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3 08: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下列每个选项的两个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
A. B.
C. D.
2.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3.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10,BC=8,则tanB的值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度是1:2,堤高BC=4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
A.8m B.16m C.4m D.4m
5.如图,直线m,n被一组平行线所截,交点分别为点A,B,C,及点D,E,F,如果DE=2,DF=5,BC=4,则AB的长为(  )
A. B. C.2 D.6
6.如图,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活动中,小达同学在脚下放了一面镜子,然后向后退,直到他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部.若眼睛距离地面AB=1.5米,同时量得BC=2米,CD=10米,则旗杆高度DE为(  )
A.7.5米 B.米 C.7米 D.9.5米
7.为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某环保公司第一个月投放a个垃圾桶,计划第三个月投放垃圾桶y个,设该公司第二、三两个月投放垃圾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A.y=a(1+x)2 B.y=a(1﹣x)2 C.y=(1﹣x)2+a D.y=x2+a
8.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的有(  )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若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0的根的情况为(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0.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BE=5cm
B.cos∠ABE=
C.当0<t≤5时,
D.当秒时,△ABE∽△QB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如图,线段AB=100cm,若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PA>PB),则线段PB=   cm.(结果保留根号)
1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osC=,AB=10,AC=6,则BC的长为   .
13.如图是8个台阶的示意图,每个台阶的高和宽分别是1和2,每个台阶凸出的角的顶点记作Tm(m为1﹣8的整数).函数y=(x<0)的图象为曲线L.若L过点T4,则它必定还过另一点Tm,则m=   .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连接AE,EF.已知AB=2,BC=7,BE=5.
(1)tan∠DAE=   ;
(2)若EF⊥AE交AD于点F,则FD的长度为    .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tan60°﹣(4﹣π)0+2cos30°+()﹣1.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3),B(4,1),C(1,1).
(1)画出△ABC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A1B1C1;
(2)在网格内以点O为位似中心,使△ABC与△A2B2C2的位似比为1:2,请画出△A2B2C2.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AB=4,AD=2,∠DAC=∠B,如果△ABD的面积为15.
(1)求证:△DAC∽△ABC;
(2)求△ACD的面积.
18.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1),B(1,n)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是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的一部分,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a(x+1)2+4=0的解是    ;
(2)确定a的值;
(3)设抛物线的顶点是P,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B,试求△PAB的面积.
20.2021年3月23日,中国台湾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为发生搁浅事故,造成超过400多艘货船滞留,对埃及和全球贸易造成巨大损失.“长赐号”船身呈长方形,如图所示,长BC=400米,宽CD=60米,船身和河岸的夹角∠BCP=30°.河岸MN∥PQ,求河岸MN与PQ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用一段30米长的篱笆围出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米.设平行于墙的边长AB为x米,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1)AD=   (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已知点M(﹣3,m),N(1,m)在抛物线C1:y=x2+bx+3的图象上,把C1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2.
(1)求b的值以及抛物线C2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a,﹣6)能否在抛物线C2上?若能,请求出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点A(m,y1),B(n,y2)都在抛物线C2上,且m<n,比较y1,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高,过点D作DF⊥AB,垂足为F,FD交BE于M,FD、AC的延长线交于点N.
(1)求证:△BFM∽△NFA;
(2)求证:DF2=FM FN;
(3)若AC=BC,DN=12,ME:EN=1:2,求线段AC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下列每个选项的两个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A.形状相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形状相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形状相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形状不相同,不符合相似形的定义,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表示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解:∵=,
∴设a=3x,b=2x,
故==.
故选:C.
3.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10,BC=8,则tanB的值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tanB=,代入求出答案即可.
解:由勾股定理得:AC===6,
则tanB===,
故选:C.
4.如图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度是1:2,堤高BC=4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
A.8m B.16m C.4m D.4m
【分析】在Rt△ABC中,已知坡面AB的坡比以及铅直高度BC的值,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斜面AB的长.
解:Rt△ABC中,BC=4m,tanA=1:2;
∴AC==8m,
∴AB===4(m).
故选:C.
5.如图,直线m,n被一组平行线所截,交点分别为点A,B,C,及点D,E,F,如果DE=2,DF=5,BC=4,则AB的长为(  )
A. B. C.2 D.6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把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解:∵AD∥BE∥CF,
∴=,
∵DE=2,DF=5,BC=4,
∴=,
解得:AB=,
故选:B.
