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走一步再走一步[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31 1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 总 第 课时)
课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银娟
日期 2006年 9月 7 日 上午 第 3 节 教具 录音机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生字、生词;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重点)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新课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即使是一些看似平平淡淡的小事,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们启示着我们如何去面对前进路上的一切。《在山的那边》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你呢?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过困难,并战胜了它们。我想请问,当你战胜困难之后,你是否想过其中包含的某些道理?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篇文章,讲得便是从一件小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翻到课文第六页,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给我们以启示的。二、进入文本(一)听课文录音(过渡)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请大家:一要注意字的读音,圈出生字、生词;二是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1、生字生词我在小黑板上写了一些,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加点的字注音,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耸立(song)峭壁(qiao)颤抖(chan)训诫(jie)啜泣(chuo)迂回(yu)纳罕(han)屡次(lu)瘦骨嶙峋(lin xun)小心翼翼(yi)头晕目眩(xuan)2、回答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爬悬崖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是吗?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冒险”行动。冒险行为对于其他孩子可能是件很刺激的事情。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很危险的行为,也因此“我”遇险了,被困在岩石架上动弹不得。最后我脱险了吗?在父亲的指引下,我终于爬下了岩石,也就是脱险了。明确:简单地讲就是一件童年往事,一件关于冒险和脱险的事。(板书)(二)复述课文(过渡)刚才我们大致梳理了这一件小事。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件事复述一下。1、抢答时间到,请合上书本。在复述之前,我们先对几个问题进行抢答。我们班有四组,就以组为单位,在我讲完问题之后站起来抢答。在我没讲完就站起来的,就取消这一题的回答资格。最后我们来看看哪组的表现好。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五十七年前的七月的一天)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美国费城)3)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4)悬崖有多高?(约20米)5)岩石架有多高?(约7米)(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小黑板,并表扬表现好的,鼓励其他组。)2、复述课文我们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分别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来复述。先思考一下,然后自告奋勇地上来。(注意鼓掌鼓励)(三)谈启示(过渡)作者最后在父亲的指引下,终于爬下了悬崖,战胜了困难。1、自己的启示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课文给你的启示。(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2、作者的启示作者经过这件事情也得到了一个影响了他的一生的人生哲理。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三、拓展延伸作者经过一件小事得到了一个人生哲理。那么,请大家讨论思考,你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你是怎样战胜它的?并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化整为零,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了。这是作者小时侯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话。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感悟。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手册上的生字生词。2、将刚才的思考整理后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回答“没有”。学生听录音。学生注音,然后一起朗读。学生回答。学生浏览课文。学生抢答。两位学生复述课文学生讨论、发言。学生朗读。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设计: 冒险走一步, 童年往事 脱险再走一步 人生哲理——遇到困难,化整为零
教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