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巨野·八年级期末)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你认为特朗普政府这一做法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项内容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互不干涉内政
2.(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一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1954年缅甸总理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这种恐惧。”“恐惧”的消除主要是因为中国
A.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4.(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
5.(2021·山东鱼台·八年级期末)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6.(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其意在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B.适用于中国与印度、缅甸两国相处时
C.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
7.(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20年6月,100多人的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趁夜越线,企图把蚕食我方的领土变成既成事实。我边防军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先礼后兵,越境的印军,在被重创之后,仓皇逃跑。在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 )
A.联合公报的规定 B.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2021·山东莘县·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反对殖民侵略 B.反对帝国主义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积极谋求对外扩张
9.(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2020年6月15日,印军违背承诺,越过实控线,导致了中印加勒万河谷(中国领土)冲突。印方做法违反了中印曾经共同倡导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不结盟原则
10.(2021·山东肥城·八年级期末)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到中印关系时说,边界争议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印关系的实质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振兴的问题。历史上,中印双方曾经共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③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求同存异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1.(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1954 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这些原则”指的是
A.外交孤立和军事威胁原则 B.一国利益之上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相互经济制裁原则
12.(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厚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 B.互利互惠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外交
13.(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周恩来的言论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4.(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A.开放 B.不结盟 C.独立自主 D.全方位外交
15.(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的国家有
A.中国、缅甸 B.中国、印度 C.中国、泰国 D.缅甸、印度
16.(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具体是指周恩来提出了( )
A.全方位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互不干涉内政方针
17.(2021·山东蒙阴·八年级期末)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之所以说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改善中美关系 D.改善中日关系
18.(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常被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1955年成功运用该思想的典型范例是( )
A.中苏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2021·山东寒亭·八年级期末)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会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 )
A.“一国两制”构想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20.(2021·山东鱼台·八年级期末)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与下图中周恩来演讲内容相符的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21.(2021·山东曹县·八年级期末)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邓小平 D.周恩来
22.(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周恩来总理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讲道,“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一“中国的声音”出现在(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3.(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以“亚非会议今开幕”为题报道了周恩来率团参加会议的消息。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C.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确立我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24.(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会议将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在周恩来以退为进、求同存异、通情达理、豁达大度、平等坦诚的努力与感召下,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相处十项原则”,取得圆满成功。当时的美国记者评论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万隆会议
25.(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15年,在某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和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共同签署《2015万隆公报》。下列关于“某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参加的亚欧会议
B.会议期间印度、缅甸、中国发表了联合声明
C.周恩来率领着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D.此次会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6.(2021·山东莘县·八年级期末)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27.(2021·山东高青·八年级期末)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28.(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这次会议是历史上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由亚非29个独立国家自己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巴黎和会 C.万隆会议 D.上海APEC会议
29.(2021·山东昌邑·八年级期末)“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联和国成立大会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金砖国家会议
30.(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周恩来同志曾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他呼吁大家团结合作。这件事发生在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中英谈判 D.中葡谈判
31.(2021·山东安丘·八年级期末)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与日本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二、简答题
32.(2021·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代伟人】
(1)由周恩来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哪次会议上形成的?
【时代楷模】
(3)写出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位。
【薪火相传】
(4)使命呼唤担当,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三、综合题
33.(2021·山东临邑·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读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图一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图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图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3)材料三中,结合图一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三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材料四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一)
(4)结合材料四写出两项近期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材料五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二)
2015年 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前往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任务。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兵力涵盖步兵、工兵、警卫、运输、医疗和参谋军官等多种类型。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
2019年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敦促各国政府、产业、社区和个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4.(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美国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是忍让退缩、委曲求全还是奋起抗争、出兵参战?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扬眉吐气:“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自己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巨大意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禁运和军事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随后,十几个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新中国外交活动的重大意义。
(5)这一系列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措施,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5.(2021·山东费县·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 ,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此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
材料二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
(2)据材料二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作用。请再列举1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通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
(3)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处理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
36.(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让世界更加和谐,美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华彩篇章。“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
——习近平称赞澳门
(1)所学知识澳门回归祖国前两年中国对哪一地区恢复行使主权?回归的这两个地区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洲国家中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
(2)材料二是周恩来提出的哪一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出这方针的意义?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3)2020 年开年之际,新冠肺炎病毒。澳洲大火、非洲蝗灾等给人类蒙上了阴影。根据材料三概括进入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及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
材料四:自成立以来,亚投行已批准了15个国家的39个贷款或投资项目,并通过支持这些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旨在促进区域合作、互联互通,这个宗旨与“一带一路”倡议是一致的。
——央视网
(4)依据材料四说出哪些举措体现了中国与其他各国携手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美国总统特朗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反映的是美国对中国贸易的不平等的对待,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平等互利。ACD项都与材料内容无关,故选B。
2.D
【详解】
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材料中中国不允许美方干涉中国的内政说明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排除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B;材料中属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故选D。
3.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说,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恐惧。故B符合题意;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1945年,故A不符合题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故C不符合题意;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
依据题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之后,各国共同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往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分析】
【详解】
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展联合声明,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从此,缅甸消除了这种对中国的恐惧。故选B。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可以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不仅仅是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解决了”表述不当,中印之间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故B不符合题意;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题干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正确;题干这一事件与“联合公报的规定、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无关,排除AB项;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C
【详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坚决捍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项正确;反对殖民侵略、反对帝国主义是不同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之一,排除AB项;我国坚持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不谋求对外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与印度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A正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原则,B排除;新中国建国初期提出“一边倒”原则,坚定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排除;不结盟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倡导的原则,而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D排除。故选A。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印双方曾经共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有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③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D项正确;④求同存异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了联合声明,重申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故C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排除ABD项。故选C。
