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4 09: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夏津·七年级期末)明初,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且互不统属。这有利于( )
A.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C.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2021·山东滨城·七年级期末)“草根”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词语,它的基本含义是群众的、基础的、乡村地区的。这一词语适合描述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3.(2021·山东天桥·七年级期末)1368年,农历戊申年,猴年,明朝洪武元年,大明开国。这一年标志着在中国统治近百年的元朝宣告结束。从此大明王朝开始了长达276年的统治时期。那么1368年是属于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7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4.(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可怜!”这说明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
①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宦官专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21·山东沂水·七年级期末)“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
A. B.
C. D.
6.(2021·山东临沭·七年级期末)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
7.(2021·山东滨城·七年级期末)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8.(2021·山东蒙阴·七年级期末)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9.(2021·山东天桥·七年级期末)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0.(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如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11.(2021·山东临沭·七年级期末)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12.(2021·山东单县·七年级期末)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君主权力 D.避免藩王割据
13.(2021·山东临清·七年级期末)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14.(2021·山东无棣·七年级期末)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它们共同说明( )
A.朱元璋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棉纺织业
C.带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 D.明朝百姓服饰都统一规范
15.(2021·山东巨野·七年级期末)“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16.(2021·山东夏津·七年级期末)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
A.丞相 B.六部 C.监察机构 D.大都督府
17.(2021·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18.(2021·山东·武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某历史小组以“明朝专制统治的加强”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下列内容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建立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21·山东陵城·七年级期末)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20.(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A.丞相 B.六部 C.锦衣卫 D.东厂
21.(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个名词。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扩大地方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君主专制
22.(2021·山东安丘·七年级期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这表明
A.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B.皇权空前加强 C.监察机构职权扩大 D.吏治腐败严重
23.(2021·山东禹城·七年级期末)“(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监视大臣 D.饮酒之风盛行
24.(2021·山东泗水·七年级期末)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25.(2021·山东微山·七年级期末)“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制 C.设置三司 D.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26.(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六部 B.行省 C.厂卫特务机构 D.军机处
27.(2021·山东定陶·七年级期末)大臣宋濂有一天请朋友吃饭喝酒,明太祖派人秘密侦查。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喝酒吗?请的都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据实回答。太祖笑着说:“很好,你没有欺骗 我。”说着就拿出了一张昨天宋濂请客的座次图。《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A.君臣关系融治 B.君主专制加强
C.反对铺张浪费 D.饮酒之风盛行
28.(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毛泽东认为,朱元璋虽然不识字,但却善于从战争中学习,多谋善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部下“黄袍加身”当上皇帝 B.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C.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D.成立东厂监视官民
29.(2021·山东昌邑·七年级期末)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一“祖制”的用意在于
A.提升六部职权 B.提倡尊孔崇儒 C.权力统归兵部 D.皇权高度集中
30.(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丞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31.(2021·山东无棣·七年级期末)中央一台黄金频道播出的《经典咏流传》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节目在深度挖掘经典内涵的同时,注重时代感的表达,突出了经典为时代服务的宗旨。回溯到明朝,朱元璋在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随后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摘录《孟子》里的句子,哪句最有可能会被朱元璋删掉
A.君之视臣如土芥(泥土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强盗贼寇)。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2.(2021·山东寒亭·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朝代是
A.唐 B.北宋 C.明 D.清
33.(2021·山东河东·七年级期末)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揭开了明朝锦衣卫神秘的面纱,此机构( )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充当皇帝的顾问,参与政府决策
C.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D.由皇帝直接指挥,监视镇压官民
34.(2021·山东费县·七年级期末)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废丞相,设六部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35.(2021·山东崂山·七年级期末)《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强化皇权 B.钳制思想 C.监视官民 D.控制军队
36.(2021·山东宁津·七年级期末)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郡县 B.转运使 C.通判 D.三司
37.(2021·山东宁津·七年级期末)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38.(2021·山东临沭·七年级期末)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39.(2021·山东高青·七年级期末)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从根本上都
A.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不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C.对人民实行暴政 D.引发了文字狱
40.(2021·山东费县·七年级期末)清朝学者徐大樁在《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播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该学者抨击的是
A.八股取士 B.厂卫特务结构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立 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41.(2021·山东崂山·七年级期末)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文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意在反映明代八股取士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使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摧残了中国的思想文化
42.(2021·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特点是
A.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B.八股取士
C.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D.答卷的文体不拘一格
43.(2021·山东崂山·七年级期末)“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扩大录取范围
C.采用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44.(2021·山东曹县·七年级期末)一位明朝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下列书籍中,他一定要读的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45.(2021·山东昌邑·七年级期末)阅读《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部分),这说明科举制
时期 比例 任官前出身
两宋 50%以上的进士 平民
明清 43%的进士 贫寒家庭
A.完全成为平民选官制度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削弱了皇帝用人的权力 D.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安定
二、填空题
46.(2021·山东临清·七年级期末)_______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三、综合题
47.(2021·山东兰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皇帝以图谋不轨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这则材料反映了明初为集中权力,在中央采取了何种举措?为何要采取这种举措?
