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4 08: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宁津·八年级期末)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2021·山东武城·八年级期末)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3.(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4.(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5.(2021·山东巨野·八年级期末)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游击队之歌》
6.(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协商准备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时,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2021年2月1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提高研究谋划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下列哪次会议有关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9.(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1号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近期,天问一号着陆器展开了一面具有真正意义的五星红旗,它在火星上迎风飘扬,这是泱泱大国在火星上的标志。把这一旗帜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山东省《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11.(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2021·山东莘县·八年级期末)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体现了新中国实行( )
A.新民主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13.(2021·山东昌邑·八年级期末)在国家各类节日庆祝活动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旨在
A.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C.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D.提高国家国际影响力
14.(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以下关于此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B.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宪法的作用
15.(2021·山东夏津·八年级期末)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2021·山东中区·八年级期末)1921年到1949年,中共先后成立了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局、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解放社等专门机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53年,成立中共中央编译局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这些工作
A.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 B.掀起了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
C.启蒙中国人民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
17.(2021·山东天桥·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其中“改天换地”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开国大典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18.(2021·山东滨城·八年级期末)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19.(2021·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图片是研究哪一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 D.八大二次会议
20.(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21.(2021·山东滨城·八年级期末)“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5月1日
22.(2021·山东曹县·八年级期末)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3.(2021·山东临邑·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4.(2021·山东寒亭·八年级期末)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25.(2021·山东安丘·八年级期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要完全撤走,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这表明
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帝国主义在亚洲的统治被推翻
C.新中国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西藏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6.(2021·山东费县·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标志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7.(2021·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 B.开国大典 C.渡江战役 D.三大改造
28.(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9.(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名为《祝福祖国》的邮票。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A.近代以来抵抗外辱首次完全胜利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C.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0.(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典礼,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世界影响国际意义如何?(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统一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黄炎培的《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2.(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黄炎培在他的诗歌《天安门歌》中写到:“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应该是(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完成
33.(2021·山东单县·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4.(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黄炎培先生后来发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一文,说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一年“是每一个人抬头的第一年,是群众抬头的第一年,今后我们做人,不可以不认识人,不可以不认识群众”。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5.(2021·山东金乡·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面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6.(2021·山东肥城·八年级期末)每年的流行词汇一般会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在1949年,“人民”“站起来”“共和国”等开始成为流行词汇。当时,整个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幸福中,好像换了一个人间,重新生活一样。这表明当时
A.中国在1949年结束内战,完全实现了统一
B.中国在1949年完成民主革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在1949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开启了多党制
D.中国在1949年建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7.(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下列对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8.(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这一伟大事件”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的完成
39.(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歌曲《走进新时代》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始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0.(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获得独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
41.(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中国( )
A.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 B.成为多党制国家
C.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2.(2021·山东巨野·八年级期末)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3.(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背景和人物 B.人物和方式
C.时间和意义 D.方式和背景
44.(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看下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和“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
B.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45.(2021·山东宁津·八年级期末)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46.(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1951年10月,西藏地方政府为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的入藏仪式,拉萨古城飘扬起五星红旗(如下图)。西藏和平解放不仅成为西藏由落后走向民主进步的转折点,也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统一。这一事件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巩固政权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47.(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 B.抗美援朝 C.澳门回归 D.香港回归
48.(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意义
C.时间和意义 D.方式和背景
49.(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二、综合题
50.(2021·山东冠县·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中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材料二:大会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重大会议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故A符合题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任务。故B不符合题意;进行土地改革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恢复国民经济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与会代表的工作指的是为创建新中国作准备。
2.B
【详解】
根据题干的“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由此可知,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共同纲领》。故B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颁布的,故A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颁布的。故C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法》与“全国人民的大宪章”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详解】
依据题干“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穿着各类的人都有,反映了这次会议有社会各阶层参与,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D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排除A项;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故选择D项。
【点睛】
“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召开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各方面的代表参见,体现了会议的广泛性。
4.B
【详解】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故答案选B。
5.B
【详解】
《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国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故B符合题意;《英雄交响曲》、《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不属于《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于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45年召开,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56年召开,故B不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及所学可知,被周恩来称为“剧本”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了筹备新中国,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项正确;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A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不仅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也标志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B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排除;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后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D排除。故选A。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召开,与国旗无关,排除C项;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1年冬召开,成立的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不是新中国,所以也与国旗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决定,故A正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采用公元纪年都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因此B、C、D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11.B
