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所有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其中,包括所有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内,教育公平惠及每个贫困学生。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④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4.(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最近,“新疆棉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H&M、耐克等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而他们抵制新疆棉花的理由,竟是基于所谓的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可以作为批驳西方的造谣污蔑的有力证据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用什么样的制度来很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大政治课题。为此,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021·山东高青·八年级期末)2020年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都要过上好日子”。这表明新时代助推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 )
A.消除民族差距,实现民族平等
B.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促进共同繁荣
C.彰显制度优势,实现民族团结
D.消除民族隔阂,重视民族文化发展
7.(2021·山东蒙阴·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中看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8.(2021·山东天桥·八年级期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意义
9.(2021·山东巨野·八年级期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边卡片中的“名称”一栏应填写
目的: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妥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名称: 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1.(2021·山东曹县·八年级期末)“……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依法治国的政策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2.(2021·山东曹县·八年级期末)“……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3.(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2021·山东昌邑·八年级期末)下图为1962年的藏族题材人物画《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了一群藏族孩子盘坐在毡子上读书写字的场景。这幅画说明了
A.藏族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 B.国家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C.藏族地区教育获得新发展 D.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缩小
15.(2021·山东武城·八年级期末)“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6.(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2015年8月9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了运动会圣火。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A.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B.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C.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7.(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体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重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8.(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假期准备到新疆旅游,在做旅游攻略时他发现新疆除维吾尔族人民外,还有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与这些“自治州”“自治县”设置相关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9.(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0.(2021·山东夏津·八年级期末)据统计,1965年,西藏全区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人,仅占干部总数的33.34%;到2006年底,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21.(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共同纲领》中阐述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新疆地区 B.台湾地区 C.港澳地区 D.经济特区
22.(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23.(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 全国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明,少数民族人口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 49%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 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兴边富民
24.(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5.(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____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6.(2021·山东昌邑·八年级期末)“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我国做好民族工作的制度基础是
A.兴边富民行动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7.(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8.(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这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民族团结 B.政府采取优惠政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C.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D.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29.(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资建设内蒙古包头钢铁撰地、宁夏青铜峡水电站新盗的油田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据此推知
A.民族地区行使自治权 B.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
C.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 D.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30.(2021·山东蒙阴·八年级期末)下列场景的出现反映我国
A.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B.民族自治机关拥有自治权
C.注重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31.(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亿元,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2.(2021·山东滨城·八年级期末)如果我们要为下列一组图片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A.西藏的百年变迁
B.重工业成就显著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新兴工业的崛起
33.(2021·山东肥城·八年级期末)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均发展、大团结,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下列史实不能体现材料主要思想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C.少数分裂分子在西方支持下制造分裂活动,破坏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4.(2021·山东金乡·八年级期末)歌曲《天路》中这样唱道,“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被高原人民称为“吉祥的天路”的是( )
A.川藏公路 B.宝成铁路 C.青藏铁路 D.青藏公路
35.(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韩红《天路》歌中的“天路”是指2006年全线通车的( )
A.兰新铁路 B.成昆铁路 C.青藏铁路 D.包兰铁路
36.(2021·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下列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采取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蒙古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B.2006年新藏公路全线通车
C.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37.(2021·山东安丘·八年级期末)下表反映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概况。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为了
年 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权利
二、综合题
38.(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图中铁路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该铁路的修建是中央哪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何种行动?
(2)图中铁路主要穿越了哪一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3)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一文献确定下来的?
