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一、精挑细选。
1.“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追加注释
C.强调 D.意思的延续和跃进
2.《海燕》一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
B.“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
C.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D.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5.对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①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②南方的甘蔗林哪,你为什么这样翻动战士的衷肠?因为我们的青纱帐呀,埋伏着千百万雄兵勇将!
③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④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A.拟人 设问 比喻 反问
B.拟人 设问 拟人 比喻 反复
C.比喻 反问 夸张 反复
D.比喻 设问 夸张 比喻 对偶
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7.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自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里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二、衔石填海。
8.把三个备选词语填入下列语段(只填序号),使语段表意恰当。
①主题 ②手法 ③意境 ④情感
现代诗虽然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但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鉴赏时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去感受诗歌的优美 ,理解诗歌的深刻 ,品悟诗歌的真挚 ,分析诗歌的精彩 ……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读懂了一首现代诗。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是gān biě 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2)是yū tān 上的bó chuán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3)我是你cù xīn 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pēi yá 。
10.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项与 项相同, 项与 项相同
A.旌旗十万斩阎罗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南国烽烟正十年 D.人间遍种自由花
11.读《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使用了 方法,写儿女不了解(因为年幼)母亲忆长安之意,实写
12.《海燕》用 手法突出海燕的形象。群鸟感到了风暴的先兆, 、 ,把恐惧 到大海深处。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 乌云、大海之间。
三、活动探究。
13.语文学习离不开精彩的课外活动。振兴中学正在举行“第二届读书节”活动,请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
(1)读书节期间,有一场青春诗歌朗诵会,如果由你担任主持人,请准备一段简单的开场白。
(2)读书节期间,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我最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请参照下列例子,向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书。
示例: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红楼梦》,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这部“旷世奇书”不仅是一部爱情悲剧,还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有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疗保健、饮食、玩器、服饰、建筑、礼仪、风俗人情世故等许多方面的知识,令读者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3)读书节期间,准备邀请学校校友、当地著名作家丁老师给同学们做读书报告,时间定在本周五下午。如果由你去邀请丁老师,你该怎么说?
四、精准阅读。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流动的汉字(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1)诗歌第一节中划线的“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标题“流动的汉字”中“流动”一词的理解。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燕(节选)
高尔基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指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
“海燕”象征
“大海”象征
(2)分析文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3)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花布袋
苏颉
①在我家柜子里的角落里,时常会存放着一些洗得干干净净、叠得四四方方的布袋子,有些粗糙、有些扎眼、有些突兀,还有些温情脉脉,这个袋子有一个质朴的名字——花布袋。
②闲暇时,我有一项必修功课——整理这些个染上杂七杂八的袋袋,抚摸着母亲的这些“传家宝”:这个是用我们姊妹四个小时候穿了又改,改了又穿的花衣服缝制的;那件是用哥哥弟弟们敬畏的钟馗捉鬼挂画改做的;还有父亲的打着补丁凡立丁裤子缝制的;甚至还有装化肥的蛇皮袋等,加上母亲密密匝匝地粗针麻线,小时候的影像一幕幕就在眼前浮现。
③其实,在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后,因为村民不再种植棉花,这种专门为收摘棉花而缝制的工具似乎早就应该束之高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精明能干、素以节俭著称的婆姨见缝插针,开动脑筋,让其能在上树采摘果子、下地挖菜时用处更加实用,并争相效仿。雨后的巷口村头,你经常能够看到婶婶、大妈们一个笸箩,一把“王麻子”剪刀,飞针走线制作“花布袋”:将一块布对折,两边缝合,四周加沿,上面留口,沿边角缀上两根长带子,足以绕腰一周系上,腾出两手来采摘作物;或者两根带子扎上跨在肩上运送农作物的简单用具,在家长里短、嬉笑斗闹中,只消一两个小时的功夫便可轻松完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麻溜纯手工开赶制另一个,女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④在小城,这个灰头土脸的“潘多拉”在一开始出现时一度颇为尴尬:在“十指不沾阳春水”(意思是家庭条件好,养尊处优)的同事们窥探的眼神下,它一度灰溜溜地潜回宿舍,躲进角落里独自落寞。可是,一旦品尝过初春的小蒜、白蒿、槐花、桐花、荠荠菜;品味过炎夏的杏子、桃子、李子、樱桃果;享受过金秋雪梨、石榴、玉米、红枣苹果;分享过隆冬的核桃、大葱、小米、红豆、大萝卜;更不要说土鲜蛋,自家种植、压榨的葵花油、芝麻、绿豆等绿色食品了,一个个朋友对此都是盛赞不已、熟悉不过。
