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寒亭·八年级期末)如表反映的是我国工农收入差距状况,与表中差距变化趋势紧密相关的是
年份 工人人均工资收入(元) 农民人均农业生产性收入(元) 工农收入比
1978 631 113 5.56
1979 678 133 5.09
1980 729 141 5.16
1981 770 166 4.62
1982 786 199 3.93
1983 803 218 3.68
A.农村土地改革的推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3.(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4.(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 D.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7.(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新的农业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这种“新的农业体制”是指 ( )
A.农业集体化 B.人民公社制度
C.土地私有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2021·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集体企业
9.(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0.(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1.(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分析下图,发生这一改变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C.互联网的广泛运用 D.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12.(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各项可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
A.电影《十八个手印》 B.小岗村村民回忆录
C.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 D.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13.(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他们“按下红手印”为的是( )
A.进行土地流转 B.分田包干到户 C.实行合作经营 D.发展村镇企业
14.(2021·山东鱼台·八年级期末)有人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比作“鞋”和“脚”的关系,下列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鞋子合脚,大步流星”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2021·山东单县·八年级期末)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得益于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打工
16.(2021·山东沂南·八年级期末)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A.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7.(2021·山东禹城·八年级期末)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18.(2021·山东夏津·八年级期末)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19.(2021·山东陵城·八年级期末)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有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③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④企业中存在“大锅饭”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21·山东定陶·八年级期末)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
①政企职责不分
②分配制度“大锅饭”
③经营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经营权在政府手中
⑤企业没有自主权
⑥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⑦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
A.③⑥⑦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21.(2021·山东临沭·八年级期末)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2021·山东滕州·八年级期末)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国家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按劳分配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增强企业活力
23.(2021·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万科、联想、海尔等大型企业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24.(2021·山东崂山·八年级期末)1985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两篇文章:《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环环节节抓商品质量》。解决质量问题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市场经济 B.实行包产到户 C.开展技术交流 D.增强企业活力
25.(2021·山东临邑·八年级期末)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中“新时代”是指
A.大跃进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26.(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7.(2021·山东无棣·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此该大会确立了(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2021·山东垦利·八年级期末)有人说“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的中国
①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2010年,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③与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④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为互联网经济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9.(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是( )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2008年,两岸达成三通协议
C.2015年“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0.(2021·山东高青·八年级期末)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1.(2021·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最近,黄色松果电单车出现在了我们翼城县的街道上,这种扫码付费单车的出现,直接体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 )
A.改革 B.环保 C.共享 D.开放
32.(2021·山东临邑·八年级期末)2020年行语有:逆行者、神兽、双环、直播带货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下面流行语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
①公私合营 ②市场经济 ③招商引资 ④赶英超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33.(2021·山东莘县·八年级期末)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综合题
34.(2021·山东·禹城市伦镇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民族胜利”的主要原因及“开天辟地”、“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2)识读材料二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3)材料三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请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35.(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建设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2)材料二中讲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八大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什么严重挫折?
材料四 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全面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6.(2021·山东·郯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关注民生一直是我们党的宗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1)联系所学知识说出哪一举措使材料中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也就在这一年哪一事件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
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 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 “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年10月1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建议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在世卫组织支持下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多次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 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2020、03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中,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做出哪些努力或贡献?
材料四:要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二〇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共十九大五中全会公报
(4)依据材料四说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以上材料给我们怎 样的启示和思考?
37.(2021·山东寒亭·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广大贫下中农踊跃参加土地分配的照片
(1)据材料一,图中农民踊跃参加土地分配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 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 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 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与其它哪两大运动并称为 “三大改造”?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 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 经济形式。
——摘自《复兴之路》(中)
(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材料四 适度规模化经营稳步发展。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 流转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超过了 4亿亩,比2012年增加了 1.3 亿亩,流转面积占比超过30%。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蔬菜、花 卉、瓜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特色种养等产品的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农户聚集, 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
(4)据材料四,分析十八大以来农业生产呈现的新的特点。
38.(2021·山东金乡·八年级期末)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创造奇迹、铸造辉煌的历史。奋斗不息,改革不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于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分析,经过此次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1978年12月,那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瞬,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一瞬意义非凡而深远。一个令中国天翻地覆的新词汇猛然跳入国人视野,一个伟大的时代 也就此正式踏上征程。
(3)材料三中的“短短一瞬”指的是哪一会议的召开?“新词汇”指的是该会议上作出的哪一战略决策?
