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20:03: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课文。(重点)
2. 认真体会“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难点)
一、导入
刘禹锡三次搬家小故事导入: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面对处处刁难自己的势力县令,刘禹锡是如何做的呢?他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县令的刁难?
明确:坦然,乐观,从容。
二、齐读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并深入了解文章内容。(重点)
2.通过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难点)
3.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重点)
三、资料助读(学生介绍)
(一)《陋室铭》题解(参照课下注释)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被称为“诗豪”。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四、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断句,体会韵律之美
自由朗读
学生范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齐读
感受文章韵律之美
韵脚:是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探究:陋室铭押的是什么韵?(押ing韵)
活动二:译读——读懂内容
(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教师指导(重点字词翻译)
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出名; 斯:这;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丝竹:世俗的乐曲; 案牍:官府公文
何陋之有:倒装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六、活动三:品读——思考探究
陋室,到底陋吗?
明确:不陋 原因:惟吾德馨
从那几个方面你能看出陋室不陋的?
环境之幽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人物之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情趣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活动四:赏读——读明情操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1.资料链接:
南阳诸葛庐: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躬耕隐居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西蜀子云亭:子云亭是指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住过的居所。
2.明确:类比
3.类比与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通过两个不同类事物某方面的相似处比较,由此及彼地做出论证。
思考明确: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圣贤一样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写作手法
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前两节《爱莲说》已讲到过)
明确:托物言志
托何物:陋室
言何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拓展:文人书斋名趣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陆游——老学庵 蒲松龄——聊斋
作业:为你的小书房起一个雅名,下节课一起来交流一下,比比谁起的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