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与流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常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的是( )
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2.电器产品的底座材料选取时,一般需要考虑( )
A.绝缘性能 B.防晒性能 C.透气性能 D.速干性能
3.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零件(厚度为5 mm)。用厚度为5 mm的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加工工艺中,工具选择不合理的是( )
A.划线:划针、划规、钢直尺 B.钻孔:麻花钻、平口钳
C.锯割:手锯、钢丝锯、台虎钳 D.锉削:毛刷、钢丝刷、锉刀
4.下列操作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
A.套丝 B.推锉法 C.远起锯 D.冲眼
5.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构件。用长为40 mm、宽为30 mm、厚为2 mm的铝板加工该构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划线时,可能用到的划线工具有划针、钢直尺、划规、样冲
B.正常锯割时,应该用拇指顶住锯条,防止锯条滑移
C.加工下端圆弧时,可采用先钻孔后锯割的方式以提高加工效率
D.钻孔时应采用平口钳进行夹持
6.手工将一块矩形钢板加工成右图所示的连接片,以下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
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倒角→弯折
B.划线→弯折→钻孔→倒角→锯割→锉削
C.划线→钻孔→倒角→弯折→锉削→锯割
D.划线→锉削→弯折→锯割→钻孔→倒角
7.图中的长条桌由支架与桌板组成,支架由桌腿、横杆、支撑杆、握把四部分组成,其中桌腿和横杆均为30 mm×30 mm的方木条,支撑杆为2 mm厚的扁钢。现在需要重新设计支撑杆,实现不用时桌腿可向内折叠。支撑杆与横杆的连接,适合采用的连接件是( )
A.自攻螺钉 B.紧定螺钉 C.膨胀螺栓 D.圆柱销
8.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中的零件。他准备用大小合适的薄钢板加工图示零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钻孔时应用平口钳夹持
B.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C.在锯割时为避免工件变形,应将钢板夹在两片薄木板之间一同锯割
D.锉削时应以直锉法为主,用圆锉锉削外轮廓
9.如图,这是某制药厂头孢A的生产工艺流程。下列关于该工艺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水和脱色是串行工序
B.7 ADCA.AMG、混酐和7 ADCA是并行环节
C.干燥和过筛的时序不能颠倒
D.为节约成本,可以把过滤和过筛合并
10.图甲是一机械臂结构零件示意图,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组装成乙图所示的机械臂。该机械臂的组装需要经历以下环节:①将拉杆穿过底座上的孔;②连接拉杆和连杆;③将夹持手安装到底座上;④连接连杆与夹持手。请分析该机械臂的结构和装配工艺,以下选项中最不合理的流程为( )
甲 乙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8分,第13题6分,共20分)
11.图a中的榫接结构,由木条①和木条②组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a 图b
(1)图b为木条①的立体图及其三视图,补全三视图所缺的两条线。
(2)木条②的立体图应该是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 B. C. D.
(3)加工木条①需要的工具是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 B. C. D.