【分析】
【详解】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即《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前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AC是中华民国宪法,排除;D是中国第一部宪法,排除。
12.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既有共产党员,又有民主党派人士。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新民主主义制度,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3.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通过设置节日、国旗、国歌、首都等等这一系列国家符号,能够加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感,故C正确;.材料中的国家形象符号只是强化民众对政权京天安的认同,并不能提供真正的民主制度保障体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故B错误;材料中的国家符号主要是对民众产生影响,并不是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故D错误。综上答案C。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因此关于此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选项C符合题意;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A排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排除;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排除。故选C。
15.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家作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B正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故AC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D错误。
16.A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从1921年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这些工作目的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A符合题意;1921年到1949年,掀起了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说法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体现不出启蒙中国人民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题干中体现不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社会实现了“改天换地”,B项正确;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排除C项;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改天换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现场照片是对开国盛况的真实纪录,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ACD三项均经过了人为加工,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第一幅图片是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第二幅图是阅兵,第三幅图是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面,故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开国大典,A正确;BCD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故答案为A。
2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故B正确;而ABD与毛泽东同志当时所宣告的原话不符,排除ABD。故答案为C。
2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每年10月1日为新中国的生日,C正确;7月1日是建党节,排A除;8月1是建军节,排除B;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排除D。故选C
22.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2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B项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排除。故选C。
2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京剧演员梅兰芳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故B符合题意;在清朝,京剧艺术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故C不符合题意;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百年国耻洗雪,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要完全撤走,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表明新中国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2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踏上民族复兴的征程,故B符合题意;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B
【详解】
考查点:开国大典。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B项符合题意;A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2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实现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所以“旧时代”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时代”是指新民主主义社会,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29.C
【详解】
依据题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故C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抵抗外辱首次完全胜利,排除A;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D。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D符合题意;ABC项属于国内意义,排除。故选择D。
31.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故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
32.B
【详解】
分析诗歌“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的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因此B正确。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时中国尚未实现民族独立,因此A不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和土地改革是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的措施,与题意不符,C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B。
33.C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并没有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才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排除B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4.B
【详解】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举行,这表明了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故选B;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场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故排除C;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排除D。
35.D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D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走上社会主义道路,A排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排除;新中国成立时不是世界强国,C排除。故选择D。
3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D项正确;至今为止,台湾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并未完全实现统一,排除A项;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排除B项;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中国不是多党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37.A
【详解】
据图片《大旗招展全球》可知,图片上的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华民国的建立,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D项。故选A项。
38.C
【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故选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排除A.;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排除D。
39.B
【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由此可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那时中国人民还未“当家作主站起来”,排除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排除D。故选B。
40.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做主,C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排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清王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B排除;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新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D排除。故选C。
4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C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均与题干“1949年”不符,排除AD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C项。
4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祖国获得了统一,不符合史实;选项C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选项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材料提到了西藏解放的时间和意义。选项C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这是背景,人物是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A排除;人物是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和平的方式,B排除;方式和背景,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C。
44.D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D项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A项表述错误;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B项表述错误;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项错误。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5.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A项是为筹建新中国召开的会议;B项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C项海南岛获得解放比西藏早。所以ABC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46.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时期。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项B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时期是指1946年到1949年,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1956年至1976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7.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故A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澳门回归、香港回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统一事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4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属于西藏解放的方式。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属于西藏解放的意义,B项正确;图示的内容没有涉及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人物、时间,排除ACD项。故选B项。
49.D
【详解】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排除C。故选D。
50.(1)材料一: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材料二: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
(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央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全国即将获得解放。
【详解】
(1)根据材料“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中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遵义会议的内容。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二“大会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
(2)根据所学知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央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根据材料“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背景是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全国即将获得解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