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22】生物会考 真题单元汇编 1.1 认识生命现象(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2022】生物会考 真题单元汇编 1.1 认识生命现象(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3 20: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INCLUDEPICTURE"刷基础·基础过关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基础·基础过关练.TIF" \* MERGEFORMAT
1.(2021·昆明)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蝴蝶翩翩起舞 B.小树发出新芽
C.雨水滋润大地 D.鸟儿高声鸣叫
2.(2021·临沂)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长发育
D 破壳而出的幼鳄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021·衡阳)珍妮·古道尔在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时发现,其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有分工,她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分析法
4.(2020·威海)为探究含氮的无机盐对绿色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生物社团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如表实验(表中未列出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且适宜)。下列对该探究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玉米幼苗(株) 栽培 叶片的生长情况
甲 10 用缺氮营养液 叶片发黄
乙 10 用完全营养液 叶片正常
A.该实验是对照实验
B.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叶片是否发黄
C.每组用10株幼苗可以避免偶然性
D.实验结论是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5.(2020 ·潍坊)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招募20至60岁的志愿者分为三组:20位糖尿病患者、20位健康者、20位治疗后血糖含量稳定者,每天只定时服用一定量的山药多糖,结果表明,服用该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巩固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体之间的相对差异较大而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你认为以下最能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信度的改进措施是( )
A.增加一个对照组
B.增加每组被测人员数至100人
C.统一被测者的性别
D.统一被测者的年龄
6.(2021·临沂一模)活细胞中的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细胞质是如何运动的,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E,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7.(2020·广安)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实验过程中,对光、下降镜筒和上升镜筒时,眼睛应分别注视( )
A.反光镜、目镜、物镜 B.目镜、物镜、目镜
C.反光镜、物镜、目镜 D.物镜、物镜、目镜
8.(2021·东营)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镜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变短
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C.若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INCLUDEPICTURE"刷能力·能力提升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能力·能力提升练.TIF" \* MERGEFORMAT
9.(2020·临沂)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INCLUDEPICTURE"21SD临SWY1.TIF" INCLUDEPICTURE "21SD临SWY1.TIF" \* MERGEFORMAT
A.右上方 变亮 B.右上方 变暗
C.左下方 变亮 D.左下方 变暗
10.(2020·东营)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0SWSDZTHB50.TIF" INCLUDEPICTURE "20SWSDZTHB50.TIF" \* MERGEFORMAT
A.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①
B.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11.(2021·重庆黔江)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看到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HZZB3.TIF" INCLUDEPICTURE "22SWHZZB3.TIF" \* MERGEFORMAT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②①
C.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
12.(2021·济南槐荫一模)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图中的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MNTa11.TIF" INCLUDEPICTURE "22SWMNTa11.TIF" \* MERGEFORMAT
A.由此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无系统
B.若图中物像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C.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D.视野中如果有带黑边的圆圈,那就是一个细胞
INCLUDEPICTURE"刷素养·全国视野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素养·全国视野练.TIF" \* MERGEFORMAT
13.(2020·滨州)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2021·济宁)【科学探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植物见光变绿的现象,如“竹笋出土被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绿色”“白萝卜地下部分是白色,地上部分却发绿”“大白菜外部叶片是绿色的,内部叶片却是白色的”,类似现象还有很多。“爱上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对这一现象很好奇,提出了“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照?”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 A组 B组
第一步 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注A、B,并加入等量土壤
第二步 各植入10粒大豆种子并加入适量清水
第三步 ? 遮光黑暗处理
第四步 放入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五步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长成绿色豆苗和黄白色豆苗的数量)
(1)植物体变绿的原因是合成了__________,它存在于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__内。
(2)本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所以实验第三步对A组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两组实验加入土壤的理化性质、清水的量和环境的温度等都应______________。
(4)社团的同学观察发现,A组幼苗全为绿色,B组幼苗全为黄白色。请同学们依据观察结果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1·泸州)【科学探究】生活中的常规消毒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九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INCLUDEPICTURE"22SWHZZB33.TIF" INCLUDEPICTURE "22SWHZZB33.TIF" \* MERGEFORMAT
(1)使用消毒液杀灭教室内的病原体,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2)生物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有同学提出疑问:消毒液能杀菌,但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呢?生物兴趣小组又对该品牌消毒液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1/200为最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21·淄博)【科学探究】淄博市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全城公园城市建设,绿地率大大提高。生物兴趣小组,选择某新建公园的裸地、草地和灌丛,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2SWZTSD284.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284.TIF" \* MERGEFORMAT
(1)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并实施计划:兴趣小组用干湿计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测量了裸地、草地和灌丛的湿度,记录测得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图一。
①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兴趣小组在同一时间、地点多次测量了几组数据,然后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兴趣小组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一天早、中、晚灌丛的相对湿度是不同的,影响这种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
17.(2021·北京)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18.(2021·广东)火龙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3天每盆浇水500 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112天(16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表。请分析作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每组有苗100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__________;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112 天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5.6%,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______________,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______(选填“轻”或“重”)。
(3)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________、根数________,扩大了根与土壤的____________,从而使根尖的________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4)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B 6.B 7.B 8.A 9.B
10.D 11.C 12.C 13.B
14.(1)叶绿素 叶绿体 (2)光照 不遮光
(3)相同且适宜 (4)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15.(1)切断传播途径 (2)减小误差
(3)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 增加
(4)效果好且浓度较小,减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6.(2)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空气湿度有(或没有)影响
(3)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小误差
(4)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5)温度
17.(1)微塑料A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3)消化和吸收 乙组缓慢增长,而丙组体重下降
(4)数量多,排列整齐 (5)C
18.(1)土壤含水量 平均值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79.3% 轻
(3)增加 增多 接触面积 成熟
(4)抗旱(或耐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