材料四 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是分田到户……
(4)材料四中的“全村”指的是哪里?该村分田包干到户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最终发展为哪一制度?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39.(2021·山东费县·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我国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摘编自杨忠虎、王明《中国共产党史简明读本》
(1)材料一中的变革与哪一重大举措有关?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40.(2021·山东单县·八年级期末)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于哪一年完成?有何意义?
材料二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要什么权?
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41.(2021·山东临清·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时指出,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要适时结束,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扩大企业的权力,打破平均主义。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史称 “北方谈话”。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北方谈话”中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中的20世纪80年代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表格内容反映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工人收入的增长,说明农业发展速度快,出现这种情况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故B正确;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开放城市有利于促进开放城市的发展,与农业无关,故排除C项;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D项。故选B。
2.B
【详解】
①农民积极加入农业合作社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3年到1956年;②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年到1952年;③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在1978年以后;④人民公社化时期,指的是1958年到1978年。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①④③。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3.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故ABC不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C
【详解】
考查点: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题思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C符合题意;两次农村经济体制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ABD不合题意;ABD错误。综上故选C。
5.D
【详解】
依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可知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正确;互助组、农业合作社属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内容,AB排除;1958年,党和国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人民公社,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超越了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造成了三年经济困难,后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体制被取消,C排除。故选D。
6.D
【详解】
依据题干的“包干到户,喜看稻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提高很快。故D符合题意;翻身解放与包干到户不符,排除A;对外开放与题干对联内容无关,排除B;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排除C。故选D。
7.D
【分析】
【详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国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的主动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激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其他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答案选D。
8.A
【详解】
考查点:农村改革。解题思路:紧扣“改革最先开始于”进行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A项符合题意;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晚于农村改革,集体企业与改革最先开始地点不符,排除BCD。故选A。
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农村推广,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它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农民仅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C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和支持,均是关于二者的正确评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等,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②1958年以来,党中央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③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
11.D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数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至1983年,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再结合这个时间段,不难判断出这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的表现,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以D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至1956年12月,所以A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是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不涉及农村改革,所以B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普及,所以C不符合题意。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文字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其中直接史料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可知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选项C符合题意;电影有改编的成分,A排除;回忆录属于间接史料,B排除;小说有虚构成分,D排除。故选C。
13.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为分田包干到户,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B项正确;21世纪初实行土地流转,排除A项;新中国三大改造时期实行合作经营,排除C项;材料与“发展村镇企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鞋子合脚,大步流星”指的是符合经济发展实际,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五计划是工业化建设,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B
【详解】
根据材料“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可知,就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近安排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B项正确;A项与农业发展有关,但材料强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排除A项;C项属于土地承包关系,不符合“离土不离乡”的要求,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打工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
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实行承包制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没涉及到多种所有制经济,故排除C;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17.A
【详解】
依据题干“1984年、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体现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我国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A符合题意;为企业包销产品不符合改革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不符合题意;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A
【详解】
由题干中的“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所以A项符合题意;题干无法体现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乡镇企业,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明的是对国有企业更好的管理,而不是放弃,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9.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可知与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84年的情景,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因此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与1985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后的情形相关,这在1984年的中国不可能出现,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故③⑥⑦符合题意。政企职责不分与经营承包责任制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分配制度“大锅饭”与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企业经营权在政府手中和企业没有自主权与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不符,故④⑤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C
【详解】
根据材料中“1984年”“将‘松绑’风吹向全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这与材料中的“松绑”相吻合,故选C;材料中的“松绑”指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故排除A;1984年国企改革刚刚起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故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2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D符合题意;实行政企分开、实行按劳分配、扩大企业自主权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D
【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万科、联想、海尔等大型企业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国企改革是对城市经济体制的开展,故选D;A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农村进行的改革,排除;B是在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发生在1992年,排除。
24.D
【详解】
根据题干“1985年”“企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这便使企业和职工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问题,也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通过这些措施,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因此,解决质量问题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D项正确;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1985年”不符,排除A项;我国在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与题干“企业”不符,排除B项;开展技术交流,有利于促进职工技能提升,但不是解决质量问题的中心环节,排除C项。故选D项。
