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广陵·七年级期末)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据此,康熙帝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促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C.在台湾正式建省 D.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2.(2021·江苏徐州·七年级期末)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3.(2021·江苏灌云·七年级期末)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4.(2021·江苏江阴·七年级期末)“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里所说的“强胡”是( )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5.(2021·江苏江都·七年级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6.(2021·江苏吴江·七年级期末)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 )
A.郑成功 B.文天祥 C.康熙皇帝 D.忽必烈
7.(2021·江苏常州·七年级期末)晚清诗人丘逢甲曾撰联“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该联赞颂的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李自成
8.(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消政府于1684年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府 D.台湾省
9.(2021·江苏吴江·七年级期末)我国历朝历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①西域都护②设立驻藏大臣③宣政院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0.(2021·江苏泗阳·七年级期末)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11.(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时,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和关键词语“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有关的地区是(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蒙古
12.(2021·江苏广陵·七年级期末)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政府协同达、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驻藏大臣
B.军机处
C.伊犁将军
D.宣政院
13.(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元朝和清朝分别对西藏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是( )
A.设枢密院、宣慰使司 B.设驿站、伊犁将军
C.设宣政院、驻藏大臣 D.设噶厦、册封制度
14.(2021·江苏射阳·七年级期末)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5.(2021·江苏惠山·七年级期末)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内容,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改革
16.(2021·江苏灌云·七年级期末)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设立军机处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7.(2021·江苏宝应·七年级期末)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
18.(2021·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西藏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置了驻藏大臣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2021·江苏常州·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
A.民族政权并立混战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成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二、填空题
20.(2021·江苏太仓·七年级期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 )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 )(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1.(2021·江苏江阴·七年级期末)________(朝代)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三、综合题
22.(2021·江苏赣榆·七年级期末)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坚定的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据材料甲、乙,分别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管理台湾地区的措施?
(2)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据材料丙,概括清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做斗争的史实?
(3)加强边疆治理巩固国家统一。据材料丁,概括清朝加强边疆治理秉承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在西南地区践行该理念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应采取的行动?
23.(2021·江苏靖江·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不仅是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广大人民的政治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材料二 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2)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A宣政院印 B会见五世达赖图 C唐蕃会盟碑
(3)据所学知识将上面三幅图片按时间排序(只写字母),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材料四 福建厦门的郑成功纪念馆
(4)这座纪念馆纪念的民族英雄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什么贡献?后来康熙帝为巩固海疆,针对该地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上所述,面对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统治者想要实现怎样的政治理想?
24.(2021·江苏灌云·七年级期末)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困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二:
(1)材料一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2)材料二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班禅?封号是什么?
(3)图二所示的铜炮是在哪次战争中使用的?之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哪些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最想说什么?
25.(2021·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历史上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和管辖台湾举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
材料二 2018年7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强调,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讲“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历史上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结合所学习历史知识列举两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并写出他们的事迹。
(2)材料二讲“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结合所学习历史知识回答:中国首次设置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什么?是在哪个朝代设置的?1684年清朝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台湾哪一年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你向民族英雄学习什么?
26.(2021·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清军首先攻破库车,叛军逃往阿克苏、乌什。两城酋长都关闭城门,拒不接纳,并派人迎接清军。清军不战而下两城,继续追击叛军。沿途村民扶老携幼迎接清军,争献牛酒果品。在清军的有力打击下,大小和卓慌忙西逃帕米尔。清军乘胜追击,叛军纷纷投降。大小和卓又逃往巴达克山,不久,被当地首领擒杀。
材料四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清廷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之外,清政府还设置了哪一重要机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材料三中领导人民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的是哪一位皇帝?
(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三所涉及的史实分别体现了材料四的什么观点?
27.(2021·江苏江阴·七年级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2)材料二中“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在与金的“战争状态”中,哪位汉族将领后来被人们尊崇和怀念?
材料三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8.(2021·江苏江都·七年级期末)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出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
(2)据材料二,指出“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请说出我国历史上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置了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9.(2021·江苏海州·七年级期末)方法是学习历史的钥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时间轴利于理清历史脉络。根据下列时间轴提供的信息,完成A、B、C三处空缺内容。归纳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2)识图利于定位历史空间。图一中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个地区?写出图二中清朝前期加强对这一地区及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各一例。概括由图一到图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图一:元朝疆域图(局部) 图二:清朝疆域简易示意图
(3)史料解读利于理解历史。材料甲中的“平等竞争机制”指什么制度?有何作用?材料乙中“我”是谁?根据此材料,概括“我”的主张。
30.(2021·江苏东海·七年级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为了加强对A、B两地的管理,这个朝代分别设置了哪个机构?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管理台湾的机构。
材料三: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31.(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各民族间的不断交融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嘻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为巩固辽阔的疆土,实施了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西藏分别做了什么努力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32.(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如下图)
——《明史》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二:在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出一位年轻将领来到东南沿海。他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与其他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材料二中的“一位年轻将领”指的是谁?你怎样评价他?
