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2 变阻器(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2 变阻器(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3 18: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 阻 器(第1课时)
一、教材 江苏科技版物理9年级上册第14章第二节《变阻器》
二、学生情况: 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中等偏下;能够较为准确地按要求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掌握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能正确地使用电流表,并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及定性关系,了解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思想。
三、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知道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常见的变阻器;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四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知道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涵义、电路连接要求;了解滑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异同,知道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四接线柱滑动变阻器在作为“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作用”使用时的正确接法、变阻规律,理解“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端”这一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滑动变阻器,能根据电路中电流变化要求连接及调节滑动变阻器,能正确地排除相关的电路故障;
能正确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电路中电流大小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的理解;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对利用改变材料、改变横截面积、改变长度来改变电阻等思路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的变阻器的设计思想,体验创新设计的一般思路;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索交流归纳总结出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正确接法、变阻规律,学习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变化情况及由此引起的电路中电流大小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交流合作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变阻器的设计过程,体验科学发明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强烈向往;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爱护器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交流合作的科学态度;增进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增强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四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正确接法、变阻规律;
3、正确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变化情况及由此引起的电路中电流大小变化情况;
五、教学难点
1、正确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变化情况及由此引起的电路中电流大小变化情况;
2、正确地使用滑动变阻器,能根据电路中电流变化要求连接及调节滑动变阻器,能正确地排除相关的电路故障;
六、教学用具
直流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金属丝(电阻丝)、演示电表、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四接线柱)、电阻箱、电位器;档位式调光台灯、无极式调光台灯;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铅笔芯、滑动变阻器、学生用直流电流表、电阻箱。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知道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常见的变阻器;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2、了解的变阻器的设计思想,体验创新设计的一般思路; 3、了解滑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复习提问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电阻的认识。 1、教师提问。2、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1、学生回忆、思考。2、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1…… 学生代表2…… 学生代表3……
二、引 入调光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活电器,它是靠简单的操作改变通过灯丝中的电流大小来实现调节灯泡的发光亮度。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就实验活动,了解调光灯的电路实现原理,学习一种重要的电学仪器 —— 变阻器。 教师简要展示档位式及无极调光台灯工作,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学生观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
三、新课学习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⑴ 间断性跳跃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原理及常用方法:①跳跃式改变电压:适当调节电源输出电压旋钮;适当改变串联的干电池节数;②跳跃式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电源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在电路中换接不同的导体(长度不同、粗细不同、材料不同);或将同一根导体,用导线夹选择不同的长度接入电路;⑵ 连续性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原理及操作实现方法:保持电源输出电压不变,连续性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将一根导体接入电路,用导线夹在导体上逐渐滑动,改变该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这种方法也是最为简单实用的。2、用铅笔芯(或电阻丝)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⑴实验现象: 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逐渐增长,电路中电流逐渐变小;灯泡逐渐变暗;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逐渐减短,电路中电流逐渐增大;灯泡发光亮度逐渐增强;⑵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直接原因:改变了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本质原因:在电源输出电压保持不变时,改变了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⑶规律总结: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即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导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逐渐增大,电流中电流逐渐减小。⑷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实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3、变阻器⑴常见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⑵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简单操作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⑶变阻器的电路符号:①滑动变阻器 ;②电阻箱 ;⑷四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⑸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串联接入电路,移动滑片P,可实现改变与之串联的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1、师:要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呢?请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结合自己需要的器材一边操作展示一边说明自己的方法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实验情景讨论、思考。⑴自己的这种方法能否实现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目的?⑵自己这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的依据物理依据是什么?⑶在自己的这种方法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能否连续性的变化?⑷如果要连续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最为简便实用?2、师:引导学生实施实验、把握分析方向;⑴提醒学生:实验时注意实验操作要“稳”、导线夹移动速度适中,仔细记录电路中电流变化及灯泡亮度变化规律;⑵“用铅笔芯(或电阻丝)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本质原因是什么?。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发生改变,并非导体自身的长度发生改变;是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发生改变,并非导体自身的电阻大小发生改变;⑶师:引导学生理解本实验的原理。“用一句话概括本实验的中电阻变化与电流变化间的关系。” 师:点评。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变阻器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⑴①师:将上述活动中涉及的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思路加以引申,即可以设计一种能方便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实用器件。大家各抒己见,该怎么实现呢? ②教师点评,表扬鼓励有创见的学生。③师:变阻器常采用坚固、韧性好的特殊金属导体(或其它导体)作为基本材料来制作。④出示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各种变阻器,并作简要介绍。⑵教师点评4、⑴简要介绍变阻器的电路符号、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⑵演示实验:两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师将两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1、[活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⑴组内讨论、交流。 向同组同学展示实验操作并解说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及这种方法的物理知识依据。⑵学生代表1展示操作并解说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及其依据。学生代表2展示不同的操作并解说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及其依据。学生代表3展示操作并解说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及其依据。⑶、讨论:如果要连续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最为简便实用?①组内讨论、交流②学生代表发言2、[活动]学生实验探究:用铅笔芯(或电阻丝)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⑴阅读教材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方法、观察对象;⑵分组实验探究,记录现象;⑶讨论分析、交流;①该实验中电流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②该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本质原因是什么?⑷学生代表发言;⑸学生评价;⑹用一句话概括本实验的中电阻变化与电流变化间的关系。学生思考;学生发言。3、[活动]尝试设计变阻器。⑴讨论思路:上述实验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a怎样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哪种操作更为简便、实用?b选择变阻材料时要注意什么?①学生讨论;②学生代表发言;⑵思考:根据前述实验活动及讨论,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①学生思考;②学生代表发言;4、[活动]观察、了解变阻器。⑴观察实验桌上的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了解其基本构造。⑵观察两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观察演示实验,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四、课堂练习 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有哪些思路可以实现? 2、怎样可以方便的连续性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3、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导线夹M逐渐远离N时,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电路中电流 ,灯泡亮度 。 多媒体投影课堂练习题。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学生练习①学生发言。②学生评价。
五、小 结1、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P改变导体(电阻丝)接入电路中长度,来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实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变化。2、变阻器的设计思想简单、实用,但离不开电阻等相关物理知识及实验的支撑,认真体会这一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课时评估”1.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清楚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回忆巩固本节学习知识。投影本课时学习目标。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 学生回忆、发言。
六、作业1、预习 第二课时P89~P91《学习滑动变阻器》;2、完成练习册本节相关练习。3、回家找一个收音机,打开后盖,寻找电位器并尝试调节。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