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4 09: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蓬莱·七年级期末)美国建筑学家贝肯说:“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
A.金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2021·山东临沭·七年级期末)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
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山东沂水·七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下列有关明朝在科技、建筑、文学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城修建于明太祖时期 B.长城是各族人民交往的纽带
C.《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D.《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
4.(2021·山东夏津·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某一朝代都城的平面图。这里有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城是指
A.唐代长安城 B.北宋东京城
C.明代应天府 D.明代北京城
5.(2021·山东成武·七年级期末)明成祖时期重新规划并营建中轴对称、主次突出的北京城。作为北京城核心的是( )
A.外城 B.宫城 C.内城 D.皇城
6.(2021·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当人们去北京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 B.皇城 C.内城 D.外城
7.(2021·山东定陶·七年级期末)明朝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数字“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九九八十一颗门钉(纵九,横九)、檐角兽饰9个,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 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至尊之意。从材料中我们能够体会出
A.商品经济的繁荣昌盛 B.民族关系的和谐融洽
C.君主专制的威严气息 D.文学艺术的辉煌灿烂
8.(2021·山东崂山·七年级期末)明朝建立以后,组织全国人力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营建,使紫禁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民族关系的和谐 B.社会的急剧转型
C.西方科技的传入 D.国家力量的支持
9.(2021·山东禹城·七年级期末)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原因有
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朝实行的政治制度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1·山东鱼台·七年级期末)“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11.(2021·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2.(2021·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13.(2021·山东陵城·七年级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4.(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
A.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编写《千金方》 D.编写《本草纲目》
15.(2021·山东蒙阴·七年级期末)下面材料描述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6.(2021·山东鱼台·七年级期末)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
B.
C.
D.
17.(2021·山东河东·七年级期末)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仍在继续蔓延。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
A.宋应星《天工开物》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徐光启《农政全书》
18.(2021·山东梁山·七年级期末)“他倾注27年心血,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了190万字的药物学著作。”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9.(2021·山东单县·七年级期末)下列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20.(2021·山东天桥·七年级期末)中医中药对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21.(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小刚学习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内容后,概括出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 B.总结传统科技成果
C.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D.宣传西方先进科技
22.(2021·山东·武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下列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
③施耐庵——《西游记》
④吴承恩——《水浒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23.(2021·山东岚山·七年级期末)如图,下列哪一本书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
A.
B.
C.
D.
24.(2021·山东沂水·七年级期末)某校出了一期板报,专门介绍了新冠疫情防控情况和新冠疫苗的接种方案。据此,如果要你再补充一些内容,你将补充谁的成就?
A.施耐庵 B.徐光启 C.李时珍 D.曹雪芹
25.(2021·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强调对中药应该辩证应用,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成书于明朝时期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26.(2021·山东昌邑·七年级期末)李时珍到多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书籍925种,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反映了
A.李时珍医德高尚 B.结合实践,内容全面
C.当时传统医学发达 D.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
27.(2021·山东金乡·七年级期末)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我国古代有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书》 D.《农政全书》
28.(2021·山东·日照市新营中学七年级期末)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29.(2021·山东临沭·七年级期末)如下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30.(2021·山东寒亭·七年级期末)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李时珍 B.《天工开物》——贾思想
C.《本草纲目》——宋应星 D.《农政全书》——徐光启
31.(2021·山东临邑·七年级期末)10天10夜的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并交付使用,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下列科技著作与这一“工匠精神”最为切合的是
