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3 11: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20世纪50年代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长期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地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国民党统治地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薪水用麻袋装。
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物资缺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背景
②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1952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表
中国、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P18)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
工业起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二).一五计划概况
1.目的:
2.起止时间:
3.基本任务: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1957年底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图(%)
4.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国防建设的需要
(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3)我国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
材料二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 》
5.主要成就:
(1)工业:四厂(四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
三大工程
鞍山大型轧钢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一汽红旗
(2)交通运输业:一桥、两铁、三公
武汉
长江
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结果: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三)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思考:“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
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一角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政策
②苏联的援助
③人民群众的勤劳奋斗
“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还未实现国家工业化。要实现国家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易错点
二、政治民主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 :
1954年9月
2.地点 :
北京
4.会议
内容 :
3.会议名称:
5.意义:
②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政协会议暂代全国人大职权结束
国家主席·
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
朱德





·



常务委员长·刘少奇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1954年《宪法》的性质:
②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宪法意义:
4.会议内容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地位)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指国家的宪法。因一切法律都要根据宪法来制定,故称根本大法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五计划”
(1953-1957)
民主
政治
建设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起点低
成就大
工业化起步
归纳小结 (四个“一”)
一个计划:
经济
建设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个制度: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执行时间
起止时间
目的
基本任务
主要 成就
意义
1953-1957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事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桥:
二铁:
三公:
四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鹰厦铁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知识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4课 课堂总结:
时间
会议
会议 内容
宪法
意义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性质:
内容: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