(2)为强化皇权,上述“皇帝”在地方上是如何做的?
材料二:这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这种文章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3)材料二提到的这种“文体”被称为什么?这种文体兴起于哪一朝代?有何弊端?
48.(2021·山东鱼台·七年级期末)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
材料四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展示的什么政治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政策的弊端。
(3)根据材料三,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明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5)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变化趋势?
49.(2021·山东·武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
——胡适(1891—1962)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济南贡院的设立与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为什么胡适先生说“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
材料二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投富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是如何改革和发展这一制度的?这种改革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香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余秋雨的《十万进士》
(3)材料三描述的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依据材料概括八股取士的特点和产生怎样的后果?
50.(2021·山东·日照市新营中学七年级期末)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材料四 明朝规定考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使得文章内容空疏、形式呆……——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说出北宋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科举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1.(2021·山东单县·七年级期末)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延续千余年,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空白方框里应填入的人物是谁?这一时期的选官标准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有何变化?
材料二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代科举考试有哪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宋朝选官制度的改革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朝科举取士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了什么危害?
52.(2021·山东城阳·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朝创立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推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已。”……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中国的科举取士) 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创立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威尔·杜兰特认为科举制有什么优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导致了“万马齐暗”局面的原因?
(5)综上所述,请对科举制做出简要评价
试卷第1页,共3页
1
1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利被削弱,中央的权利得到加强,故D符合题意;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不存在削弱相权,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民族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68年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D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嬴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B选项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D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ABC可排除,故选D。
3.C
【详解】
世纪的计算方法是百位数加1,因此,1368年属于14世纪60年代,C项正确;A、B和D项计算方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
4.A
【详解】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更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 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反映了政治腐败,材料“惹红巾万千”反映了农民起义,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无关外族入侵和宦官专权,排除③④。故选①②组合,排除BCD,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5.C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朱元璋等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造成了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而题干中的朱皇帝指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登基称帝,建立明朝,C项正确;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皇帝,不是明朝建立者,排除A项;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皇帝,不是明朝建立者,排除B项;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皇帝,但不是明朝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军机处是清朝雍正设立,是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文字狱是清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以上这些措施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不断地强化。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A
【分析】
【详解】
分析题文的材料“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可以提取的信息是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分析题文材料的“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可以提取的信息是: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和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行政方面,明太祖借口胡维庸案件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明太祖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与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三法司”不能决断的案件,由皇帝裁決。为了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反抗,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东厂",明朝中期又设立“西厂”,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9.D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故答案选D。
10.B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制约,保证了皇帝的权力与威严;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机构,C错误;明朝丞相被废除,D错误。
11.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答案是C。
12.C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为加强君权,改革了行政机构。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因此,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加强君主权力。ABD不符合题意。C评价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详解】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民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所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思想、发展经济与巩固边疆和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不符,排除ABD。
14.C
【详解】
根据“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可知,这些服饰中都蕴含了明太祖对于统治长治久安的期待,具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C正确;关心民生、鼓励棉纺织发展与“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的主题不吻合。AB错误;题中只反映了男子帽子的统一,并不能扩大到所有服饰、所有百姓的服饰都统一。D错误。综上故选C。
15.D
【详解】
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属于政权二号人物,最容易对皇权形成威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加强皇权,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既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又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据题干关键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D符合题意;汉武帝实施推恩令,A排除;隋朝时期设立三省六部,B排除;北宋时期设置通判,C排除。故选择D。
16.C
【详解】
根据材料“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即监察机构,因此,朱元璋通过锦衣卫这一监察机构监察官员出现材料中的情景,故C正确;朱元璋时期废除了宰相,故A不符合题意;六部的职能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大都督府本是独立在六部之外的产物,是明朝武人当时唯一与文官部门一样直接受命于皇帝的机构,后来被分化为五军都督府。但大都督府仍然存在,只是丧失了议政权,而仅能执行皇帝的命令,军事机构的统领关系上大都督府仍然统领各级军事机构。与材料描述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政大权。故B选项符合题意;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故A不符合题意;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相互牵制,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而非为了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故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厂卫制度,八股取士都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①②③符合题意。大兴“文字狱”是在清朝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④的BCD项排除。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学生要识记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和作用。