A. B. C. D.
32.(2021·山东曲阜·七年级期末)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下图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农作物加工图 陶瓷制作图 煤炭采掘图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33.(2021·山东沂水·七年级期末)《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好评。请你根据第二期节目宣传照(如下图),判断本期介绍的历史典籍的作者是
A.蔡伦 B.罗贯中 C.毕昇 D.宋应星
34.(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中,与其它三项不同领域的是( )
A.《桃花扇》 B.《牡丹亭》 C.《窦娥冤》 D.《农政全书》
35.(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徐光启曾在他的作品中列举了美洲番薯的种种好处,并指出“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乾隆曾两次下旨提倡种植番薯,使之成为当时重要的救荒粮。徐光启的这部作品是
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36.(2021·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37.(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在《青花瓷的故事》里感慨:16世纪的景德镇瓷,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想详细了解明朝时景德镇制瓷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四书集注》
38.(2021·山东崂山·七年级期末)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其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9.(2021·山东费县·七年级期末)《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40.(2021·山东寒亭·七年级期末)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41.(2021·山东寒亭·七年级期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痛哭庞统”“关云长单刀赴会”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纯属编造,没有任何史学价值
B.三国故事深入人心,这些故事应真实存在
C.我们应该遵从专家学者的论断
D.我们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和“正史”
42.(2021·山东泗水·七年级期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43.(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影响。下列哪一情节不可能出现在这四部名著中( )
A.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B.三桩誓愿明提遍,天地为凭证我冤
C.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 D.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44.(2021·山东金乡·七年级期末)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时期的小说,既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又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是
A.《牡丹亭》 B.《窦娥冤》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45.(2021·山东临清·七年级期末)明代杰出医药学家_______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代科学家_______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他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写出了重要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三、综合题
46.(2021·山东滨城·七年级期末)伟大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1)写出上述材料中“它”的名称。结合材料一概括“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
材料二 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
——屈琳《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长城的建筑特征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明代北京城的布局特点及体现的政治理念。
材料四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梁思成、林徽因《北京城的历史与未来》 2015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面世并征询意见。《规划》的保护对象为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总占地面积为106公顷。
(4)伟大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政治智慧,因此我们应该传承和保护。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请你提出一项传承和保护它们的可行性建议。
47.(2021·山东兰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见下图。
(1)下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 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核心区域是由谁设计的?
(2)上述都城建成后,正式迁都于此的是哪位皇帝?为提高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该皇帝支持完成的空前壮举是什么?
(3)上述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请举出其三部科技名著及其作者?
48.(2021·山东微山·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辉煌的时代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流使者】
材料一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洗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600多年前,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予,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科学巨匠】
材料三 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这部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文学大师】
材料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1)材料一中“一个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位?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是对哪部著作的概述?材料四的作者是谁?材料四著作被誉为什么?
(4)材料五评价的是谁?他的诗有什么之称?
49.(2021·山东宁津·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谱写下一曲曲壮丽辉煌的时代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大师】
(1)材料中的“你”在诗歌史上享有怎样的美誉?同时代被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是谁?写出图片人物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
【交流使者】
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郭沫若写诗赞他:“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2)材料二中的“他”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民族英雄】
(3)由图片及诗句写出图中人物抗击侵略的主要史实。
【科学巨匠】

(4)图中著作的作者是谁?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李时珍以27年的持续努力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
50.(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文学艺术反映历史,也折射现实。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隋代及唐初秀才、进士的试策,很大程度上即是一种文学考试,唐高宗时进士加试杂文二首,更增加了考试的文学性。开元年间,杂文二首又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正像唐人赵匡所言:“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二:宋代文人最常用也是最擅长的创作形式,却是词。较之于唐诗,宋词的表现力似乎更自由、更抒情,也更切合风雨飘摇的时代际遇,更能表达文人的内心世界……元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韵文文学,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用的文学体裁,两者的相同之处:杂剧和散曲都使用当时的北曲,其曲词必须按照曲调谱写,而且都能合乐歌唱。在音乐素材上,博采兼收金元时期流行的民间音乐,包括汉族民歌和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明清是小说繁荣的时代,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中,超过二分之一篇目的故事主角为市井中人,小说描写市民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铺酱铺,街头巷尾、市场码头等地方因成为小说主要描写的场景。
——《三言二拍资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词的特点。材料二中,元曲博采兼收的特点反映出宋元时期哪一时代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唐宋元明清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四、论述题
51.(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师,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李时珍生活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中外的商业贸易,文化医药往来日益频繁,空前发展。郑和作为我国的和平使者,七次到南洋、南亚、中东直至非洲30多个国家,从而输入相当多域外物产,其中就有众多的药物。这些对于医药学,尤其是药物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一些药物学著作已不能满足需要。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印刷术最早出现的时期。材料中的“他”是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时珍在本草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客观条件及社会背景。
(3)泰戈尔曾说过:“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历史,围绕“继承和创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清楚,语言流畅,弘扬正能量,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
试卷第1页,共3页
1
1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也成为了此后清王朝的都城,故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明朝。故选C,排除ABD。
2.B
【详解】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紫禁城,我们可以传承其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等,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体体现,①②④正确;明清的政治制度是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传承,排除③。故排除ACD,B正确。
3.A
【分析】
【详解】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A符合题意,故选A;BCD表述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排除。
4.D
【详解】
依据图片“京城”“外城”,题干“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的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等,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紫禁城,建筑总面积约15约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件,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D正确;ABC不是图片中都城,排除;故选D。