12.小明的爸爸是钓鱼爱好者,在网上购买了图a所示的渔竿支架,夹持到河边的栏杆后,发现压头与栏杆的接触面较小(图b所示),导致夹持不稳定,尤其在圆钢管栏杆上很难夹住。小明决定对渔竿支架的压头进行改进设计,课余时间借用通用技术实践室进行加工。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首先进行了设计分析,提出了下列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有足够的强度
B.防止锈蚀
C.压头的安装结构要与螺杆头部结构相适应
D.压头拆卸方便
E.利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现有的设备和工具能加工出来
F.利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现有的材料加工
(2)小明参考机床夹具手册,设计了图c所示的活动压头,两个压块可在压块架上摆动,不同形状的栏杆都能可靠压紧。该设计符合设计的____(在“A.技术规范原则;B.实用原则;C.经济原则”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3)小明用大小合适、表面平整的厚钢板制作压块架,合理的加工流程为A→___→____→____(在“A.划线;B.锯割;C.锉削;D.钻孔”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13.下图是螺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作为顶举件支持重物。该机构的装配需要以下环节:A.将螺杆旋入螺套中;B.在螺杆的头部装上顶帽;C.将螺套装入底座中;D.将绞杆插入螺杆的孔中;E.将两只M6×16的螺钉拧入顶帽的螺孔中,锁紧固定顶帽;F.在螺杆的尾端装上挡板,并用M8×20的沉头螺钉拧紧;G.将两只M8×20的螺钉拧入底座的螺孔中,锁紧螺套。
合理的装配流程为C→G→__ __→__ __→B→____→D(在“________”处填写装配环节的序号)。工艺与流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常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的是( B )
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解析 草模是设计的初期阶段,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的模型。
2.电器产品的底座材料选取时,一般需要考虑( A )
A.绝缘性能 B.防晒性能 C.透气性能 D.速干性能
3.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零件(厚度为5 mm)。用厚度为5 mm的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加工工艺中,工具选择不合理的是( C )
A.划线:划针、划规、钢直尺 B.钻孔:麻花钻、平口钳
C.锯割:手锯、钢丝锯、台虎钳 D.锉削:毛刷、钢丝刷、锉刀
解析 有凸弧面,故需要划规;5 mm的钢板可用平口钳夹持;加工材料为5 mm的钢板,锯割时不能使用钢丝锯;锉削时用钢丝刷刷去锉刀上的屑,毛刷刷去工件表面上的屑,选项C错误。
4.下列操作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A )
A.套丝 B.推锉法 C.远起锯 D.冲眼
解析 选项A是攻丝,选项错误。
5.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构件。用长为40 mm、宽为30 mm、厚为2 mm的铝板加工该构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划线时,可能用到的划线工具有划针、钢直尺、划规、样冲
B.正常锯割时,应该用拇指顶住锯条,防止锯条滑移
C.加工下端圆弧时,可采用先钻孔后锯割的方式以提高加工效率
D.钻孔时应采用平口钳进行夹持
解析 选项B:起锯时,应用大拇指挡住锯条,防止锯条滑移,选项错误;选项C:钻孔应钻完整的孔,而该工件形体轮廓恰好为40 mm×30 mm×2 mm,不适宜用先钻孔后锯割的方式,可先钻小孔后锉削或直接锉削,选项错误;选项D:薄钢板宜用手钳夹持,选项错误。
6.手工将一块矩形钢板加工成右图所示的连接片,以下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A )
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倒角→弯折
B.划线→弯折→钻孔→倒角→锯割→锉削
C.划线→钻孔→倒角→弯折→锉削→锯割
D.划线→锉削→弯折→锯割→钻孔→倒角
解析 在制作本工件时,一般划线后锯割;锯割后进行锉削;钻孔后再倒角;倒角后再弯折,如果弯折后再钻孔,将会十分不方便。因此选A。倒角,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械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孔口倒角:主要是在机械加工的孔口做一个一定长度的斜坡。
7.图中的长条桌由支架与桌板组成,支架由桌腿、横杆、支撑杆、握把四部分组成,其中桌腿和横杆均为30 mm×30 mm的方木条,支撑杆为2 mm厚的扁钢。现在需要重新设计支撑杆,实现不用时桌腿可向内折叠。支撑杆与横杆的连接,适合采用的连接件是( D )
A.自攻螺钉 B.紧定螺钉 C.膨胀螺栓 D.圆柱销
解析 桌腿可为折叠,需要采用铰连接,选项D符合要求。
8.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下图中的零件。他准备用大小合适的薄钢板加工图示零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钻孔时应用平口钳夹持
B.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C.在锯割时为避免工件变形,应将钢板夹在两片薄木板之间一同锯割
D.锉削时应以直锉法为主,用圆锉锉削外轮廓
解析 选项A:薄钢板宜用手钳夹持,选项错误;选项B:正确流程应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选项错误;选项D:不是凹弧面,不能用圆锉锉外轮廓,选项错误。
9.如图,这是某制药厂头孢A的生产工艺流程。下列关于该工艺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C )
A.氨水和脱色是串行工序
B.7 ADCA.AMG、混酐和7 ADCA是并行环节
C.干燥和过筛的时序不能颠倒
D.为节约成本,可以把过滤和过筛合并
解析 选项A:氨水和脱色是并行工序,选项错误;选项B:7 ADCA.AMG和7 ADCA是串行,7 ADCA和混酐是并行,选项错误;选项D:过滤和过筛不一样,且不同环节,不能合并,选项错误。
10.图甲是一机械臂结构零件示意图,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组装成乙图所示的机械臂。该机械臂的组装需要经历以下环节:①将拉杆穿过底座上的孔;②连接拉杆和连杆;③将夹持手安装到底座上;④连接连杆与夹持手。请分析该机械臂的结构和装配工艺,以下选项中最不合理的流程为( B )
甲 乙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解析 需将拉杆穿过底座上的孔,再与连杆连接,选项B不合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8分,第13题6分,共20分)
11.图a中的榫接结构,由木条①和木条②组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a 图b
(1)图b为木条①的立体图及其三视图,补全三视图所缺的两条线。
(2)木条②的立体图应该是__D(2分)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 B. C. D.