12.A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A符合题意;互利互惠不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排除B;求同存异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排除C;全方位外交是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之一,排除D。故选A。
13.D
【详解】
根据材料“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正确;闭关锁国是清朝前期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项;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在经济方面的政策,故排除B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政策是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政策,不是我们一直奉行的政策,故排除C项。故选D。
14.C
【详解】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可知,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C;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故排除B;全方位外交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上的,故排除D。
1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缅甸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中国、泰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缅甸、印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1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与会国之间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C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提出全方位外交政策,A排除;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排除;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D排除。故选C。
17.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提出亚非国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故B正确;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错误;改善中美、中日关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万隆会议无关,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18.C
【详解】
据材料“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常被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其成功运用的典范,C正确;中苏建交是因为二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同,而未体现不同。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的是“和”,而未涉及“异”,B错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特殊的国际环境影响的产物,它既不属于“和”,也未涉及“异”,D错误。
19.D
【详解】
据题干“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故D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项错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B项错误;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项错误;故选D。
20.D
【详解】
据题干图片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符合题意;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毛泽东提出的,A排除;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邓小平提出的,B排除;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不是万隆会议的内容,C排除。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相关的内容与影响。
2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危机时刻,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2.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会议参与的国家是亚非国家,主张“求同存异”,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材料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2001年10月,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APEC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C
【详解】
据所学可知,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C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A错误;1953年周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与材料无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确立我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D错误。
2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会议周恩来没有参加,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2015年的60年前即1955年,1955年召开的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会议,即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周恩来,C项正确;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排除A项;议期间印度、缅甸、中国没有发表联合声明,排除B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是1971年联合国第26届联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6.D
【详解】
由题干“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这几个关键词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促进了大会的圆满成功。故选D项。
27.C
【详解】
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的解释,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C符合题意;ABD项没有体现“君子和而不同”等内容,排除。故选择C。
28.C
【详解】
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故C项正确;AB项有殖民国家参与,排除AB;D项亚太经合组织的会议,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29.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引文中的会议是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万隆会议的召开,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故选B。
30.A
【详解】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A;为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于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故排除B;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首次访华的撒切尔夫人,邓小平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故排除C;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故排除D。
31.B
【详解】
依据题干“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圆满的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故B项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统尼赫鲁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之时,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中国与日本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3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学习伟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担当品质;学习爱国将领们不屈不挠、以死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时代楷模的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依据所学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带领队友参加石油会战,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王进喜赢得了“铁人”称号;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坚持工作,人们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解放军战士雷锋,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后,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学习伟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担当品质;学习爱国将领们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时代楷模的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33.(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新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一国两制”。
(4)“一带一路”建设、G20峰会召开。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或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等。
(5)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参与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共同商讨世界经济等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世界稳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一“…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可知反映的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2)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3)依据材料三中图一1954年周恩来与缅甸总理会谈,可知对应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同两国总理会谈,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图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反映的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图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反映的是“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4)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图片分别对应的是“一带一路”建设、G20峰会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第二问可从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这些成就的意义,如经济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创新合作模式;文化上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或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方便出国旅游,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等。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据“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前往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任务。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可知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参与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据“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共同商讨世界经济等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世界稳步发展;据“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34.(1)必要性;美国的侵略行径严重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或者,保卫了国家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事件:土地改革。
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意义:打破了美国等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或者,打破了美国等国扼杀新中国的企图),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苏联的贷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或者,类似意思的表述)。
【详解】
(1)依据材料一“面对美国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是美国的侵略行径严重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霸权政策,捍卫了新中国和北朝鲜的安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或者,保卫了国家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依据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扬眉吐气”可知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年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事件的巨大意义是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我国开展工业化建设创开辟了道路。
(3)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可知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新中国外交活动的重大意义,据“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禁运和军事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等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据“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可知加强了中苏之间的交往,苏联的贷款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新中国外交活动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5)这一系列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措施,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外交活动等,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答出1点即可)
(3)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可知在这一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可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作用是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列举1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除了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外,还有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3)依据材料三“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礼尚往来”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即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也成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综合上述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在各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从领导力量来看,应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群众基础来看,应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
36.(1)香港;一国两制
(2)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对世界发展贡献显著,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澳门回归的祖国的前两年是1997年,这一年香港回归祖国,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根据材料“我们应该承认,在亚洲国家中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可知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亚非国家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成功解决了亚非国家之间的争议,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3)根据材料“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世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4)根据材料“亚投行已批准了15个国家的39个贷款或投资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知我国为了加强与其他各国携手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在全国过推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