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北京城核心的是宫城。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6.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新的北京城。清军入关后继续定都北京。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故宫是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在明朝时称作紫禁城,故A符合题意;皇城、内城、外城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7.C
【详解】
根据材料中“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数字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和“故宫内房间数总 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至尊之意”可以看出,是北京城的建筑构造为了加强皇权,因此本题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A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关系的问题,B排除;从材料中看不出文学艺术的成就,D排除。
8.D
【详解】
据“明朝建立以后,组织全国人力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营建……”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紫禁城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择D。
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紫禁城,我们可以传承其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等,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体体现,①②④是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原因,B项正确;明清的政治制度是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传承,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故C符合题意;都江堰、隋大运河、北京故宫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3.D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A项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西药学著作,B项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C项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分析题干的四幅图片的内容,结合《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利用排除法和分析法解答问题。
14.D
【详解】
考查点:《本草纲目》。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D项符合题意;A项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编写《千金方》的是孙思邈,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
15.C
【详解】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C符合题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排除A;《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排除BD。故选C。
1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17.B
【分析】
【详解】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因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故选B;A是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著作,排除;CD都是农业著作,排除。
18.B
【详解】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倾注27年心血,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的190万字的药物学著作。B符合题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关于医学方面的,A排除;《天工开物》是关于手工业方面的,C排除;《农政全书》是关于农业方面的,D排除。故选择B。
19.D
【详解】
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都总结了传统经验。D项正确;《农政全书》不是医学方面的,排除A项;《本草纲目》不是手工艺方面的,排除B项;《本草纲目》没有涉及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人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B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排除A项;《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21.B
【详解】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写出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农政全书》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三者主要特点是总结传统科技成果,故B项正确;《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都是一些科学家在传统科技成果基础上实验总结写出的科技著作,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并不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排除A项;《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是明朝医药学、农学、手工业等方面总结性的科技成果,在当时出于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也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不能作为主要特点,排除C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主要是由科学家根据经验积累和总结写出的巨著,主要宣传的是中国科技并不是宣传西方先进科技,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施耐庵著《水浒传》、吴承恩著《西游记》,故③④对应错误,含有③④的BCD不合题意;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故①②对应正确,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正确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3.D
【详解】
题干中的“医学”是关键信息。《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A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专著。B是西汉司马迁的史学著作。C是明朝宋应星著的反映明朝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情况的书籍。故选D。
24.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李时珍医学家,编著《本草纲目》,有利于推进人类健康,C项正确;施耐庵、曹雪芹是文学家,徐光启是农学家,排除ABD三项。选C项。
25.C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选C项;《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
26.B
【详解】
据题意可知,李时珍向劳动人民学习,并参考历代医药书籍,这说明《本草纲目》的编著是结合实践的结果,而“192万字”可以说明《本草纲目》内容全面,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本草纲目》的特点,和李时珍的医德以及中医药理论无关,排除AD;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当时传统医学发达,排除C。
27.B
【详解】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故B项正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均改为农学著作,排除ACD。故选B项。
2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查到。选项A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农业著作;《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D
【详解】
依据题干 “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图片“宋先生著天工开物”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0.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A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B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是徐光启,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3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与“工匠精神”最为切合,故B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农业著作,排除A;《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排除C;《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排除D。故选B。
32.B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内容,这属于《天工开物》的内容,《天工开物》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D
【详解】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本期介绍的历史典籍是《天工开物》,其作者是宋应星。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排除B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C项。故选D项。
34.D
【详解】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而《桃花扇》《牡丹亭》《窦娥冤》都是文学作品。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35.B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农学家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则关于农学的创作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故选B;《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有关医学著作,排除A;《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的农业著作,排除C;《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的农业、手工业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错误。
36.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B项;《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均是农业著作,《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都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项、C项、D项。
3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景德镇所产青花瓷远销海内外,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C正确;《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是农业著作,故A、B错误;《四书集注》是文学著作,故D错误。综上答案C。
38.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没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A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医药学著作,没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不是明朝时期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B项。
39.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历史小说通常以史书为依据,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源于史书,但往往不同于史书。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不正确,史书以历史史实为依据,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此题选C。
