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经济体制改革
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2.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
A.实行“打土豪分田地”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选用的一手史料是( )
A.电视剧《大江大河》 B.小说《平凡的世界》
C.漫画《承包拉富》 D.照片: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4.“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5.1950年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
A.提高了农民的收入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D.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
6.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起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这里“关闭的门”和“开启的门”分别指的
A.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制度
B.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
7.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8.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扩大企业权力
C.实行按劳分配 D.废除公有制
9.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0.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1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1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下面是李小花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现固 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会议
C.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
非选择题
15.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一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1958年农村生产关系又进行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写出其共同的影响。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那些认识?
答案:
1-10:BDDDB; BAADD; 11-14:CBAC
15.(1)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
(2)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关于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影响:都是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认识: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关注民生,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