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真理只有一个,…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针对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两个凡是”方针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2.(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2021·山东临邑·八年级期末)在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讲到:“1978年,一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文章,如同一声雷,在全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次讨论”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讨论 B.实行改革开放的讨论
C.“两个凡是”的讨论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一篇文章(如图),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性质是( )
A.学术百家争鸣 B.思想解放运动 C.新闻革新运动 D.爱国学生运动
5.(2021·山东莘县·八年级期末)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赶超英美
6.(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下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
A.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标着中国共产党拔乱反正胜利完成
7.(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热词。1978年可能出现的热词是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真理标准、解放思想、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拨乱反正、上山下乡
8.(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邓小平曾经这样评价1978年5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讨论,有人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这场讨论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场讨论最终肯定
A.“两个凡是”的观点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 D.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9.(2021·山东宁津·八年级期末)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0.(2021·山东费县·八年级期末)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11.(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12.(2021·山东鱼台·八年级期末)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13.(2021·山东单县·八年级期末)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4.(2021·山东曹县·八年级期末)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 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6.(2021·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1978年12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7.(2021·山东夏津·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推行计划经济 C.实行改革开放 D.坚持一国两制
18.(2021·山东滨城·八年级期末)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沐浴着春天的晨光,我们背起远行拾梦的行囊;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中华巨轮勇敢地破冰启航;中国仿佛一只涅桑的凤凰, 演绎着不朽的神奇和荣光。”“沐浴着春天的晨 光”开始于 ( )
A.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19.(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1979 年 1 月 1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下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 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2021·山东安丘·八年级期末)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
21.(2021·山东蒙阴·八年级期末)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这个中心工作是( )
A.拨乱反正 B.经济建设 C.全面开放 D.民族复兴
22.(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中评价某人物“(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 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 的政治决断力”。其评价的人物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刘少奇
23.(2021·山东高青·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
A.1921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24.(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1978年《光明日报》发文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伟大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25.(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6.(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检索关键词是查找信息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在百度上检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四个关键词。他所要查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7.(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乐翻天。谁能忘记 78年,翻天覆地大事变?祸乱从此说别离,幸福由今渐欲显。……”上述歌谣中的“翻天覆地大事变”的起因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
28.(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9.(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出访总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1976年至1978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主要是
A.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创造条件 B.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作准备 D.为改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
30.(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重大意义是标志着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D.中国共产党在组织路线上完成拨乱反正
31.(2021·山东蒙阴·八年级期末)“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与《人民日报》社论中的内容最密切相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32.(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33.(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习近平同志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召开了(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34.(2021·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下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B.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C.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D.进一步建立经济特区
35.(2021·山东武城·八年级期末)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36.(2021·山东岚山·八年级期末)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1978年11月12日,邓小平抵达新加坡,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1979年2月,邓小平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家装配工厂。邓小平的外交出访( )
A.坚定了其改革开放的信念 B.为深圳等经济特区积累经验
C.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 D.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
37.(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二大里程碑。”我国改革开放起航的标志(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38.(2021·山东高青·八年级期末)下面是李宏宇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应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
39.(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7600余字,“转”是关键词。细细品读,“转”是认识和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意义的窗口。以下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转折意义的内容是
A.冲破“左”倾错误长期束缚 B.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C.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D.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40.(2021·山东昌邑·八年级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因为其在重大历史关头,及时回答了党和国家何去何从这一‘历史之问’。”这一“历史之问”的答案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多党合作 D.落实“两个凡是”
41.(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结构图中间空白处应填写
A.“两个凡是”方针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42.(2021·山东寒亭·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 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 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标志着这次伟大觉醒 和伟大革命开始的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43.(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44.(2021·山东巨野·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45.(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被称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最主要的是因为
A.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B.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C.习近平新时代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综合题
46.(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20世纪末,我国提出了怎样的“法治”目标?
47.(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摘编自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部编《中国历史》八下
(2)据材料二指出我们党“在探索中走了弯路”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走了哪些“弯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主要和党的哪位领导人有关?
48.(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中国革命道路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工业强国梦】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3)据材料三,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是什么?这一规划执行的结果及意义如何?
【开放繁荣梦】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战略转变”指什么?“战略转变”的开端是哪次重要的会议?
