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16:3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读一首好诗,就是聆听一百美妙的旋律;读一百好诗,就是欣赏一幅悦目的图画;读一首好诗,就是与一位艺术家交心换心。当我们面前摆着一首诗歌,在丝竹管弦的萦绕中,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忽然间,这世间只剩下自己与诗人。相互间,只脉脉地用目光交流。那流淌在空气中的、幻化出的──七彩烟波,真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们在一曲多声部的交响乐中,吟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
舒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其间开始写作,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这首诗获得了中国作协“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文革”批斗会
(1)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2)朦胧诗的特点:
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虑”的现实,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关于朦胧诗
干瘪(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簇新( )
驳船( ) 稻穗( ) 熏黑( )
biě

pēi
wǎng
suì
fēi

qiàn


xūn
suì
字音字形
疲惫:极度疲劳。
隧洞:山中或地下凿的通道。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干瘪:干枯收缩,不丰满。
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
纤绳:用于拉船的绳索。
簇新:极新,全新。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伤痕累累: 形容所受的创伤很多。
迷惘:迷惑、失意的样子。
词语释义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干瘪的稻穗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 蜗行摸索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是失修的路基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是淤滩上的驳船
——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祖国啊!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祖国啊!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去取得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你的富饶
你的自由
你的荣光
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节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结合修饰语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朗读第一节
意象
诗人写诗时,常常用物承载自己的感情,这个承载了感情的物就是意象。
“意”就是作者的情感意象,“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象: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
水车
矿灯
稻穗
路基
驳船
意象

摸索
前进
修饰语
破旧的
熏黑的
干瘪的
失修的
淤滩上的
这一组意象作用:象征祖国饱经风雨、经历漫长岁月,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感情:
语调:
苦难深重
贫穷落后
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写历史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是什么意思?
朗读第二节
飞天 花朵
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
“飞天”袖间的“花朵”,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未落到地面”,代表祈愿还没变成现实。
感情:
语调:
痛苦中带着希望
舒缓、凝重
写历史
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人帮”的覆灭,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四个现代化在逐步展开,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在逐步实现。
第三节诗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节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结合修饰语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朗读第三节
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意象
修饰语
簇新的
古莲的
挂着眼泪的
新刷出的雪白的
绯红的
感情:
语调:
摆脱束缚
蒸蒸日上
欣喜、亢奋
高昂、明快
这一组意象作用:显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千年古国又开始了新生。
写现在
“十亿分之一”,为什么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朗读第四节
十亿分子一
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血肉之躯
第四节选取了哪些意象?
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说明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明我和祖国融为一体。
按理说,诗到了结尾,诗人的情感总是达到最高潮的!那么在第四小节中,诗人表达自己哪些强烈的情感呢?
感恩之情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报答之情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高昂、有激情
语调:
“我”的宣言
强烈的感情
概括各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反复咏唱
感情逐层加深
写作手法:
祖国啊:
祖国啊:
祖国啊:
祖国啊:
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穷和落后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喊
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的欣喜的呼喊
诗人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
“祖国啊”在诗中反复出现,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我”不仅指诗人,也代表着与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主 旨
诗人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一、多用排比、比喻。
排比,加强了语言的力度,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比喻,把祖国比成母亲,诗人与祖国母亲血肉相连的关系被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二、诗以第一人称写成,诗中的“我是你… ” ( “我是…” )句式反复出现,将“我”与“你(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福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有历史使命。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贫困
悲哀
痛苦的希望
未落地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你“我”血肉相连
从“我”这取得:
富饶、荣光、自由
四个意象群
贫困、落后的祖国
历史
重写实
痛苦、追求的祖国
历史
重精神
新生、希望的祖国
现在
养育、献身的祖国
自我的奉献
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抒发悲哀低沉之情
抒发欣喜高昂之情
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有许多意象,下面就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把它写出来,每人仿写一句话。
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 北岛《白日梦》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北岛《回答》
与所有刀客一样,走不出黑暗的人,最终,都会倒在自
己的刀下。 —— 牧野《刀客》
不是所有在阳光下的,都阳光/也不是所有在黑暗中的,
都黑暗。 —— 牧野《阳光下的假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
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爱国名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爱国高于一切。——肖邦
1、尽情发挥,自由续诗。
(1)我是干瘪的稻穗, 。
(2)我是失修的路基, 。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
(4)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蓄积了千年的生机就要萌发
只等待发令枪响奋勇冲刺
那里盛满了幸福的向往
2、将下列意象按其象征意义进行归类。(只填选项)
意象: A. 破旧的老水车 B. 熏黑的矿灯 C. 干瘪的稻穗 D. 失修的路基 E. 雪白的起跑线 F.绯红的黎明 G.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H.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象征意义:
(1)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
(2)祖国长期以来贫穷与落后的状态: 。
(3)人民心中渺茫、难以实现而又从未消失的对未来幸福的希望: 。
E F G
ABCD
H
2、每节诗的后面都有一句共同的话:
—— 祖国啊!
各节中的“祖国”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贫困的、多灾多难的祖国; 
第二节:悲哀的、不懈追求的祖国; 
第三节:希望的、正在中兴的祖国; 
第四节:养育了自己,决心为之献身的祖国。 
4、对第三诗节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笼挺然而出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争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C
5、 对下述诗节及诗中词语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节选取“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意象,从农、工、交通各侧面入手,全方位概括出祖国长期落后和贫穷的情景,字里行间浸润着诗人的忧患意识。
B.第2节,“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一句抒情明白地宣布:祖国、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昔日的希望太渺茫,太象“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绚丽迷人,却未曾飘落人间。这里诗句明显地流泻出的是惋惜和无奈。
C.第3节,诗人选取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诸如“簇新”、“胚芽”、“笑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尤其是运用了“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这一创造性的比喻,更预示了祖国的新生。
D.第4节,诗篇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祖国与儿女的哺育和赡养的血肉关系。诗人动情地写道:母亲曾用伤痕累累的乳房养育了儿女,那么,经历国迷惘、深思、直到沸腾的儿女,理应以富饶、荣光、自由报答母亲。
B
6、下面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草成于1976年,发表于1979年。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诗篇特殊沉重的历史感。诗中意象“迷惘——深思——沸腾”,真实地反映出祖国在艰难曲折前进中的轨迹。
B 统观诗篇的情调,先抑后扬,体现出舒缓→急促,低沉→高亢的心路历程。诗近尾声时,诗情沸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热望喷吐而出。
C 通篇以“你”来呼唤祖国。这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儿女同祖国的距离,既便于诗人“面对面”地表露心迹,也易使读者感受到“祖国”并非虚幻的词语,而是就在面前的实体。
D 诗人对物象的选择,对意象的塑造,富有独创性与新颖性。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起跑线、血肉之躯等事物,不为常人所关注,诗人却从它们身上发现了美,入诗后更富有特殊的审美情趣。
D
7、诗歌借助意象抒情,对第一节诗的意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当作祖国的“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B .用“物我”交融的表现手法,表达祖国的一切就是我的一切。
C.这些意象从不同的角度象征祖国几百年来的衰弱、疲惫、贫困、落后与步履艰难。
D.借助五个冷色调的意象,隐曲含蓄地发现了诗人对民族苦难的感受。
A
感谢收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