材料三:他下决心赶走占据台湾的侵略者,1661年,他亲率2.5万名兵将,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1662年,在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他下令发起强攻,侵略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中的“侵略者”来自哪个国家?后来清政府设置哪一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材料四:清初,西藏的宗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入京朝贺,受到当时的清朝皇帝隆重接见,并正式赐予他封号……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4)材料四中“当时的清朝皇帝”指的是谁?1727年在西藏设置的官职指的是什么?
33.(2021·江苏涟水·七年级期末)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执婿礼甚恭,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赫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入国学,习《诗》《书》。
——《新唐书 吐蕃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它反映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信息一:据史书记载,缔结A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信息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阙。
——岳飞
(2)根据信息一及所学回答“A”是指什么条约?信息二中的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名将,他曾统率岳家军抵抗哪一政权的入侵?
材料三:元灭南宋,再次统一中国,尤其是把原吐蕃地区,原大理地区和今黑龙江下游,外兴安岭以北的山兀者地区都纳入中央的统治之下。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了管理材料三中的“原吐蕃地区”设立了什么中央机构?清朝政府曾经设置了哪一机构监督该地的地方政务?
材料四:
(4)材料四为清朝疆域形势图,1689年在B地区中国曾经与哪一个国家签署了什么边界条约?
34.(2021·江苏徐州·七年级期末)西藏的治理
材料一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材料二 宋朝为了防御西夏的南侵,与吐蕃各部保持着长久的友好关系。在宋与吐蕃经济互助的过程中,宋朝给其部族民众大量土地,帮助他们发展农牧业,还派兵保护他们的耕作与收获,甚至招募部分藏民组成弓箭手,防御西夏。
——摘编自郭丽《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茶叶贸易》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西藏地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从不同角度说明宋朝与吐蕃各部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的原因。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中国历史》
(3)与唐、宋王朝相比,材料三中元朝对西藏的管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派官员进藏,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五世班禅圆寂后,西藏发生内乱,准噶尔部趁机入侵西藏。康熙五十九年,清军入藏击溃准噶尔军,稳定西藏局势。雍正五年,清廷始于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全权代表。乾隆时,改革西藏的政治,制定制度,日常政务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相商处理。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西藏章程》,明确规定西藏政治、财政、军事、外交等事务,均由驻藏大臣统筹办理,其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4)据材料四,从军事、政治角度,概括清朝在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并说明清朝对西藏的管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在边疆地区管理上的政治智慧。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题干“台湾……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反映了台湾很重要,一定要守住台湾。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符,隶属福建省。台湾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D正确;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A排除;郑成功围攻台湾达8个月之久,促使荷兰殖民者投降,B排除;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省,是光绪年间,C排除;故选D。
2.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1684年,清朝康熙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故A正确;台湾属于西南地区,故B错误;材料属于对于台湾地区的管理,不是闭关锁国政策,故C错误;表格还涉及明朝对于台湾地区管理,故D错误。综上故选A。
3.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富饶的台湾岛。1662年,荷兰侵略者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从1624-1662年,正好38年,故选B。
4.D
【详解】
试题分析:这首诗反应了郑成功的丰功在于赶走了外国侵略者,确保了宝岛台湾永在祖国版图。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强胡”是荷兰。故选D项。
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B。
6.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他是民族英雄,故A符合题意;文天祥抗元,康熙皇帝抗击沙俄侵略者,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详解】
根据“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故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友谊,排除A项;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B项;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C。
8.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管理台湾。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C正确;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A排除;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B排除;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D排除;故选C。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故C正确;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故A错误;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故B、D错误。综上答案C。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册封五世班禅的是康熙帝,A不符合题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帝,B不符合题意;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的是顺治帝,D不符合题意。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理,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1.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和关键词语“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有关的地区是新疆。故选项B符合题意;与台湾有关的是彭湖巡检司、台湾府,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与西藏有关的是驻藏大臣,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他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代表清政府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驻藏大臣,故A符合题意;军机处、伊犁将军、宣政院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驻藏大臣的相关史实。
1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清朝时确立了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并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故C正确;枢密院是军事机构,宣慰使司是元朝设立的地方管理机构,故排除A项;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故排除B项;清朝设立的噶厦,故排除D项。故选C。
14.C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详解】
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台湾府”清朝管辖台湾;“驻藏大臣”是清朝管辖西藏;“伊犁将军”是清朝管辖新疆的机构;因此题干信息分别反映的是元朝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提炼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清朝康熙皇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俄国侵略者;康熙时期,入藏平定准噶尔蒙古势力,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故①③正确,A符合题意;设军机处是雍正皇帝,故②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C
【详解】
依据题干“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伊犁将军是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A项不符合题意;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不是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B项不符合题意;驻藏大臣是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C项符合题意;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期设立的管理台湾的机构,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正确;在唐朝,还没有归属中央统辖,排除A;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各项事务,排除B;明朝在西藏没有设置驻藏大臣,排除C。故选D。