19.C
【详解】
“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意思是如果君主不能亲自处理政事,大臣就会肆意专权。基于这种认识,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设六部分理朝政。故选C。
20.C
【详解】
根据材料“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因此,朱元璋通过锦衣卫这一监察机构监察官员出现材料中的情景,C正确;朱元璋时期废除了宰相,排除A;六部的职能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B;东厂是明成祖时期成立的,排除D。故选C。
2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因此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选项D符合题意;扩大六部权力、扩大地方权力,不符合史实,AB排除;提高行政效率,题干内容没有体现,C排除。故选D。
22.B
【详解】
根据材料中“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设置锦衣卫以加强君主专制,皇权空前强化,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23.C
【详解】
根据题干“(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C正项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没有体现“君臣关系融洽”,排除A项;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24.D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明成祖在位时,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东厂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明宪宗在位时,又增设西厂,故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排除A项;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排除B项;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5.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会严重威胁相权,为了解决丞相专权乱政的问题,他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故选D项;实施推恩令的是汉武帝,排除A项;隋唐时期已经设置了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三司的设置是在地方,不是针对丞相专权乱政,排除C项。故选D项。
26.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还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明成祖还进一步强化君权,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使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C正确;六部的职权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制度,排除B;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是设置的,排除D。故选C。
27.B
【详解】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加强了君主专制, B项正确;锦衣卫的设立是为了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并不能说你们君臣关系融洽,排除A项;题干中“昨天喝酒吗?请的都是谁?吃的什么菜?”体现了皇帝对大臣的监视之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明史》中的这段记载并不能反映出明朝饮酒之风盛行,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8.C
【详解】
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被部下“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是宋太祖,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元世祖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成立东厂的是明成祖,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9.D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如果有敢奏请的处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这做法反映的实质是体现皇权高度集中。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故选D;ABC不是明太祖的用意,排除。
30.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处理的政事增多是因为废除了丞相制,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带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31.A
【分析】
【详解】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君之视臣如土芥(泥土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强盗贼寇)”不利于君主专制,最有可能会被朱元璋删掉,故选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不会危及君主专制,不会被删掉,排除B;“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即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不会危及君主专制,不会被删掉,排除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不会危及君主专制,不会被删掉,排除D。
【点睛】
32.C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对应的朝代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后设有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此外设立五军都督府作为军事机关,设立都察院作为监察机关,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民,在地方上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即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化地方权力,C正确;据此分析ABD排除。故选C。
33.D
【详解】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故选D;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故排除A;锦衣卫并没有充当皇帝的顾问,参与政府决策的职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明朝掌管全国财政大权是六部中的户部,故排除C。
34.B
【详解】
依据题干“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刀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有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因为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B正确;废丞相,设六部强化了皇权,与官员隐私无关,A排除;八股取士加强了明朝对人民的思想控制,C排除;大兴文字狱发生在清朝,D排除;故选B。
35.A
【详解】
材料反映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并且立下“不许立丞相”的祖训,这是朱元璋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目的是强化皇权、稳固统治,故选A;明朝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思想;实行厂卫特务制度,监视官民;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皇帝控制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这三项措施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BCD。
3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掌管地方行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故D正确;秦朝设郡县,唐代设立转运使,宋朝设通判,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
3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38.C
【详解】
依据题干“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壮大的同时,考试范围狭窄、缺乏实用性,出现了“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的局面,即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合题意;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商业无关。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只强调儒家学生的价值观,只强调人文成就,牺牲了自然科学等知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残暴的手段引起人民的不满,加快了秦朝的灭亡。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只考四书五经且不能自由发挥,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二者从根本上上都是思想专制措施,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A正确;B是表象。B错误;八股取士不是暴政。C错误;焚书坑儒没有引发文字狱。D错误。综上故选A。
40.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播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与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科考的考题要从四书、五经的文句中摘取;文章的结构要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俗称八股文。选项A符合题意;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B排除;设立军机处,标志皇权达到顶峰,C排除;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是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D排除。故选A。
41.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文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可知,明代八股取士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危害还大。明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八股取士,读书人为了获取功名,死读书,读死书,不再研究学问,八股取士是在为专制皇权训练忠顺奴仆,摧残了中国的思想文化。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要求答卷文体必须是 “八股文”。由此可知,ACD与明朝的科举考试特点不符,B符合题意。故选B。
43.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文体实行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C正确;明朝科举制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A排除;扩大录取范围对人才的选拔会起到积极作用,不能成为“厄运”的原因,B排除;清朝大兴文字狱,D排除;故选C。
4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时“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D正确;唐诗、“三通”“四史”、宋词不是明朝考生必读的,排除ABC。故选D。
45.B
