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3 17: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B.稀盐酸和铜丝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 B.收集氢气
C. 闻气体的气味 D.测定溶液的pH
3.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4.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 B.CO2 C.Fe2O3 D.NaCl
5.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约6.6~7.1) B.胃液(pH约0.8~1.5)
C.胆汁(pH约6.8~7.4) D.血液(pH约7.35~7.45)
6.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
B.烧碱、熟石灰、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C.金刚石、均为碳单质,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提高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B.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9.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10.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1.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
C.H2SO4 HCl NaOH D.NaCl Na2CO3 Na2SO4
12.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3.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14.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二、简答题
15.生活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用品 管道通 石灰乳
有效成分 NaOH Ca(OH)2
(1)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
(2)使用石灰乳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6.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请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A是一种难溶性盐,按以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推断下列物质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B_____;C_____;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18.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B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一种气体;CaO与A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能与B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C的溶液常用于检验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
(3)A与B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反应从而维持自然界中氧循环,该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_。
19.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B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四、实验题
20.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是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用装置F和装置______(填序号)收集并测量O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装置F中的导管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取并收集于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21.教材中用图1实验来验证硫能在氧气燃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请完成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根据图2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记录如下:
①连接仪器,并在玻璃管中放入湿润的品红试纸及适量硫粉,向广口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②关闭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硫粉熔化,并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③打开止水夹,通入氧气,观察到的现象:a、______,b、品红试纸褪色,c、小气球变大。
④硫粉完全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氧气,排尽玻璃管中的SO2;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关闭止水夹,撤下通入氧气的装置,然后应________,并同时轻轻振荡广口瓶。
(2)问题讨论:
①图1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__。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_______。
③反应过程中,玻璃管内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若改放干燥的品红试纸却不褪色,说明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提示:SO2与CO2的性质有相似之处)。
④广口瓶中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22.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2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的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为3.5 g/100 mL~5 g/100 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
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多少mL。(水的密度为1 g/cm3)
(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现有食醋500 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 mL,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4.8 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B 7.A 8.C 9.C 10.B 11.B 12.B 13.B 14.D
15.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Ca(OH)2+CO2═CaCO3↓+H2O
16.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析出; 相等
17. BaCO3 CO2 BaCl2 HCl AgNO3 HNO3
18. H2O CaCO3 Ca(OH)2 + CO2→CaCO3 + H2O 光合作用
19. CuSO4 NaOH和Mg(NO3)2 BaCO3 BaCl2 K2SO4
20. 酒精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正 I b AHE(或AHF)
21.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移除直角玻璃管 需要手动点燃硫,可能会有空气进入集气瓶 纯氧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高 亚硫酸
22.(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8.8g-100g=8.8g;
(2)设: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x=16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 。
23.(1) 95
(2)该食醋合格
NaOH的质量=4.8g×5%=0.24g
设10ml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
x=0.36g
则该食醋中总酸量为3.6g/100mL,该食醋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