19.D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这一时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采取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具体措施。在西北,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在西南,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 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据题干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可知,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D项正确;清朝时期没有发生民族政权并立混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排除B项;制定“金瓶掣签制度”与抗击外国侵略成绩卓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0. 荷兰 台湾府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故①是荷兰,②是台湾府。
21. 元朝 驻藏大臣
【详解】
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分别填:元朝、驻藏大臣。
22.(1)历史事件: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举措:1683 年统一台湾;1684 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 年建立台湾省。
(2)贡献:建立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规模;史实: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理念:因俗而治(尊重民族差异);表现:)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行动:敢于同分裂祖国行为做斗争;不发表分裂祖国的言论;维护民族团结;提出科学管理措施等。
【详解】
(1)根据材料甲“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根据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郑成功写成荷兰殖民者的一封信,可知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根据所学知识,1683年统一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行省。
(2)据材料丙“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建立起 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城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 国疆城的规模。”可得出清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重要贡献:建立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根据材料丙“…….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城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 国疆城的规模。”可得出贡献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规模;根据所学知识,清政府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做斗争的史实有: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3)根据材料丁“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可概括出清朝加强边疆治理秉承因俗而治的理念。根据所学知识,清朝在西南地区践行因俗而治的表现: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敢于同分裂祖国行为做斗争;不发表分裂祖国的言论;维护民族团结;提出科学管理措施等。
23.(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蒙古行省制度
(3)CAB结盟、和亲、册封、设置机构直接管辖等(4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4)郑成功收复台湾出兵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5)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后王朝相继沿用,材料一认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的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元朝首创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宣政院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依据“会见五世达赖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依据“唐蕃会盟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蕃会盟碑”体现的是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三幅图片按时间排序是CAB。“唐蕃会盟碑”体现的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结盟,“会见五世达赖图”体现的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册封,“宣政院印”体现的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设置机构直接管辖。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还有和亲等方式。
(4)依据材料四的“郑成功纪念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康熙帝为巩固海疆,1683年出兵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综上所述,面对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统治者想要实现的政治理想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4.(1)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伊犁将军。
(2)达赖喇嘛。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3)雅克萨之战;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4)我国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企图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分析】
(1)
依据材料一的内容“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伊犁将军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的铜炮是在雅克萨之战中使用的。战后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企图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等。
【点睛】
25.(1)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清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
(2)澎湖巡检司;元朝;台湾府;1885年。
(3)维护国家统一;不怕牺牲;爱国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代表如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清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机构:清朝在1684年设置台湾府管辖台湾;时间:1885年,新疆正式设省。
(3)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维护国家统一;不怕牺牲;爱国精神等。
26.(1)抗击倭寇,保卫东南海防;郑成功收复台湾。
(2)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3)乾隆帝
(4)材料一体现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材料三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戚继光的主要历史贡献是抗击倭寇,抗击倭寇起到了保卫东南海防的作用;根据“荷兰军队投降图”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
(2)根据“达赖、班禅金印”和“金奔巴瓶”等信息可知清政府为加强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包括册封达赖、班禅;清政府还设置了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领导人民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乾隆帝。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一中抗击倭寇和收复台湾体现的都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材料三体现的则是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
27.(1)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
(2)北宋与辽、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岳飞。
(3)蒙古族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国。清朝则设立台湾府;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平定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辽阔。(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4)各民族团结友爱,平等相处,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可知,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是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还送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两族关系,反映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三次议和各政权形成了北宋与辽、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在与金的“战争状态”中,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是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岳飞后来被人们尊崇和怀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有:蒙古族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国。而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如设立台湾府;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平定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辽阔。
(4)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等。
28.(1)开明 文成公主入藏
(2)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清朝
