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00:1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住房建造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港珠澳大桥全长_________千米,是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_________大桥。
3.对于已经征集的塔台设计方案,最终通过_________的方式确定建塔资格。
4.塔台模型建造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下不属于工程师杰作的是( )。
B. C.
2.( )为住宅中非必需的系统。
A.供电系统 B.给水排水系统 C.地暖系统
3.右图为北京鸟巢,它的外部建筑结构属于( )。
A.钢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砖木结构
4.港珠澳大桥在建造时,建岛的海床有淤泥,工程师们解决的方法是( )。
A.修建人工岛
B.用圆钢筒围岛
C.在这片水域上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
5.用一些吸管制作塔台,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任务相对简单,可以直接动手制作
B.先要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方案
C.评价这个塔台的标准是承重大抗震能力强用材少、美观等
6.以下( )结构设计可以稳固塔台模型。
A. B. C.
7.建造塔台时,底部一般要建得大一些 ,这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抗压性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风阻性
8.当三角形顶部受到压力时,下列选项中,关于两侧杆受到的力的方向及底下横杆起到的作用的图示是( )。
B. C.
9.我们建造塔台的时候,为了使它不容易倒,按照( )设计。
A.上大、轻,下小、重 B.上小、轻,下大、重
C.上小、重,下大、轻
10.塔台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
A.美观和成本 B.安全和承重 C.抗风抗震能力
11.塔台模型搭建过程中的搭建顺序为( )。
A.底座搭建、整体搭建、侧面搭建
B.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C.侧面搭建、底座搭建、整体搭建
12.( )环节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建造的模型是否符合要求。
A.设计 B.交流评估 C.测试
13.设计图的表达方式多样,右图为楼梯的设计图,
该设计图中没有的表达方式是( )。
A.标记
B.图画
C.数字
14.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天眼”实则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B.中国天眼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C.“中国天眼”工程中只需要运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
15.小明在设计塔台底部时,加了一些滚珠,他的主要目的是( )。
A.美观 B.可以移动
C.抗震
16.以下表述中不是埃菲尔铁塔的结构特点的是( )。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抗风能力差
17.小红在设计足球场塔台过程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材料加得越多越好,这样制作出的塔台模型很牢固
B.学校不可能出现地震,没必要考虑抗震因素
C.塔台高度要适宜,方便教练指挥
18.下图属于住宅中的( )系统。
A.新风 B.供电 C.智能管控
19.竞标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
A.项目成本 B.项目安全性 C.两者都要
20.关于工程与技术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工程和技术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不依托于技术的工程
B.工程是技术的支撑和基础
C.技术是工程的载体和应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神州十二号”飞船的建造属于工程。( )
2.港珠澳大桥上的斜拉钢索主要是为了美观设计的。( )
3.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
4.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最为重要。( )
5.评估改进后的塔台方案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因此它就是最终方案。( )
6.制作塔台模型不需要与设计方案完全一致。( )
7.双脚分开站立比双脚并拢站立更稳定。( )
8.为了节省材料,又想把高塔建得高些,所以要建得越细越好。( )
9.我们的住房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
10.高铁的建造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 )
四、排序连线题。(每空2分,共16分)
1.请同学们按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进行排序。
( )实施建设。
(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2.将自然界原型与相对应的发明创造连接起来。
蝇眼 蝴蝶翅 蜻蜓
人造卫星 直升机 蝇眼相机
五、实验探究题。(共19分)
经过对塔台建造过程的学习,小科决定和同伴共同建造一座“桥”。要求能跨
越20cm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cm,至少能承重200克。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桥梁,有五个环节:①明确任务;②共同设计方案;③改进设计方案;④交流初步想法;⑤制作桥梁”。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④②⑤③
2.设计“桥”过程中,需要考虑桥面宽度、承重及跨度以外,还需考虑( )。(多选)
A.成本 B.美观 C.稳定度(抵挡大流量的水)
3.右图为小科组第一次设计的“桥”结构图,将质量为
200克的小车放置桥面上,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___。
结果发现,该桥并不能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小组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直到达到要求。
4.小科发现当初在设计时,桥面的宽度刚好设计为10cm,而其实宽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小科提出了他的问题为( ),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A.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跨度有关?
B.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
C.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长度有关?
5.上述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经过第一次改进,桥面宽度加宽后,能够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得出结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因之前学过港珠澳大桥(如图甲)的相关知识,小科又有了新想法,你认为小科会对“桥”的设计如何改进,请画在乙图中。
8.港珠澳大桥横梁还建得特别厚,其主要目的是( )。
A.抵挡海风和洋流带来的冲击
B.增加桥梁的抗弯曲能力和承重能力
C.增强桥下的通航能力
参考答案
一、
选址 设计 建造
55 桥 岛 隧 跨海
竞标
设计 制作 测试 评估 改进
建立模型
二、
A
C
A
B
A
A
B
C
B
B
B
C
A
C
C
C
C
B
C
A
三、

×

×
×
×

×
×

四、
5 1 4 2 3
蝇眼 蝴蝶翅 蜻蜓
人造卫星 直升机 蝇眼相机
五、
C
A B C
测试评估改进
B
桥面宽度 桥面厚度 桥的跨度(合理即可)
桥的承重能力与桥面宽度有关,宽度越宽,承重能力越好(合理即可)
7.
8.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