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3、比例尺
课时 1课时 备课人 张淑萍 学校 郭平店学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而比例尺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它离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直尺、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根据下面的信息分别画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多媒体显示)超市在学校正北方向200米,邮局在学校正西方向100米,书店在学校正东方向300米。他们画得合理吗?学生互相交流。 汇报:笑笑画得合理,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笑笑画图时,用1cm表示实际的100m,所以200m 好就在图上画了2cm,300m好就在图上画了3cm。但是淘气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去画。 二、探究新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这种比的关系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材中所说的100m、200m、300m叫什么? 笑笑画的1cm、2cm、3cm叫什么? 这些比又叫什么? 根据汇报在相应的数据下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2、求比例尺 你能计算出笑笑画的图的比例尺吗?(学生计算) 师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求比例尺时,要先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统一单位后再比。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3、比例尺的种类 数值比例尺:1:100000000 线段比例尺: 0 50 100km 这两种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而绝无仅有比例尺带单位。 4、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试一试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
作业设计 一、 填空 1、(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 2、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 )。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为( )。5、一所大学的一座教学楼长150米,宽90米,在一张学校平面图上用30厘米的线段表示教学楼的长,该图的比例尺是( ),在图上的宽应画( )。 二、应用题 1、一幅地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长春到吉林的铁路长124千米,如果用1∶400000的比例尺,画在一幅地图上,需要画多长的线段?3、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8厘米,如果在1∶8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多少?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是35厘米,求这段铁路的实际长是多少?
板书设计 比例尺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①是一个比 ②先统一单位 线段比例尺 2、比例尺 互相转化 数值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