39.(2021·山东宁津·八年级期末)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既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上通过的在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它初步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会议所制定的宪法”是指什么,它的性质如何?“这次会议”形成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八年级教材下册
(3)材料三是哪次事件中做法的延续?该事件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为纠正这种错误,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材料四说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责任。为解决民族问题,我国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材料五
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
(5)据材料五,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何现实意义。
40.(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工业起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为了改变了材料中的落后现象,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发展什么?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请写出这一计划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材料三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什么战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理论引领】
材料四
(5)D、E 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
(6)学习了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故D符合题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是1958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是1965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我国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民生事业得到极大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改善民生,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脱贫攻坚是民生领域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题中没有体现,②③排除;故本题选D。
3.C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C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土地的调整运动,与题意不符;B项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意不符;D项是我国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方针,与题意不符。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D
【详解】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D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社会保障制度与题干的“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不符,排除C。故选D。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排除B;"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排除C。故选D。
6.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故选C;A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D;助推民族地区发展应该彰显制度优势,并没有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排除B。
7.A
【分析】
【详解】
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我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繁荣,故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排除C;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排除D。
【点睛】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意义一般指历史事物或事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材料中“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所产生的影响,D项正确;背景指的是历史事物或事件发生的条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指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设立自治机关,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性质指的是历史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求选出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妥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B符合题意;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是针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所以A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所以C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所以D不符合题意。
11.B
【详解】
据题干“……民族自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故B项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排除;依法治国的政策在材料没有体现,C排除;D项针对经济特区而不是民族政策,D排除。故选择B。
12.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可知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A排除;依法治国的政策,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经济特区,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C。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城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因此新版100元人民币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符合题意;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符合题意;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符合题意;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排除,故选D。
14.C
【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的藏族孩子读书写字场景,体现出当时民主改革开启了藏区发展新篇,C项正确;AB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
15.C
【详解】
根据材料“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可得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C项正确;A项是针对国家统一问题,排除;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与题意无关,排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排除D。故选C。
16.D
【详解】
这一场景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故选D; A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 B选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C选项是“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地区,故排除C。
1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C项正确;A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项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项是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种创举,均与题干“解决民族问题”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大量的自治州和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故排除A;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排除C;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根本制度,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19.D
【详解】
1947年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D符合题意;ABC项自治区建立在内蒙古自治区之后,排除。故选择D。
20.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题干可知,西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落实和发展,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题干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无关,排除B项。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排除C项。题干信息没有涉及香港、澳门、台湾等问题,与祖国统一的大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A。
2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中阐述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新疆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适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适合实行“一国两制”,排除BC;经济特区不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适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故选A。
22.B
【详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故排除A;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故排除C;“一国两制”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故排除D。
23.A
【分析】
【详解】
少数民族代表占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 49% ,说明我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力,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故选A;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平等,无法体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排除BC;兴边富民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
24.C
【分析】
【详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选C;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无关,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无关,排除B;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无关,排除D。
【点睛】
2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1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本题选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因此B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因此C错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因此D错误。
2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正确;兴边富民行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不是制度基础,故ABD错误。综上答案C。
27.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故D符合题意;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党和政府实施政策起到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可知,材料表明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排除ABD项。故选C项。
29.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题干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重要举措。故C符合题意;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属于经济领域,与政治权利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格局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0.D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2016年8月,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可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来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说明我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故选D;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在南方、东北等,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能说自治机关拥有自治权,B错误;C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31.C
【详解】
题文材料反映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成就,表明我国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A错误;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与材料无关,B错误;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文主旨,排除。故选C。
32.C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蒙牛乳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克拉玛依油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企业,青藏铁路促进了青藏高原地区与全国各地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各民族之间联系。所以这些图片表明了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共同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3.C
【详解】
“少数分裂分子在西方支持下制造分裂活动,破坏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反映的是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没有体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均发展、大团结”,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体现了“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均发展、大团结”,排除A项;BD项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体现 了“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均发展、大团结”,排除BD项。故选C项。
34.C
【详解】
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全线铺通,并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工程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创造了铁路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铁路被很多人称为“吉祥的天路”。C符合题意;ABD项与“吉祥的天路”称号不符,排除。故选择C。
35.C
【分析】
【详解】
青藏铁路的起止点分别是青海省西宁市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韩红演唱的《天路》中的“天路”就是指青藏铁路。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6.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故D项正确;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故A项错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故C项错误。故选D项。
37.C
【分析】
【详解】
党和政府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目的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故选C;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无关,排除A;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权利无关,排除D。
【点睛】
38.(1)起止点:西宁、拉萨。政策:西部大开发。行动:兴边富民。
(2)少数民族地区:藏族。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分析】
(1)
起止点: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铁路为青藏铁路。其起止点分别是西宁、拉萨。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该铁路的修建是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具体体现。行动:结合所学可知,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2)
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铁路主要穿越了藏族地区。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3)
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献: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下来的。
【点睛】
39.(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文化大革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5)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在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依据材料二“(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可知,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依据材料三“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做法的延续,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为纠正这种错误,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四说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责任。为解决民族问题,我国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5)依据材料五“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40.(1)1921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川藏公路。
(4)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国两制。
(5)D:邓小平理论;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这些理论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时代在发展,治理国家的制度也不断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中,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据所学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所谓“崭新的姿态'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了材料三中的落后现象,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发展重工业。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例子:这一计划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4)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少数民族居聚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战略: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 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这一战略实施中最典型的项目成就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5)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邓小平的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重要的理论。
(6)本小题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这些理论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时代在发展,治理国家的制度也不断创新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