800 ℃)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 mol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在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 mol·L-1;c(CO2)=c(H2)=0.13 mol·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填“>”“<”或“=”)。
Ⅱ.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Pb(s)+CO2(g) Δ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300 727 1 227
lg K 6.17 2.87 1.24
(5)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
(6)当lg 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PbO并通入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后,平衡发生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通过反应2NO(g)+Cl2(g)2ClNO(g)获得。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以下反应: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则K3=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为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反应2NO(g)+Cl2(g)2ClNO(g)的ΔH=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按投料比n(NO)∶n(Cl2)=2∶1把NO和Cl2加入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②在压强为p的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③若反应一直保持在压强为p的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答案与解析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时为一定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着。
2.(2021·绍兴市高二期中)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 ΔH=a kJ·mol-1(a>0)。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重新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B.两次平衡时的CO2的浓度不相等
C.若2v(NH3)=v(CO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 mol NH3和1 mol CO2,达到平衡时放出a kJ热量
答案 A
解析 该反应只有生成物是气体,且反应产生NH3(g)、CO2(g)的体积比始终是2∶1,因此重新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A正确;未指明反应速率的正、逆,因此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 mol NH3和1 mol CO2,不能完全转化为NH2COONH4(s),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a kJ,D错误。
二、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3.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H2(g)+I2(g)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H2,v(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答案 A
解析 恒温恒容,充入H2,氢气浓度增大,v(正)增大,平衡右移,A正确;恒温恒容,充入He,各反应物浓度都不变,v(正)不变,平衡不移动,B错误;加压,体积缩小,各物质浓度增大,v(正)、v(逆)都增大,平衡不移动,C错误;升温,v(正)、v(逆)均增大,由于正反应放热,所以平衡左移,D错误。
4.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v正(NO)=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答案 A
解析 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量之比应该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正确;当加压到一定压强时,气态水变为非气态水,平衡会正向移动,故B错误;充入稀有气体而压强不变,相当于增大容积,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C错误;NH3、NO的正反应速率都是反应向右进行的速率,不论是否平衡,其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错误。
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SO2(g)2CO2(g)+S(s) ΔH=-a kJ·mol-1(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开始时通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a kJ
B.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入C18O,达新平衡前SO2中不含18O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并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D.达到化学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O的浓度增大
答案 D
解析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则2 mol CO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故A错误;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入C18O,重新达到新平衡前SO2、CO、CO2中均含有18O,故B错误;2CO(g)+SO2(g)2CO2(g)+S(s)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左移,SO2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达到化学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O的浓度瞬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此时平衡正向移动,CO的浓度逐渐减小,但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故D正确。
6.如图,关闭活塞K,向A中充入1 mol X、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此时A的容积是a L,B的容积是2a 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2Z(g)+W(g)ΔH<0。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v(B)>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若打开K,则A的体积变为2.6a L
D.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答案 C
解析 A项,由于B中反应物浓度大于A,所以v(B)>v(A);B项,
     X(g)+Y(g)2Z(g)+W(g)
起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b b 2b b
平衡/mol 1-b 1-b 2b b
由题意得:=1.4,得b=0.8 mol,
所以α(X)=×100%=80%;
C项,若打开K,整个体系中与A的百分含量一样。设总体积为m,则=,解得m=4.2a L;所以A的体积应变为4.2 a L-2a L=2.2a L;D项,由于B中压强大,平衡左移,所以B中Y的体积分数大。
三、化学平衡常数有关计算
7.(2020·黄冈高二检测)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②,若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会减小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H2浓度,平衡常数一定会减小
答案 B
