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27 21: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课 题 】七上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计算人口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4、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5、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模式】 “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 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人口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人口。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给画面起名。
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踊跃回答
通过观察图片,给画面起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人口的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读课本P88引言及图5-1-1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课件展示),完成下列要求:
(1)、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_____。
(2)、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_____,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_____。
(3)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填下表:
人口(亿)
时间(年)
时间间隔(年)
10-20
1830-1930
10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4)从世界人口增长每增加10亿所间隔的时间长短中,你有哪些发现?
(5)结论:
世界人口增长每增加10亿所间隔的时间_____,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_____。
教师进入各小组现场指导,最后选一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正。
拓展延伸:目前,由于我国等国家实行_____,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该怎样进行定量分析呢?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
课件展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小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_____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等于减去_____。
2.引导学生读课本P89及图5-1-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课件展示),完成下列要求:

(1)_____洲、___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____洲、_____洲、___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课本P90计算下列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它们的差异。
(3)结论:
像德国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_____;像印度等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
(4)讨论:课本P90探究活动2,就三种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教师进入各小组现场指导,最后选一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正。

根据要求读图,填表、小组内交流,
并归纳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小组探究 :
结合生活实际,近几十年来促进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要求读图,小组内交流,
并归纳得出结论:
学以致用,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读图、填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有用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比较能力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2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带来的压力,为下面学习人口问题做铺垫。
衔接
与过渡
目前地球上有70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疏呢?我们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活动: 我们“家”应该选择在什么地方
课件展示:景观图

平原

沙漠

高原
结合景观图所反映的地理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你愿意把“家”选在哪里?理由是什么?
(2)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你对“家”的选择?
(3)你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2、引导学生读课本P90- P91及图5-1-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课件展示),完成下列要求:

(1)我们通常用_____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人口密度是指_____。用公式表示,人口密度=_____。
(2)2011年末中国人口已达到13、47亿,计算我国2011年末的人口密度_____
(3) 世界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和_____、_____、南北美洲_____部等_____平原地区。
(4)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从纬度位置看:处在_____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处在_____地区;
从地形上看:处在_____地区。
从气候上看,气候特点是_____。
(5)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极端干旱_____地区,过于潮湿_____地区,终年严寒_____地区,地势高峻_____地区
教师进入各小组现场指导,最后选一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正。
总结: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四密四疏。

极地地区

草原
海滨
引导学生探究“家”的选择,发表自己观点,并交流理由。
根据要求读图,小组内交流,
并归纳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人口稀疏的地区及原因(课件展示)

通过学生感性地给自己“选家”,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此类地图,提高了学生读图识图的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地理素养。
衔接
与过渡
地球上有这么多的人,既要满足吃饭、穿衣、住房,又要满足教育、医疗、就业等需求。那么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哪些问题呢?那么人口的增长过慢,给人类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哪些问题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引导学生读课本P92- P93并结合自己了解生活情况谈谈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又会带来什么问题?
探究活动二:
1.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2.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入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3.农村人口若有计划来到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问题”加以印证。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小结:合理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对缓解城市劳动力不足,繁荣城市经济很有用
探究活动三:
分小组通过资料交流,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典型图片加以印证。
总结: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人口数量的多少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1、生活条件好
2、教育条件好
3、医疗卫生条件好
4、工作条件及待遇好
住房拥挤
就业困难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从正、反两个方面收集 “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的资料,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2、查阅方式:上网、翻阅资料书、生活实际、所见所闻。
阅读: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思考:日本和印度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各存在哪些不利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有用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通过活动可以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通过对比了解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存在的人口问题也不同制定的人口政策也不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
构建
与梳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结束新课
恩格斯曾经给我们一个著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世界人口问题既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更需要人类自己来解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
C.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所以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城市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有:
A 住房困难? B 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多 D 生活条件改善
3、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印度 B、中国 C、 英国 D、巴西
4、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②城市有较好的生活条件;③城市环境优美;④城市有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⑤城市物价低。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读下图“地球的呻吟”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带来的问题。
(2)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 、 等方面。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 的发展和 条件相适应,该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6、读漫画“所剩无几”,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所剩无几”反映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
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教学内容比较紧凑,各环节的衔接较自然,使知识能够比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世界人口增长”和“世界人口分布”,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的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意在今后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