(3)加工木条①需要的工具是__ABC(2分)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 B. C. D.
答案 (1) (2分)
解析 (1)根据立体图,按投影规则进行补线。(2)需要选择两边平行的构件。(3)材料是木材,不需要金工工具台钻;合理的加工流程:画线→锯割→凿→锉削。
12.小明的爸爸是钓鱼爱好者,在网上购买了图a所示的渔竿支架,夹持到河边的栏杆后,发现压头与栏杆的接触面较小(图b所示),导致夹持不稳定,尤其在圆钢管栏杆上很难夹住。小明决定对渔竿支架的压头进行改进设计,课余时间借用通用技术实践室进行加工。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首先进行了设计分析,提出了下列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__D(2分)__、__F(2分)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A.有足够的强度
B.防止锈蚀
C.压头的安装结构要与螺杆头部结构相适应
D.压头拆卸方便
E.利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现有的设备和工具能加工出来
F.利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现有的材料加工
(2)小明参考机床夹具手册,设计了图c所示的活动压头,两个压块可在压块架上摆动,不同形状的栏杆都能可靠压紧。该设计符合设计的__B(1分)__(在“A.技术规范原则;B.实用原则;C.经济原则”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3)小明用大小合适、表面平整的厚钢板制作压块架,合理的加工流程为A→(1分)__D__→__B(1分)__→__C(1分)__(在“A.划线;B.锯割;C.锉削;D.钻孔”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________”处)。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设计分析、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加工工艺。
(1)压头不需要拆卸,只需要旋松;实践室中的材料不能满足设计使用。(2)多种功能体现了设计的实用原则。(3)有类腰形槽,需要先钻孔,再锯割和锉削。
13.下图是螺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作为顶举件支持重物。该机构的装配需要以下环节:A.将螺杆旋入螺套中;B.在螺杆的头部装上顶帽;C.将螺套装入底座中;D.将绞杆插入螺杆的孔中;E.将两只M6×16的螺钉拧入顶帽的螺孔中,锁紧固定顶帽;F.在螺杆的尾端装上挡板,并用M8×20的沉头螺钉拧紧;G.将两只M8×20的螺钉拧入底座的螺孔中,锁紧螺套。
合理的装配流程为C→G→__A(2分) __→__F(2分) __→B→__E(2分)__→D(在“________”处填写装配环节的序号)。
解析 安装装配流程时,应该注意观察安装分解图上各个环节的联系,分清各部分的功能和主次关系,依据先内后外、先低后高等原则进行安装。从题干和选项中可以知道,还有A、F、E没有装配,根据已经装配好的信息去完成安装。易错点是A和F的顺序,挡板的作用应该是防止螺杆从螺套中滑出,所以这个挡板的直径肯定比螺杆直径大,且底座下面应该是空心的,这里的螺套比较短,螺杆较长,螺杆应在螺套中上下转动,故先A后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