解析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B正确;反应②中,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大,因此K2会增大,C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H2浓度,平衡会向左移动,但由于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8.在一定温度下,将0.4 mol A(g)和0.2 mol B(g)充入1 L的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A(g)+B(g)xC(g)(x是化学计量数),达平衡时测得C(g)的浓度为0.060 mol·L-1,B(g)的物质的量为0.1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40%
C.该温度下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
D.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4
答案 D
解析 达平衡时测得C(g)的浓度为0.060 mol·L-1,C的物质的量是0.06 mol,B(g)的物质的量为0.14 mol,消耗了0.2 mol-0.14 mol=0.06 mol的B,所以x=1,A项错误;
2A(g)  +  B(g)  C(g)
起始/mol·L-1 0.4 0.2 0
转化/mol·L-1 0.12 0.06 0.06
平衡/mol·L-1 0.28 0.14 0.06
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30%,B项错误;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C项错误;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0.4+0.2)∶
(0.28+0.14+0.06)=5∶4,D项正确。
9.将0.8 mol I2(g)和1.2 mol H2(g)置于某1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H2(g)2HI(g) 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格所示: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条件Ⅰ 26% 42% 52% 57% 60% 60% 60%
条件Ⅱ 20% 33% 43% 52% 57% 65% 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条件Ⅰ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
B.在条件Ⅰ下,从开始反应至5 min,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0 mol·L-1·min-1
C.在条件Ⅱ下,到达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81.25%
D.与条件Ⅰ相比,为达到条件Ⅱ的数据,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答案 C
解析 设I2的消耗浓度为x mol·L-1,则:
I2(g) + H2(g)2HI(g)
起始浓度/mol·L-1 0.8 1.2 0
转化浓度/mol·L-1 x x 2x
平衡浓度/mol·L-1 0.8-x 1.2-x 2x
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为60%,则:=0.6,故x=0.6,平衡常数K==12,A错误;在条件Ⅰ从开始反应至5 min时,H2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1·min-1,B错误;在条件Ⅱ下设I2的消耗浓度为y mol·L-1,根据A中分析,到达平衡时,=0.65,故y=0.65,所以I2(g)的转化率为×100%=81.25%,C正确;相同时间内HI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反应速率减慢,条件Ⅱ平衡时HI体积分数大于条件Ⅰ的,故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由于压强、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可能是降低温度,D错误。
四、化学平衡图像
10.有Ⅰ、Ⅱ、Ⅲ 3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在Ⅰ、Ⅱ、Ⅲ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l和O2(如下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ΔH。HCl的平衡转化率与Z和T的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 起始时
T/℃ n(HCl)/mol Z
Ⅰ 300 0.25 a
Ⅱ 300 0.25 b
Ⅲ 300 0.2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0
B.a<4C.若容器Ⅲ反应某时刻处于R点,则R点的反应速率:v正>v逆
D.3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320
答案 D
解析 A项,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Cl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正确;B项,在相同温度时,n(HCl)相同,Z=a时,HCl的转化率大于Z=4时HCl的转化率,即Ⅰ容器中增大了n(O2),使Z<4,即a<4,同理可得4v逆,正确;D项,由于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可根据容器Ⅲ对应的Q点进行计算,4HCl(g)+O2(g)2Cl2(g)+2H2O(g)平衡时HCl的转化率为80%,则起始时c(HCl)=0.5 mol·L-1,由Z=4求得c(O2)=0.125 mol·L-1,而c(Cl2)=c(H2O)=0,平衡时c(HCl)=0.1 mol·L-1,c(O2)=0.025 mol·L-1,c(Cl2)=c(H2O)=0.2 mol·L-1,则K==640,错误。
11.在容积为2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在T2时的小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减小
C.T2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v(CH3OH)= mol·L-1·min-1
D.T1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x,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x)∶2
答案 D
12.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CO2(g)2H2(g)+2CO(g)ΔH=247.1 kJ·mol-1
H2(g)+CO2(g)H2O(g)+CO(g)ΔH=41.2 kJ·mol-1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n(CH4)∶n(CO2)=1∶1的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A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
D.恒压、800 K、n(CH4)∶n(CO2)=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可能达到Y点的值
答案 D
解析 A项,甲烷参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错误;B项,CO2参与两个反应,且第一个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因此当起始时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同温度下CO2的转化率大于甲烷的转化率,即曲线B表示甲烷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错误;C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因此两条曲线不能重叠,错误;D项,温度不变,增大二氧化碳的量,平衡可向右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可能达到Y点的值,正确。
13.已知:3CH4(g)+2N2(g)3C(s)+4NH3(g) ΔH>0,700 ℃时,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时,CH4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大,CH4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B.不变时,若升温,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点的大