6.如图,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活动中,小达同学在脚下放了一面镜子,然后向后退,直到他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部.若眼睛距离地面AB=1.5米,同时量得BC=2米,CD=10米,则旗杆高度DE为(  )
A.7.5米 B.米 C.7米 D.9.5米
【分析】根据镜面反射的性质,△ABC∽△EDC,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
解:∵AB⊥BD,DE⊥BD,
∴∠ABC=∠EDC=90°,
∵∠ACB=∠DCE,
∴△ABC∽△EDC,
∴,

∴DE=7.5,
故选:A.
7.为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某环保公司第一个月投放a个垃圾桶,计划第三个月投放垃圾桶y个,设该公司第二、三两个月投放垃圾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A.y=a(1+x)2 B.y=a(1﹣x)2 C.y=(1﹣x)2+a D.y=x2+a
【分析】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该公司第二、三两个月投放垃圾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方程.
解:设该公司第二、三两个月投放垃圾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第三个月投放垃圾桶a(1+x)2辆,
则y=a(1+x)2.
故选:A.
8.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的有(  )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分析】①分别求出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②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对应的y,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③首先求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④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①y=﹣x+2,
当x=0,y=2,
当y=0,x=2,
∴S阴影部分=×2×2=2;
②y=4x,
当x=1,y=4,
∴S阴影部分=×1×4=2;
③y=x2﹣1,
当x=0,y=﹣1,
当y=0,x=±1,
S阴影部分=×1×2=1;
④y=,
∴xy=4,
∴S阴影部分=×4=2;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的有 ①②④.
故选:B.
9.若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0的根的情况为(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该函数有最小值﹣3,故当y=﹣5时,不存在x的值使其成立,从而可以得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5=0的根的情况.
解:由图象可得,
函数y=ax2+bx的最小值是﹣3,
∴不存在x使得ax2+bx=﹣5,
∴一元二次方程ax2+bx+5=0无实数根,
故选:A.
10.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BE=5cm
B.cos∠ABE=
C.当0<t≤5时,
D.当秒时,△ABE∽△QBP
【分析】根据图(2)可以判断三角形的面积变化分为三段,可以判断出当点P到达点E时点Q到达点C,从而得到BC、BE的长度,再根据M、N是从5秒到7秒,可得ED的长度,然后表示出AE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然后针对各小题分析解答即可.
解:根据图(2)可得,当点P到达点E时点Q到达点C,
∵点P、Q的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
∴BC=BE=5,
∴AD=BE=5,故A正确;
又∵从M到N的变化是2,
∴ED=2,
∴AE=AD﹣ED=5﹣2=3,
在Rt△ABE中,AB===4,
∴cos∠ABE==,故B错误;
如图(1)过点P作PF⊥BC于点F,
∵AD∥BC,
∴∠AEB=∠PBF,
∴sin∠PBF=sin∠AEB==,
∴PF=PBsin∠PBF=t,
∴当0<t≤5时,y=BQ PF=t t=t2,故C正确;
当秒时,点P在CD上,此时,PD=﹣BE﹣ED=﹣5﹣2=,
PQ=CD﹣PD=4﹣=,
∵=,=,
∴=,
又∵∠A=∠Q=90°,
∴△ABE∽△QBP,故D正确.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如图,线段AB=100cm,若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PA>PB),则线段PB= (150﹣50) cm.(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直接运用黄金分割的比值进行计算即可.
解:∵线段AB=100cm,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PA>PB),
∴PA=AB=×100=50﹣50(cm),
∴PB=100﹣(50﹣50)=150﹣50(cm),
故答案为:(150﹣50).
1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osC=,AB=10,AC=6,则BC的长为 3+ .
【分析】在Rt△ACD中,利用cosC=,可求CD,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在Rt△AD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则BC=CD+BD,结论可得.
解:∵AD是BC边上的高,
∴∠ADC=90°.
∵cosC=,
∴.
∴CD=AC=×6=3.
∴AD===3.
在Rt△ADB中,
BD=.
∴BC=CD+BD=3+.
故答案为:3+.
13.如图是8个台阶的示意图,每个台阶的高和宽分别是1和2,每个台阶凸出的角的顶点记作Tm(m为1﹣8的整数).函数y=(x<0)的图象为曲线L.若L过点T4,则它必定还过另一点Tm,则m= 5 .
【分析】由题意可求T1~T8这些点的坐标,将点T4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k的值,将点T5代入,可求解.