40.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演义》的史实。曹操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A项出自《水浒传》,B项出自《红楼梦》,C项出自《西游记》,故选D。
41.D
【详解】
三国演义的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但是我们要正确对待,要明确文学作品和“正史”的不同,相信“正史”的客观准确性,故D符合题意;《三国演义》纯属编造,没有任何史学价值,说法过于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三国故事应真实存在,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我们应该遵从专家学者的论断,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2.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出自于《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A项正确;《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排除B项;《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排除C项;《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3.B
【详解】
根据所学,”三桩誓愿明提遍,天地为凭证我冤“是元曲《窦娥冤》的唱词,不属于四大名著,B项符合题意;ACD项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情节,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44.C
【详解】
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C项正确;《牡丹亭》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排除ABD。故选C项。
45. 李时珍 徐光启
【详解】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他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写出了重要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在书中最早出现了关于西方水利技术的记载。
46.(1)隋朝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等。
(2)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因地制宜;技艺高超等。不屈不挠和勇于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平面呈“凸”字形;沿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完整和谐。体现皇帝至高无上地位(或主次分明的等级秩序)。
(4)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的价值;国家立法的形式传承保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
【分析】
【详解】
(1)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不仅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由材料“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可知指隋朝大运河。由材料“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可得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材料“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可得出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由材料“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可得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等。
(2)关于“建筑特征”,由材料“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可得出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由材料“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可得出因地制宜;由材料“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可得出技艺高超等。关于“民族精神”,由材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可得出蕴含的民族精神是团结统一,不屈不挠和勇于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关于“布局特点”,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明代北京城在一个中轴线上,北京城便是一个凸字型的轮廓,均衡布局;完整和谐。关于“政治理念”,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系禁城。一切城墙和沟池的修建,都是为了保卫和巩固帝王的统治,一切庙宇建筑都要烘托帝王的威严,显示皇权至上等。
(4)依据材料“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可知梁思成对古都北京的态度是保护古都北京。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建设新北京,我们应在传承中保护,开发中创新,让古老的北京焕发时代的风采,可以从宣传价值、立法保护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角度作答。
【点睛】
47.(1)北京城。紫禁城。蒯祥
(2)明成祖或朱棣.郑和下西洋
(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明朝都城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北京城的中心区域是皇城,核心区域是紫禁城。这一核心区域是由工匠蒯祥设计的。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年定都南京,而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后,正式迁都北京。为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和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3)明朝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著名的药物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关于农业、手工业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著名的农学著作。
48.(1)玄奘;《大唐西域记》。
(2)郑和;明成祖;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本草纲目》;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杜甫;诗史。
【分析】
(1)
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指唐太宗时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的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高僧玄奘。
(2)
600多年前即明朝,结合所学,明朝时期,明成祖郑和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
材料“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介绍的是明朝李时珍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
材料“诗中圣哲”是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点睛】
49.(1)诗仙; 杜甫;《红楼梦》。
(2)鉴真 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姓名错别字不得分)
(4)宋应星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人名、作品名错别字不得分)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晚年,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e)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戚继光,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郑成功于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并大力发展生产。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该书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人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50.(1)科举考试的要求。
(2)表现力更自由、更抒情;切合时代际遇;能表达文人的内心世界。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3)由高雅到世俗;由韵文到小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
(4)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论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思想水平、艺术水平都很高,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
【分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隋代及唐初秀才、进士的试策,很大程度上即是一种文学考试”可知,这体现出,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是科举考试的要求。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较之于唐诗,宋词的表现力似乎更自由、更抒情,也更切合风雨飘摇的时代际遇,更能表达文人的内心世界”可知,这体现出的特点是,表现力更自由、更抒情;切合时代际遇;能表达文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元曲博采兼收。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秀才、进士的试策、民歌、小说”可知,这体现出的特点是,由高雅到世俗,由韵文到小说。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诗赋取士、民间音乐、市民日常生活”可知,这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
(4)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如,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论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思想水平、艺术水平都很高,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
51.(1)隋唐时期;毕昇
(2)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的引入,药物学的发展。
(3)论题:在继承和创新中发明活字印刷术。在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将图画或文字反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容易刻错,费时费力。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革命,用胶泥制作的活字进行排印,节省了雕版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元朝时,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了排字“转盘”。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锡活字、铅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技术的新尝试。从而体现出印刷术的继承好创新。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出现雕版印刷,是最早的印刷术。材料中的“他”是宋代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根据材料二“李时珍生活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中外的商业贸易,文化医药往来日益频繁,空前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李时珍在本草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客观观条件及社会背景可从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的引入,药物学的发展进行发展。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限制条件是中国古代史,要围绕“继承和创新”写一篇小论文。可以根据材料一“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得出一个题目:在继承和创新中发明活字印刷术。从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物等角度阐述,在此基础上出现方便易用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以及从胶泥活字到后来的木活字、铅活字等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促进印刷术的进步,围绕分析进行阐述成一篇小论文,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