⑤在这条爱心食物链上,受惠的是我,受累的是弟。经常奔走在城乡两点一线上的他,总要早早起床赶来我家,配送老妈备好的物件。不凑巧遭遇到我家无人,就将拎着大包小袋东西寄存在门卫;有时候赶时间还要带着大包小件的去上班,搞得整天跟个小商小贩差不多。我决定要和母亲摊牌,口气极尽温和、诚恳、婉转,企图劝阻母亲在这个商品泛滥的年代改变思想,不要再惦记给我们带食物,但是一切都是徒劳:“卖的东西让孩子吃,我不放心!只要吃了好,管他别人怎么想!”“嫌多,吃不了可以送邻居,送同事!”母亲说着话又去地里挖菜去了,头也不回。
⑥花布袋,在母亲的坚持下,和琳琅满目的包装同在,一如既往地穿梭在城乡之间,带来的美味在舌尖上留下了无限的美好和记忆。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发现它也可以有些新的去处: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乎归程里越来越多的大鱼、大肉、猪大排、小笼包、上海点心、潮式老婆饼、叫花鸡、香酥鸭、药品、衣物和年货等,一度也和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留恋。
⑦母亲老了,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几乎是一阵风就会把她刮跑,花布袋一样在我眼前飘。路过门岗,知道可能不再有大爷喊我取东西的声音,径直而入,手机的铃声突然响起,一看是弟媳:“四姐,知道你喜欢吃人菡,我特地在地里采摘了一些,很新鲜的,记得去取啊!”,我回头一看,大爷正高喊着我的名字,大老远就能看见那灰白而温馨的身影。
⑧母亲不能自理了,意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花布袋”也就停滞了脚步,不再往来于城乡之间,中断了母女之间这条绿色的运输线。偶尔整理衣物,从柜子角掉出来的一个“花布袋”,让我眼含热泪,唏嘘不已,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俊美的脸庞,红扑扑的,红富士一样的迷人。
(1)阅读全文,说一说“我”对花布袋的情感变化。
①小时候,“花布袋”是母亲的传家宝,“它”充满了“我”的童年回忆。
②在小城, 。
③习惯了“它”的存在, 。
④母亲不能自理了, 。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同事们窥探的眼神下,它一度灰溜溜地潜回宿舍,躲进角落里独自落寞。
②母亲老了,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几乎是一阵风就会把她刮跑,花布袋一样在我眼前飘。
(3)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一说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4)分析题目“母亲的花布袋”的含义和作用。
(5)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俊美的脸庞,红扑扑的,红富士一样的迷人”这句话的理解。
五、快乐作文。
17.阅读下列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内容具体、描写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父:儿子,你觉得老爸强壮吗?
子:嗯!强壮!
父:那你觉得少林功夫厉害吗?
子:嗯!特别厉害!
父:那如果老爸剃成光头练少林功夫怎么样?
子:太好啦!
第二天,儿子看到光头的老爸,高兴地说:爸爸加油,一定要练成高手!
那天,是老爸化疗的第一天……
答案部分
1.D
2.A
3.D
4.C
5.B
6.D
7.C
8.③;①;④;②
9.(1)干瘪
(2)淤滩;驳船
(3)簇新
(4)胚芽
10.A;C;B;D
11.衬托;妻之孤独凄然
12.象征;呻吟;恐惧;掩藏;飞翔;冲向
13.(1)示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青春是美丽的,充满诗情画意,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为青春而激情高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的朗诵,相信这些朗诵,一定会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2)示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这部小说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与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尊敬的丁老师:您好!学校正在举行第二届读书节,想邀请您去给同学们做读书报告,时间是本周五下午,不知您能否成行?
14.(1)一是说明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二是生动地说明甲骨文如一盏灯,开启了中华文明之门。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2)从全诗看,“流动”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表现了汉字文明、文化、历史的传承);“流动”还意味着汉字生命力永无止境。
15.(1)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广大人民群众。
(2)动词“抱”“甩”,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以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气焰。“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3)①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
②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1)一度颇为尴尬,后来让“我”受惠,留给“我”无限的美好和记忆;一度和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留恋;让我眼含热泪,唏嘘不已
(2)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灰溜溜”“潜回”“躲进”“独自落寞”等词语写出了“花布袋”和“我”被人看不起,尴尬落寞的情形。②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老态龙钟和虚弱,表达了“我”对她老去的心疼和无奈。
(3)①母亲用各种材料缝制“花布袋”,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节俭、心灵手巧,爱孩子,也深受子女爱戴的农村妇女。②母亲用“花布袋”给“我”寄东西,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③母亲是年迈且生活已经不能自理的老人。
(4)①“花布袋”不仅是母亲手工缝制的粗糙的布袋子,还是母亲疼爱女儿、女儿回馈母爱的亲情象征。②作为本文的线索,逐层深化了作者的情感体验。
(5)这句话是“我”的联想,在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偶然掉落的“花布袋”让“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时俊美的面庞,表现出作者对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好生命的赞美和即将走入生命尽头的哀痛和不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生命之树常青的期望。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