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罗布泊能否再生?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
“地球之耳”
材料1:
罗布泊湖水面积历史上曾达5350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中有多条河流汇聚于此,孕育了闻名中外的楼兰古国。
枯死的胡杨
遍地的盐壳
大家看这张图片,图中的水体以什么形式存在?在什么位置?
大气水
湖泊
植物
形式:固态、液态、气态
分布:海洋、陆地、大气之中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构成了水圈。
罗布泊中的水哪里来?为什么能够“冬夏不增减”?
材料2:
《汉书·西域传上》记载了罗布泊当年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罗布泊
义乌江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1.想一想,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2.理一理,哪个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3.思一思,海洋上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陆地上呢?
4.猜一猜,如何判断一条河流是否参与海陆间循环?
材料4:罗布泊丰富的钾盐矿形成过程:上游河流流域的含钾岩石受外力破碎分解,钾盐溶于水随径流汇集到罗布泊,钾盐再随地表水下渗,使得地下水中的钾盐不断积累。
材料3:历史上的罗布泊气候宜人,水草丰美,光热资源丰富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世界闻名的楼兰古城。而现在的罗布泊是我国最干旱的一角。年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冬天气温一般在-20℃,夏天则极端炎热。
依据图文材料,说明水循环对罗布泊的地理环境(水量、气候、盐分、地形)有什么影响?
材料2:《汉书·西域传上》记载了罗布泊当年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材料5:
罗布泊广而不深;深居内陆,年降水量稀少但蒸发量极大。
材料6: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人口涌入新疆进行建设,塔里木河、孔雀河两岸人口剧增,农牧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激增,上中游修建大量大坝、水库,砍伐植被,此后,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逐渐断流,1962年湖水面积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2年,罗布泊彻底干涸。从此,罗布泊成为“死亡之海”。
1.从这两个材料大家总结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4:
罗布泊广而不深;深居内陆,年降水量稀少但蒸发量极大。
材料5: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人口涌入新疆进行建设,塔里木河、孔雀河两岸人口剧增,农牧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激增,上中游修建大量大坝、水库,砍伐植被,此后,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逐渐断流,1962年湖水面积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2年,罗布泊彻底干涸。从此,罗布泊成为“死亡之海”。
2.大量砍伐树木会给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树木蒸腾 ,下渗 ,地下径流 ,短期内地表径流 。长期来看,降水 ,地表径流 ,气候变干旱,自然地理环境恶化。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多
减少
减少
罗布泊能否再生?
咸海的变迁
[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链接高考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
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链接高考
[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链接高考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完成下题。
甲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A.乙河平均水位下降 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
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 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