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3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3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3 08: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8.4同底数幂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 会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2. 在探索运算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归纳
教学内容(问题设计) 活动设计(师生) 备注
一、问题情境 如图,若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5 cm2,长为23 cm,则宽为多少cm? 如何计算: ? 二、新知探究 1.完成课本第54页:“试一试”。 问:从上面的计算中,你有何发现? 2.如何计算: ⑴ ⑵ ⑶ (>,、为正整数) 2.上面⑵⑶两式中的取值范围有什么限制吗? 3.对比前面学过的幂的运算法则,你能用汉语概括出⑶所表示的运算法则吗?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三、例题讲解 例1 计算: (1); (2); (3); (4)(m是正整数). 生:尝试计算; 师:引导分析,从幂的含义与约分的角度解析 师:指导学生从具体到抽像,从幂的含义与约分的角度分析运算,归纳同底数幂除法运算。 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新运算,归纳表述法则 生:练习展示,扣住法则说思路 师:点拨反馈,重点是底数是相同的单项式或是只有符号不同时的运算。 从幂的意义、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后约分、由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23×22=25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相同答案,概括出两边幂的底数相同,指数在做减法,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问题比较开放,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保护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活动二做好准备. 把它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作比较(底数、指数的要求) 感受条件m>n的作用,以照以上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a≠0的意义
教学内容(问题设计) 活动设计(师生) 备注
例2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2); (3); (4). 练习:P55 T1 例3 计算 ⑴ ⑵ (为正整数) 补充练习:填空. (1); (2); (3); (4)(n是正整数). 四、小结与思考 谈谈本节课收获的知识与方法. 生:练习展示 师:点拨反馈,重点①幂的底数的符号的确定,符号的运算,②准确识别运算结构。 生:练习展示 师:点拨反馈 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同底数幂的运算的法则的归纳过程,感受类比的思想,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题,在计算前列算式的过程中发现计算的繁琐,激发学生的求简意识,引发学生将两列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照,感悟到其中存在的一些规律.
作 业 设 计 作业 : 1.必做题:课本P59习题8.3第1、2题; 2.思考题:思考当m=n,m<n时,还能用今天所学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吗?
教 学 反 思 作业分层布置,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基本知识点的巩固,思考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会自主探究.这样做既实现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