【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两宋明清时期,平民和贫寒家庭出身的进士比例较高,这就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从而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故选B;A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表格内容反映了进士出身的变化,这一变化并没有削弱皇帝用人的权力,排除C;进士出身的变化和维持社会的安定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46. 618 1368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因此填写:618、1368
47.(1)朱元璋。举措: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原因: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2)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3)八股文。明朝。弊端: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钻研八股,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分析】
【详解】
(1)根据“洪武十三年(1380年)”可知是朱元璋。举措:根据“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得出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原因:根据“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分析得出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2)根据所学可知,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3)根据“这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可知是八股文。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弊端:根据所学,可从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皇帝培养忠实奴仆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
48.(1)三省六部制
(2)政策:重文轻武;弊端:政府的办事效率不很高
(3)行省制度
(4)废除丞相制度;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废除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由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等
(5)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展示的是三省六部制。
(2)根据材料二“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是重文轻武;这一政策的弊端是政府的办事效率不很高。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除丞相制度;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还采取的措施是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废除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由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等。
(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9.(1)科举考试;隋朝;科举考试制度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2)增加科举考试的名额,提升进士的地位;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3)明清时期;特点:形式僵化,内容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大量无用之才。禁锢了人的思想,压抑了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详解】
(1)根据材料“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明清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考场”可见,江南贡院与科举考试有关;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依据材料一“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可知,科举考试制度相对公平;依据材料“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可得出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2)依据材料二“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可知,宋代增加科举考试的名额,提升进士的地位;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形成“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3)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依据材料三“用八股文取士”可知是明朝时期;依据材料三“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词也是限定的”可得出形式僵化;依据材料三“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可得出内容缺乏社会责任感;依据材料“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可得出造成人才的浪费;依据所学可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的思想,压抑了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50.(1)进士科的设立积极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
(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目的:强绳中央集权,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
(4)考试内容仅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即答卷的文体要求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的八股取士使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详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由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知,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一时期唐太宗对完善科举的贡献是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的贡献是设立殿试。
(3)依据材料三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在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4)据材料四“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举制在考试内容、文体格式方面发生了变化,考试内容仅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即答卷的文体要求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的八股取士使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51.(1)标志:进士科的创立;
人物:武则天;
变化:由重视门第到重视学识(才学)。
(2)变化:增设词科;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风气盛行);使文明高度发展(任意两点)
政策:重文轻武。
(3)八股取士;禁锢了人民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任意一点)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根据“殿试”并结合所学可知,创立殿试的人物是武则天。在选官标准上,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科举制由重视门第到重视学识(才学)。
(2)变化根据“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得出增设词科;录取人数大幅增加。影响根据“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可知是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风气盛行);使文明高度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朝的选官制度的改革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
(3)根据“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科举取士的方式是八股取士。危害根据“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可知主要是禁锢了人民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
52.(1)隋炀帝;自主报名(或择优录取);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2)皇帝;维护封建统治
(3)公正(或公平)
(4)明朝以后,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难以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5)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聊聊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每个方面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详解】
(1)创立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由隋朝隋文帝杨坚提出,由隋炀帝杨广正式创立的。特点,根据材料“士人可以不经推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可得出隋唐时期选官制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报名。作用,根据材料“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可得出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2)受益者,根据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已。”“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集中在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科举制的最主要的受益者是皇帝。根本目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以考试为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说明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即维护封建统治。
(3)根据材料“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可知,材料三中威尔·杜兰特认为科举制相对公平公正,没有操纵、卑鄙争夺、腐化等现象,也是科举制所体现出的优点。
(4)根据材料“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八股作为取士的方式,这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培养进取心和创新型的人才,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难以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材料所述科举制导致“万马齐暗”局面原因的主要原因。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创立和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把选官权力收归为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主要以考试作为选官依据,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公平公正,并且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八股作为取士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