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20:04: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陋室铭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重点)
2.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
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4.正确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一、导入新课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祥,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名人,也有三迁居室的佳话,他就是刘禹锡,据说当年他因为参加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时的权贵,所以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在衙门三间三厅的大屋子里,可是当地的知县是个势力小人,所以百般刁难,他不得不在半年之内被迫搬了几次家,他先是住在城南的三间小屋,然后住到城北的一间半小屋,最后是住在城中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这让他有点恼火了,于是便以诗文做无言的抗争,写下了千古名文《陋室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刘禹锡的陋室。
作者简介与题解
1、关于刘禹锡,大家还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以下几点:刘禹锡,唐朝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2、何为“陋室”?即简陋的居室。
3、何为“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
朗读与字词。
1、学生倾听视频朗读,要求他们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解决生字词。
3、学生按节奏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边读边划出押韵的字。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
4、学生根据幻灯片给出的节奏齐读课文。
理解积累
学生根据课文下边的注释,找出重点字词并解释,试着逐句翻译,并与同桌交流成果。打开有字、词、句的幻灯片,先让学生翻译,教师再点评、总结。
探究课文
1、文章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四句与陋室无关,似乎多余,你怎么看?
提示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先想一想“山”、“水”、“仙”、“龙”和“陋室”“德馨”有什么共通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所以作者在这里用“山、水”比喻陋室,用“仙、龙”比喻德馨。(板书)所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是全文的什么句?主旨句。哪两个字统领全篇?德馨。
2、作者具体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呢?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分析。
主要从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等方面来表现。苔、草、绿、青,给人清幽之感,交往的人物如柳宗元、白居易、王叔文等都是博学的友人,生活中弹不加装饰的琴,看珍贵的佛经,没有朝廷、官府里的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日子过得闲适、恬淡,作者也乐在其中。(板书)
3、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运用类比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板书)
4、“孔子云:何陋之有?”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分析本文写作方法。
1、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2、托什么物?言了什么志呢?
托“陋室”一物,言了“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志。
谈收获,充实自我。
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打开教师寄语。
布置作业。
板书: 山水喻室
点明题旨 陋室不陋
仙龙喻德
清幽的环境
陋室铭 具体描述 博学的友人 乐在其中 高洁傲岸
高雅的生活 安贫乐道
诸葛庐
类比总结 何陋之有
子云亭
写作方法: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