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7 14: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我听见天上一片喧嚣,还有阵阵可怕的雨露,
降自万国耀武扬威的海军,正在九霄争夺;
此时急急的南风,飒飒扫过世界各地,
各国的军旗蜂拥而上,纷纷在暴风雨中搏击;
直到战鼓不再敲响,战旗不再飘扬,
才有人类的议会,世界的联邦!
在那里,大多数人的共识得以奉行,
地球悄悄安睡,大家遵守同一法律。
——艾尔弗雷德·丁尼生(《洛克斯利大厅》1837年) 埋下隐患维和乏术缺失规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力量第7课 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数据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比◆军队人数12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拥有原子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1945年的美国法国在战争中损失一亿四千多万
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
英国虽然获得了胜利,却损失兵力120万,黄金枯竭,海外投资大部分被变卖,债台高筑。
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土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也全部丧失。
西欧各国国势衰落◆1941年,苏军约有540万人,到1945年5月,增到近1140万人 。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 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10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二战后期苏联解放了东欧各国,东欧普遍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一、战后国际政治秩序——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美苏强势崛起
西欧普遍衰落
(一)背景:欧洲领土变动
远东事务安排
建立联合国(二)依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内容: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协议,史称”雅尔塔体制”一、战后国际政治秩序——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四)实质:
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一、战后国际政治秩序——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五)评价
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合作,但沿用了强权政治的惯例,划分了大国势力范围,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
(六)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一战二战1919~1922年1943~1945年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开、德、雅、波等会议国际联盟联合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两极格局、大国强权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①主张和平合作
②大国强权政治体系影响的范围和主导者不同
形成的过程不同
体系的性质不同
从历史的进步性角度 都是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都是大国均势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强权政治的体现
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异同不同点相同点二、雅尔塔体制的产物——联合国1、背景:二战的产物
2、构建过程:
①前身:1942年 26国《联合国家宣言》
②命名:1944年 四国 敦巴顿会议
③制定:1945年4月25 日 50国代表 旧金山会议 制定并通过《联合国宪章》
④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 ,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日”。3、宗旨: 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4、总部:美国纽约
5、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六大主要机构
6、评价:
(1)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际合作;
(2)成立初期被美操纵,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3)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点(1)相同点:
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性质:都是全球性性的国际组织
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操纵
(2)不同点:
A、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
B、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C、作用不同:1、背景:
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空前膨胀,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目的:重建世界经济秩序
3、过程:
(1)1944年7月,44国 布雷顿森林会议 根据美国方案制定《布雷顿森林协定》
(2)按照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5、评价:
(1)维护世界经济局势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
(2)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体现大国强权的特点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三、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贸易体系三、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6.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处置德国问题
联合国组织问题
波兰政府与疆界问题
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等处置德国处置德国苏美英三国雅尔塔协定(摘要)
(1945年2月11日)
苏、美、英三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临近一切岛屿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处置日本重新划定欧亚政治地图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从上述材料中,分析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1941年英美会晤:《大西洋宪章》1942年华盛顿会议:《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莫斯科会议:《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
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1945年10月
联合国制宪会议1941年英美会晤:《大西洋宪章》1942年华盛顿会议:《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莫斯科会议:《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
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1945年10月
联合国制宪会议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
联合国成立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联合国本身的创立就是相信对话可战胜冲突”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
“同国联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又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尼、以色列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时政,请你谈谈对联合国的认识。1946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机构(UNRRA)的活动项目 天主教人员分发救济机构支援的食物 比利时, 1946年 35名孤儿由联合国福利事务官员送至孤儿院 汉城,1950年10月1974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世界银行)的工作项目 世界银行在泰国改进稻米产量的工作项目 泰国, 1974年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消灭天花 接受天花疫苗的刚果人民 1988年颁发给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诺贝尔和平奖 纽约,1988年10月 1991年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 燃烧中的油井和一架被摧毁的伊拉克坦克 科威特马克瓦, 1991年3月25日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国际贸易体系雅尔塔体制平作和合国权大强和平、友好
合作、协调集体安全
大国一致形成三大
经济支柱确立美元
强势地位欧洲衰落美苏崛起二战后期会议
安排战后世界反思战争寻求和平战




系政
治经
济雅



制布





系主张共处、合作
走向整体化联合国沿用大国强权政治原则
破坏整体化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