(3)从俗从宜,从安其俗(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等)
驻藏大臣
(4)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可知,意思是自古以来都以汉族尊贵,看不起其他民族,只有我待他们一视同仁,所以各民族都视 为父母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他统治时期的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如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根据材料二“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和议”使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我国历史上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
(3)根据材料三“‘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的原则是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等。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所以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今天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9.(1)A:隋;B:辽;C 1368。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或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经济发展,尤其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文化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等)。(任意1点。)
(2)西藏。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任意1点)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任意1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强化。
(3)科举制。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等。(任意1点)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详解】
(1)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在581-618期间的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因此A处应是隋朝;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号为辽,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因此B处应是辽;明朝是在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的朝代,因此C处应是1368年。时代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较快,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科技文化较繁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等
(2)地区,根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以管理西藏、佛教等事务;措施,西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期,西藏的宗教领袖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等,后来西藏的宗教领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西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在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趋势,图一体现了元朝的疆域,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设宣政院的方式加强管理,图二体现了清朝疆域示意图,清朝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西藏、新疆、西北、东北等地区的管辖,因此图一至图二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强化的趋势。
(3)制度,根据材料“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以考试作为主要的选官员的标准,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因此材料中指的是科举制。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电费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中学风气的形成,并且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等。人物,根据材料“我朝罢相”结合所学可知,明初朱元璋时期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因此材料中的人物是朱元璋。主张,根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即位后,认为丞相乱政,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0.(1)元朝。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
(2)台湾府。
(3)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详解】
(1)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元代。A处是西藏,B处是台湾地区。为了加强对这两个地方的管理,元朝设置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2)根据“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可知清政府管理台湾的机构是设台湾府。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的措施包括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等。
31.(1)开放的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包。
(2)行省制。
(3)在新疆平定了噶尔丹叛乱;在西藏确立册封制度,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4)民族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胡麻饼样学京都” 说明少数民族学习唐朝的面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兼容并包;“唐朝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说明唐朝女子可以骑马。这些反映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因此材料反映出唐朝是开放的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包。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因此元朝为巩固辽阔的疆土,实施了行省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因此康熙帝在新疆平定了噶尔丹叛乱;在西藏确立册封制度,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等。
32.(1)宣扬国威;非洲东海岸到红海沿岸
(2)戚继光;伟大的民族英雄
(3)郑成功;荷兰;台湾府
(4)顺治;驻藏大臣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到红海沿岸。
(2)根据材料“……明王朝派出一位年轻将领来到东南沿海。他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戚继光抗倭,“一位年轻将领”指的是戚继光。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根据材料“他下决心赶走占据台湾的侵略者,1661年,他亲率2.5万名兵将,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郑成功。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4)根据材料“清初,西藏的宗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入京朝贺,受到当时的清朝皇帝隆重接见,并正式赐予他封号”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3.(1)文成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
(2)澶渊之盟;金(大金)
(3)宣政院;驻藏大臣
(4)沙俄;《尼布楚条约》
【分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可知,这体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这是开明的民族政策。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可知,这体现的是澶渊之盟;岳飞是打击金。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尤其是把原吐蕃地区,原大理地区和今黑龙江下游,外兴安岭以北的山兀者地区都纳入中央的统治之下”可知,设立宣政院;清朝政府曾经设置驻藏大臣管理它。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示意图可知,1689年,中国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34.(1)唐蕃和亲(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抵御西夏:经济互助。
(3)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平定准噶尔叛乱: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不断加强。
(5)因俗惩治;加强经济联系;军事与怀柔政策相结合;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宋朝为了防御西夏的南侵,与吐蕃各部保持着长久的友好关系”可知,宋朝与吐蕃各部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的原因是抵御西夏的进攻;据材料“在宋与吐蕃经济互助的过程中,宋朝给其部族民众大量土地,帮助他们发展农牧业,还派兵保护他们的耕作与收获”可知,宋朝与吐蕃各部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的原因是经济互助。
(3)依据所学可知,与唐、宋王朝相比,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依据材料四“……西藏发生内乱,准噶尔部趁机入侵西藏。康熙五十九年,清军入藏击溃准噶尔军,稳定西藏局势”可知,在军事上,清朝在西藏平定准噶尔叛乱;据材料“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派官员进藏,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五年,清廷始于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全权代表”可知,在政治上,清朝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这些都说明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不断加强的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探究可知,我国古代在边疆地区管理上的政治智慧是因俗惩治;加强经济联系;军事与怀柔政策相结合;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