49.(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6 分)
材料二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摘编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2)材料二中“一条创富之路”是指什么道路?这条“创富之路”的探索开始于哪一年党的哪次重要会议?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文革结束之后,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方针;为拔正中国前进的正确道路,兴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故C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均是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正确;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确立的,排除B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没有提高中国的威望,排除C项;结束了文革是在1976年, 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1978年……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可知,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符合题意;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AB均不符合题意;“两个凡是”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通过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思想理论界的讨论不属于学术百家争鸣,排除A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由两个凡是引起的,与新闻革新无关,排除C项;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不属于学生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志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十一额三中全会着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A正确;“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发生在1953年到1957年之间,故B错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故C错误;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发生在1958年,故D错误。故选A。
6.A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正确;“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的影响,排除B项;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排除C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着中国共产党拔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A;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B;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D。故选C。
8.D
【详解】
依据题干的“1978年5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和“这场讨论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的讨论指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D符合题意;“两个凡是”的观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排除A;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果,排除B;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文化大革命有关,排除C。故选D。
9.D
【分析】
【详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是建国后党史上的伟大转折。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答案选D。
10.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其中的“改革开放”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故D符合题意;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其中的“庆新生”,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不符合题意; B是一五计划的进行,故B符合题意;C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C符合题意。中共八大的召开是在1956年,A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B不符合题意。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外开放的起点,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诞生,实现了国家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抗战胜利是1945年,中共十五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由“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选项D符合题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A排除;20世纪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B排除;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C排除。故选D。
14.C
【分析】
【详解】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的一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中共七大,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②④不是共同点,答案选C。
1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土地革命、抗美援朝战争,以巩固新生政权,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1966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故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排除BCD项。
16.B
【详解】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B正确;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A排除;中共十五大召开于1997年,确立了邓小平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排除;中共十九大召开于2017年,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B。
17.C
【详解】
由题干中的“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以C项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当时推行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8.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祖国踏上了富起来的征程,故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故C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入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改革开放的领导人,故A正确;解决文革遗留问题不能体现新时代,故排除B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C项;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故排除D项。故选A。
20.C
【详解】
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说“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C符合题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排除;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是在1978年之前,B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排除。故选择C。
21.B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可知社论中这项全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決策,故B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中心任务,A错误;全面开放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D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排除。
22.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位小个子的四川人主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体节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四川人,也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因此A正确;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前夕已经去世,而且毛泽东是湖南人,不符合题意。B错误;孙中山是近代辛亥革命领导人,而且是广东人,不符合题意。C错误;刘少奇去世于1969年,不可能领导改革开放,而且刘少奇是湖南人,D错误;综上故选A。
23.D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史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史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发展史始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所以“四史”的交汇点是1978年,故选D项;A、B、C三项的时间均不包含改革开放史,故排除。
24.C
【详解】
根据题干“1978年《光明日报》发文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据此可知,“伟大转折”体现在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C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题干“1978年”不符,排除A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与题干“1978年”不符,排除B项;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在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题干“1978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5.D
【详解】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符合题意;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社会矛盾,A排除;中共十二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排除;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排除。故选择D。
26.B
【详解】
根据“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等信息可知这些关键词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B;中共八大与改革开放无关,排除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工作中心转移无关,排除CD。
27.B
【分析】
【详解】
由材料信息“谁能忘记 78年,翻天覆地大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翻天覆地大事变”的起因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故B正确;“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故A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C错误;1980年经济特区建立,故D错误。
2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作出到了重要决定,会后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所以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意义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属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客观叙述,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
根据材料“从1976年……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出访总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可得出,从1976年至1978年,高层出访次数逐年增加,尤其是1978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提出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需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联系,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就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在1972年开始走向正常化了,选项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
30.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B正确;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A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C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D排除;故选B。
31.C
【详解】
依据题干“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大意是这次会议确定不再搞“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了,而是要以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正确;中共七大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A排除;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排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排除;故选C。
32.B
【详解】
据材料可知,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评价改革开放成就,意思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没有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排除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3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项符合题意;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排除C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排除D项。故选A项。
34.D
【详解】
经济特区于1980年设立,目的是为了对外开放,而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是对内改革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D不是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D符合题意,故选D;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政府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从而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中国历史深远的伟大转折,C符合题意;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A不符合题意;B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
36.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邓小平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抵达新加坡,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家装配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外交出访了解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建设经验,坚定了其改革开放的信念。选项A符合题意;作出改革开放政策之后,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排除;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A。
37.B
【分析】
【详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B;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我国还没有改革开放,排除A;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2017年召开中共“十九大”,我国已经改革开放,排除CD。
【点睛】
38.D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材料涉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能贯穿这三个时期的只有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不能体现材料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B项;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不能体现材料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故排除C项。
3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因此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转折意义的内容是“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选项D符合题意;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所以选项ABC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转折意义的内容,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
40.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故A正确;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实行多党合作,故C错误;D项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41.B
【详解】
据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B项正确;“两个凡是”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原因或背景,而不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影响,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刘少奇平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中,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42.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 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C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长征时期召开的会议,与题意不符,排除A;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B;中共十八大是2012年召开的,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故选C。
43.B
【详解】
题目中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是指新中国的成立,开创者是毛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是指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邓小平,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44.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伟大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符合题意;AB项是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之前,排除;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排除。故选择C。
45.D
【分析】
【详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故选D;A项是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排除B;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
【点睛】
46.(1)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依法治国.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及法律宣传;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法可依.
【详解】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的“‘法治’即法的统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可以读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分析材料二的“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可以总结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依法治国。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及法律宣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我国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20世纪末,我国提出有法可依的的“法治”目标。
47.(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两点都答出方可满分,若答出后一点可给分,只答前一点不给分);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意一点即可)
(2)原因: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弯路: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3)时间:1978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人:邓小平
【详解】
(1)根据材料“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通过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我国确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说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弯路主要是因为党对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没有理解清楚。1958——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弯路。
(3)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使我国逐渐摆脱左倾错误的影响,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48.(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2)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工业化;一五计划;到1957年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独立,民族实现了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2)根据材料“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可知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最高利益:根据材料“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工业化。规划:为了实现工业化,国家制定了促进国家工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到1957年,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我国向着工业强国的目标前进。
(4)战略转变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成为战略转变的开端,转变:它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步。
49.(1)标志: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的完成
(2)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1978年 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3)成就: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增强);人民收入大幅增多(人民生活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建立起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结合所学知识,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3)根据图片信息,1978-201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成倍数增长,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尤其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猛,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倡议下建立,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