25.D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993年4月1日起”“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结合所学,“票证”是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的专用购买凭证。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与居民收入的增加。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D项符合题意;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AB两项不合题意;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C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6.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故选项C符合题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于1985年就开始了,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7.D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故选项D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8.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1世纪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为互联网经济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①③④说法正确,故选C;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10年还没有达到世界第一,②错误,排除ABD。
2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间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故D属于观点,符合题意;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史实,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2008年,两岸达成三通协议,是史实,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2015年“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史实,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0.B
【详解】
根据材料“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信息可知,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出现了材料所述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这时期建立的不是计划经济体制,A项错误;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材料所述现象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错误;材料所述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31.C
【详解】
根据“黄色松果电单车出现在了我们翼城县的街道上,这种扫码付费单车的出现”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当今的共享单车,因此C项正确;ABD项的理念与主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32.C
【详解】
根据所学,改革开放主要涉及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 招商引资等内容,故②③C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的内容,赶英超美是大跃进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33. 巩固 城市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4.(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图一:实施第—个五年计划;图二: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成功实践: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恬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港澳回归;建立经济特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发展;颁布系列法律文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需答出两点)
(4)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一定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需答出两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千古巨变”指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民族胜利”的主要原因;“开天辟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依据材料二的图示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实施第—个五年计划;图二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材料三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恬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港澳回归;建立经济特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发展;颁布系列法律文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一定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
35.(1)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或赎买;
(3)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建设使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可知是指1953-1956年间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公私合营,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八大以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明对当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结果造成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城市全面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36.(1)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发秘密,政府肯定,全国推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发起国际倡议,加强国际协调,共同抗疫,积极分享药物和疫苗研发,为疫情扩散国家提供国际援助
(4)共同富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需要创新精神;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0年美军入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分田到户,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根据材料“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可知这一改革经历了农户们秘密协商到政府高度认可,最后向全国过推广的过程。
(3)根据材料“建议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说明中国在疫情面前,积极发起国际倡议,号召世界共同抗疫,“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多次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 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说明我国大力支持疫情扩散国家的医疗卫生建设,而且主动分享药物和疫苗研发成果,体现了中国认真履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4)根据材料“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可知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农村生产逐渐得到恢复,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疫情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世界所有国家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疫情,为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37.(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合作化运动。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有利于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等。
(4)农业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
【详解】
(1)据材料一“废1951年,广大贫下中农踊跃参加土地分配的照片”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2)根据材料二“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 社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手工业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公私合营。
(3)根据材料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可归纳出有利于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4)根据材料四“目前,蔬菜、花 卉、瓜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特色种养等产品的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农户聚集, 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可归纳出农业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
3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2)1956年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4)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客观规律;靠人民改革,为人民改革,改革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据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此次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短短一瞬”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词汇”指的是改革开放战略决策。1978年12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4)据材料“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是分田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全村”指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该村分田包干到户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最终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客观规律;靠人民改革,为人民改革,改革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9.(1)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优越性: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55年,我国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可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结合课本所学,从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材料二“……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此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实行按劳分配,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0.(1)原因:新中国的成立;政府高效;人民的支持;苏联的援助;(答出其中3点即可)
时间:1957年;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权力:生产经营自主权。
(3)经济手段:市场。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4)趋势: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
(1)
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等信息即可得出原因是新中国的成立、政府高效、人民的支持、苏联的援助。关于时间,根据材料一“‘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可知,“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于1957年超额完成。关于意义,结合所学所学知识可从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方面回答。
(2)
根据材料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权力是指生产经营自主权。
(3)
关于经济手段,根据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得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作用。关于要求,根据材料三“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4)
关于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结合上述材料可知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点睛】
41.(1)表述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重要的思想动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扩大企业的权力,打破平均主义。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可知,此内容表述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重要的思想动员。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这项改革,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新体制”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