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二)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二)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20:26: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2张PPT)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诗经》二首
蒹 葭
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 王国维《人间词话》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读诗品韵
【注音】
①蒹葭jiān jiā
②溯洄sù huí
③未晞xī
④道阻且跻jī
⑤在水之湄méi
⑥在水之涘sì
⑦水中坻chí
⑧水中zh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读诗品韵
【注音】
①蒹葭jiān jiā
②溯洄sù huí
③未晞xī
④道阻且跻jī
⑤在水之湄méi
⑥在水之涘sì
⑦水中坻chí
⑧水中zh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读诗品韵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诵读提示】
①四字一句,两两断开,
五字一句,二三断开 。
②韵脚处读饱满,适当拖长。
③双声叠韵处语气缓和。
④重章叠句中变换处重读或拖长。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如果《蒹葭》是一幅画,除了主人公和“伊人”,画上还会有些什么景物呢?
蒹葭
露水
白霜
秋水
晨雾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在景物前添加形容词来修饰
( )蒹葭
( )露水
( )秋霜
( )秋水
( )晨雾
朦胧迷离
凄清萧索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
茂盛
寒凉
灰白
浩渺
朦胧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每一层都出现一组这样的意象,一层又一层反复地渲染,让整首诗笼罩着一种浓重的迷蒙凄清氛围。
这些景物组合重复了三次,又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朦胧神秘
可望而不可即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这种凄清迷蒙的氛围让你联想到主人公内心怎样的感受?
朦胧神秘
可望而不可即
这是“起兴”的手法,“蒹葭”后来就成为了诗歌中一种失落伤感的情感意象。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为什么主人公内心会产生一种失落、伤感、惆怅的感受呢?
“求之不得”
如用《关雎》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
“从之不得”
如从《蒹葭》中选一个字来替换“求”,那就是 。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主人公非但 没有放弃,而且还执着追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主人公非但 没有放弃,而且还执着追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其中一个来回的距离有多长呢?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主人公非但 没有放弃,而且还执着追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追寻的路途到底是怎样的?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主人公非但 没有放弃,而且还执着追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阻”“长”“跻”“右”,道路不仅漫长艰险,崎岖陡峻,迂回曲折,甚至还有水流、蒹葭、雾气的阻隔。可见追寻过程之“艰难”。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主人公非但 没有放弃,而且还执着追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寻而不得,寻而无果,三个“宛”字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朦胧感,给追寻的过程又增添了一份“艰难”。
忽远忽近
若即若离
缥缈不定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主人公到底追寻了多少遍,追寻了多久呢?
表面写白露形态,实则写时间漫长。主人公的追寻可能是一天中的若干次,也可能第一天没追到,第二天又来,就这样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地在追寻。
两个“未”,否定语气,强调霜露还没有干,始终在芦苇叶上,层层渲染秋天凄清萧索的氛围,让人联想到主人公苦苦追寻未果,内心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与苍凉。
执着坚定
矢志不渝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资料链接】
1.宋·朱熹:“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2.现代学者:“该诗自有朦胧之美。‘伊人’性别的不确定性,使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和“伊人”之间有多重解读的可能。”
主人公寻寻觅觅的“伊人”,除了是一位寻而不得的佳人外,还可以理解为什么?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让主人公寻寻觅觅的“伊人”,除了是一位寻而不得的佳人外,还可以理解为什么?
对于“伊人”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朦胧的《蒹葭》留下了广阔的品读空间。“伊人”的名字可以是“佳人”,可以是“知己”,也可以是“贤士”,还可以是“目标”。 其实,对“伊人”的理解是无论哪一种,对爱情的追寻,对贤德的追寻,对理想的追寻,都象征了主人公对人生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伊人”是模糊多义的,但追寻者的身影是确切具体的。这样义无反顾的追寻,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你能想到哪些例子呢?
拓展延伸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面对敌人的暗杀和民族的危难,
鲁迅却依然废寝忘食,笔耕不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追寻的“伊人”叫“民主”。
杜甫仕途失意,命运坎坷,
却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追寻的“伊人”叫“国泰民安”。
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周敦颐却依然洁身自好,守志不阿,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追寻的“伊人”叫“清高正直”。
面对戈壁滩上的艰难险阻,
邓稼先却依然碎首黄尘,许身报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追寻的“伊人”叫“强国”。
稻壳原创设计师@老油条PPT
你 心中的“伊人”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