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什么菜都食之无味,你知道这种调味品是什么吗?
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让人惊叹!
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你能说出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1. 知道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 掌握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 在学习中深入理解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学会“从组成—分类—性质—鉴别”的角度研究化学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想一想】“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这句话对吗
盐是指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的一类化合物。
食盐(NaCl)是盐类的一种。
下列这些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的化学式分析它们的组成,判断这些物质哪些属于盐类。
盐类
HCl
Ca(OH)2
NaCl
H2SO4
NaOH
Na2CO3
NaHCO3
CaCO3
钠盐
钙盐
……
……
根据阳离子的类别
盐类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碳酸盐
硫酸盐
……
……
根据阴离子的类别
盐类
Na2CO3
CaCO3
Na2SO4
CuSO4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氯化钠
知识点 1
氯化钠的用途
生理盐水
工业原料
选种
融雪剂
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如运动过度,出汗太多时,体内的Na+、Cl- 和K+大为降低,就会使肌肉和神经反应受到影响,导致恶心、呕吐、衰竭和肌肉痉挛等现象。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后,需喝特别配制的饮料,以补充失去的盐分。 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氯化钠与人体健康
生活资料
(1)分布: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除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获取
(2)获取: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当有大量粗盐从海水、
盐湖水等析出时,就会形成美
丽的盐景。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
质和不溶性杂质。粗盐经过溶
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知识点 2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俗名
物理性质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物理性质
苏打、纯碱
小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洗涤剂
造纸
碳酸钠的用途
纺织印染
玻璃瓷砖
面点发酵剂
做中和胃酸的胃药
碳酸氢钠的用途
灭火剂原料
饮料原料
建筑材料
碳酸钙的用途
补钙剂
水泥原料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
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
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
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
的侯德榜。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
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氮肥)工业
所做的贡献。
资料卡片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回顾】 请书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
CO2↑+H2O
根据上述反应,请问Na2CO3和NaHCO3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它们又会生成什么物质?
讨论
碳酸钠+ 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现 象
分 析
白色固体溶解,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11-1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CO2↑+H2O
NaHCO3 + HCl === NaCl + H2CO3
CO2↑+H2O
【想一想】含有CO32- 或HCO3 –的盐都能与哪类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1. 与酸反应
【想一想】如何检验CO32-或HCO3 –?
取少量待测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含有CO32- 或HCO3 –。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 象
分 析
有白色沉淀生成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2.与碱反应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实验11-2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卡片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
CaCO3+H2O+CO2=Ca(HCO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Ca(HCO3)2=CaCO3↓+CO2↑+H2O
在自然界里不断发生上述反应,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掉,形成溶洞;碳酸氢钙不断分解,生成的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例(2019 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氯化钠
C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1
例(2018 娄底)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稀硫酸 ②甲烷 ③小苏打 ④石灰石
(1)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的是 ;
(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3)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0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2
0
0
0
①
③
④
②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例(2019 深圳)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反应①放出热量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应③可得 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 H2SO4
基础巩固题
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干冰:O2 B.纯碱:CaCO3
C.食盐:NaCl D.烧碱:Na2SO4
C
基础巩固题
2.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B
基础巩固题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描述不相符的是( )
A.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
B.氢氧化钠可作炉具清洁剂
C.碳酸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
基础巩固题
4.小明、小刚等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对探究结果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D
能力提升题
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石可用作补钙剂
B.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
C.烧碱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氯化钠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D
能力提升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成
B. 小苏打是制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
多症
C.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 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A
第二课时
复分解反应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吗?
这些反应类型中哪些是基本反应类型?还有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3. 认识和体会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 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和实质,会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
2. 通过讨论、探究,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你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碳酸盐与酸或碱反应的方程式吗?
知识点 3
复分解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NaHCO3 + HCl == NaCl + H2CO3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思考:什么条件下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呢?
+
+
AB + CD → AD + C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实验11-3
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有少量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CuSO4 + 2NaOH==Cu(OH)2↓+Na2SO4
CuSO4 + BaCl2==BaSO4↓+ CuCl2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讨论
1. 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 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有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气体生成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活动·探究】 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1.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有关酸、碱、盐溶解性信息,判断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
NaOH NaCl K2CO3 Ba(NO3)2
稀硫酸
判断依据
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有水生成
无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有CO2气体生成
有BaSO4
沉淀生成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H4+ 溶、挥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 …… …… …… ……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酸、碱、盐的溶解性(20℃)
2. 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NaOH NaCl K2CO3 Ba(NO3)2
设计实验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若原溶液中红色褪去,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将稀硫酸和NaCl溶液混合于试管中,
观察现象,若无明显变化,则可判断没有发生反应
将稀硫酸和K2CO3溶液混合于试管中,观察现象,若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将稀硫酸和
Ba(NO3)2
溶液混合于试管中,观察现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H+、Cl-
Na+、CO3 2-
Na+、Cl-
反应前
反应后
溶液中离子种类发生改变
2HCl+Na2CO3 ——
2NaCl + H2O+CO2↑
——
复分解反应发生时的离子变化
K2SO4 + NaNO3
×
Na+、SO42-
K+、NO3-
K+、SO42-
Na2SO4 + KNO3 ——
Na+、NO3-
溶液中离子种类没发生改变
反应前
反应后
√
实质
盐的水溶液的颜色
铜盐溶液一般呈蓝色 铁盐溶液一般呈黄色
亚铁盐溶液一般呈浅绿色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
离子的共存
离子共存的条件: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生成水、气体、沉淀。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①滴加稀盐酸,现象:
有气泡产生
②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①滴加硝酸钡,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②滴加稀硝酸,现象:
沉淀不溶解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石灰水变浑浊
铵根离子的检验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
有气泡产生
②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现象:
试纸变蓝
氯离子的检验
①滴加硝酸银,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②滴加稀硝酸,现象:
沉淀不溶解
讨论
迄今为止,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铜、铁、铝、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一系列物质的知识。为便于记忆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例如:
1.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成几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
酸
氧化物
非金属
碱
盐
例( 2019 临沂)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 铝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 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复分解反应
B
0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4
0
基础巩固题
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D
2.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基础巩固题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C
基础巩固题
4.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 Na+ NO3﹣ Cl﹣
B.K+ Na+ OH﹣ SO42﹣
C.H+ K+ SO42﹣ OH﹣
D.Ba2+ NO3﹣ CO32﹣ Cl﹣
B
基础巩固题
5.酷爱化学和卡通的小玉同学在复习碳酸钠时,发现碳酸钠“神通广大”,它竟然能与酸碱指示剂、酸、碱、盐都反应!她画出卡通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1)碳酸钠的俗名是 (写一种)。
(2)写出一个用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
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纯碱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基础巩固题
(3)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反应完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4)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小玉同学选择了一种酸将碳酸钠除去了,她选的酸是 。
出现白色沉淀,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
盐酸
基础巩固题
能力提升题
1. 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溶液 D.硝酸银溶液
C
2.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
B.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
C.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
D.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
C
能力提升题
3.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
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
D
能力提升题
1.盐溶液的酸碱性不确定。(如NaCl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NH4Cl溶液呈酸性)
2.盐能与
酸
碱
盐
金属
盐的化学性质
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应用”题目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