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小节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小节综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27 21: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东亚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位置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oE-140oE,20oN-50oN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汉城东京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汉城东京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位置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2、范围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oE-140oE,20oN-50oN 中国(首都北京)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
日本(首都东京)分析东亚的地势特点、海岸线的特点二、地形河流1、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二、地形河流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3、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1、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二、地形河流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三、气候特点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四、人口和经济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高低起伏大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山地丘陵自西向东短、急温带大
陆性
气候季风
气候地壳
稳定地壳活动强烈小大落后较发达畜牧业农林日本一、地理位置及范围1、 范围:主要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一些小岛组成。 2、 位置:纬度(30°N—45°N) 经度(130°E—145°E)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特点: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二、自然地理特征 ①境内多山,平原狭小 山地、丘陵为主(3/4),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平原,关东平原最大;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南北差异明显(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探究1:结合地形图与气候图分析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原因? 探究2: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自然灾害损失却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1、日本为岛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侧,经常受到台风、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2、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区:
3、气候为季风气候,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多水旱等气象灾害;
4、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日本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3.河流特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4.自然资源特征: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三、人文、经济地理特征1.人口特征: 人口稠密,人口超亿,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素质高。 2.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1)发展条件:不利条件:国土内市场狭小、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
多良港。 (2)经济特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对外贸易发达,对外依赖性强(原燃料依赖国外进口,产品销售也依赖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
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 (3)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4)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5)工业布局的趋向: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思考:日本工业为什么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思考:读下图说出日本从50年代开始向外转移的产业类型及原因? (6)农业特征: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 渔业发达,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7)主要城市:首都:东京; 科学城—筑波(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中心)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区)例题: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回答:(1)(4分)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
(2)(6分)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该环境问题此季节主要向什么方向传播及原因。答案:
44.
(1)日本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需要能源多(能源市场广大);技术发达;核电站建设适应性强。(每点一分)
(2)环境问题:核污染(放射性污染)(2分)向东传播(2分);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洋流东去)(2分) 日本地形图六大板块示意图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北九州日本的工业分布思考: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自然资源冒烟的火山口硫磺矿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