D.a点对应的NH3的体积分数约为26%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CH4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越大,CH4的平衡转化率越低,A错误;CH4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升温,平衡正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增大,B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所以各点的平衡常数相同,C错误;a点CH4的平衡转化率为22%,=0.75,则设甲烷为3 mol,氮气为4 mol,
     3CH4(g)+2N2(g)3C(s)+4NH3(g)
起始量/mol 3 4 0
转化量/mol 0.66 0.44 0.88
平衡量/mol 2.34 3.56 0.88
则NH3的体积分数为×100%≈13%,D错误。
14.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g)cZ(g) ΔH的影响,以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C.m+nD.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g),再次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降低温度,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ΔH<0,A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平衡常数减小,B项正确;增大压强,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m+n>c,C项错误;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g),将Z转化为A、B,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m∶n,由于压强不变则体积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故再次达到的平衡状态不变,Z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项错误。
15.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 Δ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答案 C
解析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选项错误;图像中从开始到Q点,反应正向进行,Y的转化率逐渐增大,Q点时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逐渐减小,C选项正确;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所以M点X的正反应速率大,B选项错误;平衡时充入Z,相当于加压,平衡不移动,D选项错误。
五、综合大题练
16.CO用途广泛,工业应用时离不开平衡思想的指导:
Ⅰ.在某一容积为5 L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3 mol 的CO和0.3 mol的H 2O,在有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上数据,该温度(800 ℃)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 mol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在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 mol·L-1;c(CO2)=c(H2)=0.13 mol·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填“>”“<”或“=”)。
Ⅱ.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Pb(s)+CO2(g) Δ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300 727 1 227
lg K 6.17 2.87 1.24
(5)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
(6)当lg 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PbO并通入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后,平衡发生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1 (2)A (3)降低 (4)< (5)< (6)9.1% 不变
解析 (1)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则起始浓度c(CO)=0.06 mol·L-1,c(H2O)=0.06 mol·L-1,平衡时c(CO2)=0.03 mol·L-1,则
         CO(g)+ H2O(g)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 0.06   0.06   0    0
转化浓度/(mol·L-1) 0.03   0.03   0.03   0.03
平衡浓度/(mol·L-1) 0.03   0.03   0.03   0.03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K===1。(2)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已知CO(g)+H2O(g)CO2(g)+H2(g) 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所以A正确。(3)可逆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则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会增大,而本身转化率减小,所以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 mol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升高,而水蒸气的转化率降低。(4)在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 mol·L-1,c(CO2)=c(H2)=0.13 mol·L-1,根据Qc==≈2.1>K=1,则反应逆向进行,所以v正达平衡时转化量为x mol·L-1,平衡时CO为(a-x)mol·L-1,CO2的浓度为x mol·L-1,则K=10=,即x=,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100%≈9.1%,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后,平衡正向移动,相当于加压,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不变。
17.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通过反应2NO(g)+Cl2(g)2ClNO(g)获得。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以下反应: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则K3=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为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反应2NO(g)+Cl2(g)2ClNO(g)的ΔH=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按投料比n(NO)∶n(Cl2)=2∶1把NO和Cl2加入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②在压强为p的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③若反应一直保持在压强为p的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答案 (1) (2)(289-2a)kJ·mol-1 (3)①< ②40% ③
解析 (1)由①×2-②可得③,则K3=。(2)根据ΔH=2×630 kJ·mol-1+243 kJ·mol-1-2×(a kJ·mol-1+607 kJ·mol-1)=(289-2a)kJ·mol-1。(3)①据图可知,温度升高,N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②在压强为p的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平衡转化率为50%,设起始时NO、Cl2分别为a mol、0.5a mol,则平衡时NO为0.5a mol、Cl2为0.25a mol、ClNO为0.5a mol,NO的体积分数为×100%=40%。③M点NO的体积分数为40%、Cl2的体积分数为20%、ClNO的体积分数为40%,则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