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3 21: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持面受的压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是物体越重,压力越大
B.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大小可能比重力大
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的是(  )
A. B. C.D.
3.下列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解释最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空气流速越慢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B.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空气流速越快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4.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细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均匀减小 B.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升高
C.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D.高山上做不熟饭,是因为高山上的温度太低
6.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A>pB>pC
B.pC<pA=pB
C.pB>pA=pC
D.pC<pA<pB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C.丙: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往B管吹气,A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了
9.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
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漂,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10.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民积极接种疫苗,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大气压
B.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吸盘对玻璃有吸引力
C.测量成都各地气压值,青城山顶峰大气压比天府广场大气压低
D.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B.< , =
C.> , > D.>, =
1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A.1/2h B.1/3h C.2/3h D.h
13.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
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
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
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
二、填空题
14.把一块平放在地面上的砖竖立在地上,地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负压救护车救治和转运感染者,“负压”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______外界气压,使新鲜空气流入车内,而车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无害化处理后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叉感染。救护车疾驰而过,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______的。
16.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0.1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_______水的重力。
17.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______ (选填“左”或“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 有关。
18.龙舟赛上,运动员手持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 的;比赛时,并排前进的龙舟不能离得太近,是由于两龙舟间水的流速越大,压强 _____,容易相撞;龙舟在超过对手时,它们是相对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9.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见到了收割麦子的镰刀、挑水的扁担等农具。镰刀刀刃被磨得非常锋利,是通过______来增大压强的;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通过 ______来减小压强的。
20.如图甲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把容器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p1_______p2,F1_______ F2(均选填“>”、“<”或“=”)
21.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处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_m,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而积为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22.如图所示,两个实体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沿着虚线各栽去上边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A栽去的部分比B栽去的部分少)。已知A、B密度之比:,切割之前物体的边长之比,问:物体切割后高度之比:=______。
三、实验题
23.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______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 ______ 两图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______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可知: ______ ;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 。
24.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 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25.有以下两个关于气压的实验:
(1)如图甲是一个深度很浅的皮碗,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cm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以悬挂一个物体在空中。(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量)。如图乙是小吴将皮碗压在天花板上直至水平,吸盘内的空气未完全排尽,通过传感器测得,内部气体的压强为0.5×105Pa,则此时重物的质量为______千克时,皮碗恰好不脱落。(g取10N/kg;大气压取1×105Pa)
(2)小蔡家的压力锅锅盖(如图丙)上标有“××铝制品厂24cm压力锅”的字样,其中24cm为锅盖直径。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
求:①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______?
②锅盖至少要能承受多大的力才能保证安全______?(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 m2。
(1)求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2)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h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比较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27.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g取10N/kg)
(1)若水的质量为2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C
6.C
7.D
8.A
9.B
10.C
11.C
12.C
13.D
14.不变 变大
15.小于 运动
16.连通器 980 大于
17. 相同 右 受力面积
18. 相互 越小 运动
19.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
20. = >
21. 1 9.8
22.
23.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甲乙 压力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24.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25.5 2.44×105Pa 6.5×103N
26.(1);(2)
27.(1)2×10-3m3;(2)800Pa;(3)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