解:∵每个台阶的高和宽分别是1和2,
∴T1(﹣16,1),T2(﹣14,2),T3(﹣12,3),T4(﹣10,4),T5(﹣8,5),T6(﹣6,6),T7(﹣4,7),T8(﹣2,8),
∵L过点T4,
∴k=﹣10×4=﹣40,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当x=﹣8时,y=5,
∴T5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m=5,
故答案为:5;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连接AE,EF.已知AB=2,BC=7,BE=5.
(1)tan∠DAE=  ;
(2)若EF⊥AE交AD于点F,则FD的长度为   .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7,AD∥BC,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AE=∠AEB,于是在Rt△ABE中利用正切的定义可求出tan∠DAE;
(2)在Rt△ABE中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E=,然后证明△ABE∽△FEA,利用相似比求出AF,即可求解.
解:(1)∵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
∴∠DAE=∠AEB,
∴tan∠DAE=tan∠AEB==,
故答案为:;
(2)在Rt△ABE中,
由勾股定理得AE==,
∵∠EAF=∠BEA,∠B=∠AEF=90°,
∴△ABE∽△FEA,
∴=,
即=,
解得AF=,
∴DF=AD﹣AF=7﹣=,
故答案为:.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tan60°﹣(4﹣π)0+2cos30°+()﹣1.
【分析】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以及实数的运算的相应法则对式子进行运算即可.
解:tan60°﹣(4﹣π)0+2cos30°+()﹣1
=﹣1+2×+4
=2+3.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3),B(4,1),C(1,1).
(1)画出△ABC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A1B1C1;
(2)在网格内以点O为位似中心,使△ABC与△A2B2C2的位似比为1:2,请画出△A2B2C2.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画出图形;
(2)根据位似中心的性质画出点A、B、C的对应点即可.
解:如图所示: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AB=4,AD=2,∠DAC=∠B,如果△ABD的面积为15.
(1)求证:△DAC∽△ABC;
(2)求△ACD的面积.
【分析】(1)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DAC=∠B,∠C=∠C,由“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定△DAC∽△ABC;
(2)设△ACD的面积为S,题中已知AB=4,AD=2,而且AD、AB恰好是△DAC与△ABC这对相似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列方程求出S的值即可.
【解答】(1)证明:如图,∵∠DAC=∠B,∠C=∠C,
∴△DAC∽△ABC.
(2)设△ACD的面积为S,
∵△ABD的面积为15.
∴△ABC的面积为15+S,
∵△DAC∽△ABC,
∴,
∴,
解得S=5,
∴△ACD的面积为5.
18.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1),B(1,n)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分析】(1)利用点A的坐标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B(1,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n的值,于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和A,B两点的坐标即可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解:(1)∵点A(﹣2,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m=xy=﹣2×1=﹣2,
∴.
在中,当x=1时,y=﹣2,
∴点B(1,﹣2),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1),B(1,﹣2)两点,
∴,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
(2)由图象可得,时x的取值范围为x<﹣2或0<x<1.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是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的一部分,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a(x+1)2+4=0的解是  x1=﹣4,x2=2 ;
(2)确定a的值;
(3)设抛物线的顶点是P,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B,试求△PAB的面积.
【分析】(1)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再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即得到一元二次方程a(x+1)2+4=0的两个解;
(2)将点A的坐标代入y=a(x+1)2+4列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3)先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根据点A、点B的坐标求出△PAB的面积即可.
解:(1)由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可知,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A(﹣4,0),
设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点B与点A(﹣4,0)关于直线x=﹣1对称,
∴B(2,0),
∴当y=0时,一元二次方程a(x+1)2+4=0的两个解为x1=﹣4,x2=2,
故答案为:x1=﹣4,x2=2.
(2)∵点A(﹣4,0)在抛物线y=a(x+1)2+4上,
∴(﹣4+1)2a+4=0,
∴解得a=.
(3)由(2)得a=,
∴该二次函数为y=(x+1)2+4,
∴该抛物线的顶点为P(﹣1,4),
又∵A(﹣4,0),B(2,0),
∴AB=2+4=6,
∴S△PAB=×6×4=12,
∴△PAB的面积是12.
20.2021年3月23日,中国台湾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为发生搁浅事故,造成超过400多艘货船滞留,对埃及和全球贸易造成巨大损失.“长赐号”船身呈长方形,如图所示,长BC=400米,宽CD=60米,船身和河岸的夹角∠BCP=30°.河岸MN∥PQ,求河岸MN与PQ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过点B作BF⊥PQ,垂足为F,交MN于点E,易得EF⊥MN,在Rt△BCF中,∠BCP=30°.得BF=BC=(米),∠EBA=180°﹣60°﹣90°=30°,在Rt△EBA中,AB=CD=60,∠EBA=30°,得EB=cos∠EBA AB==30,即可求解.
