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重力势能 每课一练(人教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7.4 重力势能 每课一练(人教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7 21: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4 重力势能
1.如图1所示,甲、乙两名学生的质量都是m,当他们分别以图示的路径登上高h的阶梯顶端A时,他们的重力做功情况是
(  )
A.甲的重力做功多
B.乙的重力做功多 图1
C.甲、乙的重力做功一样多
D.无法判断
解析:因为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所以甲、乙的重力做的功均为mgh,故C正确。
答案:C
2.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物体与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变化到-3 J,重力势能变大了
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A错误;当物体在参考平面的下方时,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小,B错误;重力势能的正负号表示势能的相对大小,-5 J<-3 J,C正确;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G=-ΔEp,可知D正确。
答案:CD
3.如图2所示,用力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沿斜面AB、DC推至平台BC上。将甲物体推上平台做的功W甲比将乙物体推上平
台做的功W乙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甲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B.乙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两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D.无法判断哪个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解析:题目给定的条件W甲>W乙,说明在用力将物体推上平台时,外力推甲物体时做的功多。但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依据的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位于同一高度时,它们的重力势能相同。
答案:C
4.升降机中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高度时,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  )
A.mgh          B.mgh+mah
C.mah D.mgh-mah
解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A对,B、C、D错。
答案:A
5.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如图3所示,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图3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解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阻力一定做负功,A对。加速下降时合力向下,减速下降时合力向上,B错。系统下降,重力做正功,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C错。由于系统做变速运动,系统在相等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做功不同,D错。
答案:A
6.如图4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地方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取抛出位置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在最高点和落
地处重力势能分别为(  )
A.mg(+H),0 图4
B.mv,-mgH
C.mv,mgH
D.mv,mgH+mv
解析:小球相对抛出点上升的最大高度h=,故小球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为mg·=mv,小球在落地点的重力势能为-mgH,故B正确。
答案:B
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5
解析:若下落高度为 h ,则 h=,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mgh=mg=mv2,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为
Ep=mgh0-m=gh=mgh0-mv2,
式中h0为起始高度,即Ep 与v 的关系图像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 C 项正确。
答案:C
8.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过程中,它的速度、重力势能、位移、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6所示)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图中曲线为抛物线,抛出点为零势能点)(  )
图6
解析: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初速度为负值最大,重力加速度为正,小球匀减速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然后反向加速运动,因而A正确;因为抛出点为零势能点,所以重力势能最初为零,上升过程重力势能增大,下落过程则减小,回到原点变为零,又Ep=mgx=mg2t2,因而B正确;因为位移始终在抛出点上方,所以一直为负值,又x=gt2,C选项正确;加速度竖直向下,为正值,因而D错误。
答案:ABC
9.如图7所示,桌面距地面的高度为0.8 m,一物体质量为2 kg,放在桌面上方0.4 m处的支架上,取g=10 m/s2,则:
(1)以桌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多少,重力做功是多少。
(2)以地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 图7
势能减小多少,重力做功是多少。
(3)比较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析:(1)以桌面为参考平面,物体在支架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Ep1=mgh1=2×10×0.4 J=8 J,
物体落至地面时的重力势能
Ep2=mgh2=2×10×(-0.8) J=-16 J,
在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Ep1-Ep2=8 J-(-16) J=24 J,
重力做功
WG=mghAB=2×10×[0.4-(-0.8)] J=24 J。
(2)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物体在支架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
Ep1′=mgh1′=2×10×(0.4+0.8) J=24 J,
物体落至地面时的重力势能
Ep2′=mgh2′=2×10×0 J=0,
在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Ep1′-Ep2′=24 J-0=24 J,
重力做功WG′=mghAB′=2×10×(1.2-0) J=24 J。
(3)通过上面的计算,说明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它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它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其变化的大小总等于相应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大小。
答案:(1)24 J 24 J (2)24 J 24 J (3)见解析
10.有一上端挂在墙上的长画,从画的上端到下端长1.8 m,下端画轴重1 N,画重0.8 N(画面处处均匀),现将长画从下向上卷起来,求长画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解析:画面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ΔEp1=m1g=0.8× J=0.72 J,
画轴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ΔEp2=m2gl=1×1.8 J=1.8 J,
所以长画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ΔEp=ΔEp1+ΔEp2=2.52 J。
答案:2.5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