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3 21: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目录
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河流的补给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陆地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土壤水
地球上的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1
河水
1
浅层地下水
2
深层地下水
2
湖泊水
3
沼泽水
4
冰川水
5
生物水
陆地水因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还有少量地下水是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
二、河流的补给
常见河流的补给方式
A
大气降水
(雨水)补给
B
冰川
融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E
地下水补给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因降水形式、储水方式、水流路径的不同,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
河流的补给形式:雨水补给
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
汛期:雨季
特点: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1. 读图 4-4,说明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变化与流域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长江、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长,降水量多,因而它们的径流量大,夏汛长;
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短(集中7、8月),降水量少,因而它们的流量小,夏汛短;松花江还存在因冬春季节降雪,春季融雪补给河流而出现春汛。
2. 若分布于下列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试判断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 季节变化特点
河流的补给形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一般是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特点:连续性和日变化。
影响因素: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
分布:我国东北地区
1. 有人认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 0 ℃且有降雪,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一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
2. 比较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指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的是哪一个地区,并解释原因;山区与平原相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是提前还是滞后,为什么?
该观点不准确。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仅需要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且有降雪,还需要春季气温回升时能达到积雪可融化的温度,否则积雪不融化,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因为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且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春汛;并且夏季降水比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少,雨水补给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山区季节性积雷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因为在山区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受地形的影响,气温较平原低,且阳坡与阴坡积雪融化不同步,致使山区积雪融化面积比平原的、融化速度比平原的慢。
冰川融水补给是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河流的补给形式:冰川融水补给
从多年平均来看,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
在降水较少的年份,晴天较多,气温较高,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多;相反,在多阴雨天的年份,热量相对较少,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
河流的补给形式:冰川融水补给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东西长约 1 000 千米,南北宽数千米至 100 多千米,平均海拔 1 000~1 500 米。因位于黄河以西,南北有山脉夹峙,故名。河西走廊多沙漠、戈壁,绿洲农牧业较为发达。兰新铁路经过境内,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及中亚、西亚的要道。
1. 读图 4-6,描述河流的分布状况,分析其主要补给类型、径流量年变化特征。
2. 为什么我国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3.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异同?为什么?
4. 冰川融水性洪灾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通常其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1.读上图,描述河流的分布状况,分析其主要补给类型、径流量年变化特征。
河流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多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流量大,为夏汛。
2.为什么我国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异同?为什么?
4.冰川融水性洪灾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通常其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2.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雨水对河流补给少。西部地区山地较高,存在山地冰川,夏季温度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形成汛期。
3.相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都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河流形成夏汛。
4.主要发生在夏季。若夏季(7、8月份)出现较强的高温天气过程,高空0℃层高度迅速抬升,高山积雪或冰川快速融化,形成河流洪水。
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型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当湖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河流的补给形式: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联系
湖泊接纳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能暂时储存起来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的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
调节作用
人工湖泊——水库
人工湖泊——水库, 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小,
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
读图 4-7 至图 4-10,完成相关任务。
1. 鄱阳湖汛期、枯水期各在什么季节?分析不同季节鄱阳湖水源补给情况,以及湖面大小与水流特征。
2. 倘若鄱阳湖不存在,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与现在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 归纳湖泊规模、所在位置(河流上、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的影响。
1.鄱阳湖汛期为夏季,枯水期在冬季。夏季鄱阳湖水源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大气降水和长江水,此时鄱阳湖湖面大,水流从长江流入鄱阳湖。冬季鄱阳湖水源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地下水,此时鄱阳湖湖面小,水流从鄱阳湖流向长江。
河流的补给形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
河流和地下水也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形式:雨水补给
河流的补给形式:冰川融水补给
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倘若鄱阳湖不存在,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与现在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因位于黄河以西,南北有山脉夹峙,故名。
为什么我国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补给
地球上的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不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
读图 4-7 至图 4-10,完成相关任务。
河流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多为内流河。
读图 4-7 至图 4-10,完成相关任务。
2. 倘若鄱阳湖不存在,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与现在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 归纳湖泊规模、所在位置(河流上、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的影响。
2.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会比现在变化幅度大。
3.湖泊规模越大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越明显。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较小(主要起到补给作用),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较大。
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补给
我国冬季降水稀少,许多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根据地下水补给的情况,可分为深层地下水补给和浅层地下水补给。深层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受外界影响小,水量只有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不明显。浅层地下水补给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补给
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联系
河流和地下水也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丰水期
当河流涨水时
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存地下
地下
水位
当河流水位下降
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
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枯水期
地下
水位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汨罗江流经湘东北,长 250 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1. 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2. 汨罗江流域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天气,但河流不会断流。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1~2题。
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