解:过点B作BF⊥PQ,垂足为F,交MN于点E,
∵MN∥PQ,
∴EF⊥MN,
在Rt△BCF中,∠BCP=30°.
∴BF=BC=(米),
∵∠EBA=180°﹣60°﹣90°=30°,
在Rt△EBA中,AB=CD=60,∠EBA=30°,
∴EB=cos∠EBA AB==30,
∴EF=EB+FB=30+200(米),
答:河岸MN与PQ之间的距离(30+200)米.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用一段30米长的篱笆围出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米.设平行于墙的边长AB为x米,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1)AD= (﹣x+15)米 (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1)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D的长,再根据面积=长×宽可得关系式;
(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最大值.
解:(1)AD=(30﹣x)=(﹣x+15)米,
所以S=AB AD=x(﹣x+15)=﹣x2+15x;
故答案为:(﹣x+15)米;
(2)S=﹣x2+15x=﹣(x﹣15)2+112.5.
∵a=﹣<0,
∴当x=15时,S有最大值为112.5平方米.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已知点M(﹣3,m),N(1,m)在抛物线C1:y=x2+bx+3的图象上,把C1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2.
(1)求b的值以及抛物线C2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a,﹣6)能否在抛物线C2上?若能,请求出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点A(m,y1),B(n,y2)都在抛物线C2上,且m<n,比较y1,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分析】(1)判断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利用对称轴公式求出b,再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可得结论;
(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3)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即可.
解:(1)∵点M(﹣3,m),N(1,m)在抛物线C1:y=x2+bx+3的图象上,
∴抛物线的对称轴x=﹣1,
∴﹣=﹣1,
∴b=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x+1)2+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3),
∴平移后的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x﹣3)2﹣3,即y=x2﹣6x+6.
(2)点P不能在抛物线C2上.
理由:∵抛物线C2的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3,
∴﹣6<﹣3,
∴点P不可能在抛物线C2上;
(3)∵N(1,m)在y=x2+2x+3上,
∴m=6,
∵抛物线C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x=3,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m<n,
∴y1<y2.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高,过点D作DF⊥AB,垂足为F,FD交BE于M,FD、AC的延长线交于点N.
(1)求证:△BFM∽△NFA;
(2)求证:DF2=FM FN;
(3)若AC=BC,DN=12,ME:EN=1:2,求线段AC的长.
【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FBM=∠N,从而证明结论;
(2)由(1)相似得,从而证明△BFD∽△DFA,即可得出结论;
(3)由△ENM∽△FBM∽△FDB,得,则FB=2FM,FD=2FB=4FM,由(2)知DF2=FM FN,代入即可求出FM的长,从而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DF⊥AB,AD,BE是△ABC的高,
∴∠BFD=∠AFD=∠AEB=∠ADB=90°,
∴∠FBM=90°﹣∠BAC,∠N=90°﹣∠BAC,
∴∠FBM=∠N,
又∵∠BFD=∠AFD,
∴△BFM∽△NFA;
(2)证明:∵△BFM∽△NFA,
∴,
∴FM FN=FB FA,
∵∠FBD+∠FDB=90°,∠FBD+∠FAD=90°,
∴∠FDB=∠FAD,
∵∠BFD=∠AFD,∠FDB=∠FAD,
∴△BFD∽△DFA,
∴,
∴DF2=FM FN;
(3)解:∵AC=BC,
∴∠BAC=∠ABC,
∵∠ABC+∠FDB=∠BAC+∠N=90°,
∴∠FDB=∠N=∠FBM,
∴△ENM∽△FBM∽△FDB,
∴,
∴FB=2FM,FD=2FB=4FM,
∵DF2=FM FN,
∴(4FM)2=FM (4FM+12),
解得:FM=1或0(舍去),
∴FB=2,FD=4,FN=FD+DN=16,
∵=,
∴AF=8,AB=AF+BF=10,
在Rt△BFD中,
BD==2,
在Rt△ADB与Rt△ADC中,
AD2=AB2﹣BD2=AC2﹣CD2,
∴AC2﹣(AC﹣2)2=102﹣(2)2,
解得:AC=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