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功 率 每课一练(人教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7.3 功 率 每课一练(人教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7 21: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功 率
1.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
图1
解析:设经过时间t速度大小为v,其方向与竖直方向(或重力方向)成θ角,由功率公式P=Fvcos θ知,此时重力的功率P=mgvcos θ=mgvy=mg·gt=mg2t,A对。
答案:A
2.2009年12月福厦动车组进入试运行阶段。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带动力的
车厢叫拖车。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 图2
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为120 km/h;改为五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为(  )
A.60 km/h        B.240 km/h
C.300 km/h D.600 km/h
解析:设每节车厢质量为m,一节动车带动三节拖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Ff1=4kmg(k为比例常数),每节动力车的额定功率为P,则有=4kmg;当改为开五节动车带三节拖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则有=8kmg;联立解得v2m=v1m=300 km/h,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3.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如图3所示,在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图3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在刚开始运动时,飞行员的速度为零,故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到达最低点时飞行员的速度最大,但飞行员的速度方向和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故飞行员在最低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也为零,但飞行员在中间过程的瞬时功率并不为零,故飞行员受到的重力的瞬时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对。
答案:C
4.飞机在飞行时受到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空气阻力,若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飞机以速度n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nP B.2nP
C.n2P D.n3P
解析:由题意知,当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f作用,两力等大反向,发动机的功率P=Fv=Ffv=kv3;当飞机以速度n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P′=F′nv=Ff′nv=k(nv)3=n3kv3=n3P。
答案:D
5.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解析:由于最大速度为v,由v=得Ff=;当速度为时,牵引力F==,则a==。
答案:C
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像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像如图4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取g=10 m/s2)(  )
图4
A. kg B. kg
C. kg D. kg
解析:由P=F·v,及v=6 m/s时,P=30 W可得:
F=5 N,
由P=10 W,v=6 m/s得:F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而a=3 m/s,可求
得:m= kg,B正确。
答案:B
7.如图5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乙所示,由此可知,(g取10 m/s2)(  )
图5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4 s末F的功率大小为42 W
C.F的大小为21 N
D.4 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2 W
解析:由速度—时间图像可得加速度a=0.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2F-mg=ma得F==10.5 N,
P=F·2v=10.5×2×2 W=42 W,
=== W=21 W,故只有B正确。
答案:B
8.如图6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像,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逐渐减小
C.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v2)
D.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2~t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
解析:由图可知,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恒定,由P=F·v可知,汽车的功率均匀增大,A错误;t1~t2时间内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速度逐渐增大,牵引力逐渐减小,B正确;因t1~t2时间内,ab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大于ab直线与t轴所围面积,故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1+v2),C错误;0~t1时间内,牵引力恒定,功率均匀增大,t1时刻以后牵引力逐渐减小,到t2时刻牵引力等于阻力,达到最小,而t1时刻达到额定功率后,功率保持不变,D正确。
答案:BD
9.如图7甲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现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 s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乙所示,试求:
图7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在第1 s内的平均功率。
解析:(1)由v-t图像知,当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6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6 N,
当物体受拉力F的作用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
其中由题图知加速度a′=12 m/s2,
所以F=18 N。
(2)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的位移
l=a′t2=6 m,
所以拉力F在第1 s内的平均功率
== W=108 W。
答案:(1)18 N (2)108 W
10.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若其总质量为5 t,在水平路面上所受的阻力为5×103 N,试求: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则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汽车车速为v′=2 m/s时其加速度多大。
解析:(1)当汽车速度达到最大时,牵引力F=Ff,
则由P=Fv得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max== m/s=12 m/s
(2)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Ff=ma得
v== m/s=8 m/s,
由v=at得这一过程维持的时间为
t== s=16 s;
(3)当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达到2 m/s的速度时,牵引力为F′== N=3×10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的加速度为
a== m/s2=5 m/s2
答案:(1)12 m/s (2)16 s (3)5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