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2.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4.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 D.加入溶液中
5.某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Ba2+、NO、X,则X可能是
A.Cu2+ B.Cl- C.H+ D.SO
6.钨是国际上重要的战略金属,钨矿在古代被称为“重石”。钨的熔点极高,硬度很大。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钨)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的作用是控制反应的速率
B.装置②、③、④中依次盛装AgNO3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止水夹,再停止加热
D.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7.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8.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9.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10.下列各物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
1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3+
B.滤液中含有Mg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Mg
12.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二、简答题
13.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它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铵态氮肥也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使用上述化肥中的______________。
14.粗盐中含有MgCl2、Na2SO4、CaCl2杂质,某同学设计除去三种杂质并得到NaCl固体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加入过量Na2CO3的作用;_____
(2)若用K2CO3代替Na2CO3会有什么后果?______
(3)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加以补充_____。
三、推断题
15.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 A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其余的五种 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类。
(1)B→C 的方程式_____。
(2)F→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C→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D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16.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红色粉末,已知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刚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少量两种红色粉末,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的红色粉末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试管中加入的红色粉末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红色粉末。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水B.NaCl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
(2)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NO3和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MgCl2和MgSO4或两者之一、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沉淀H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在滤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写出步骤Ⅱ中生成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补钙剂,B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四、实验题
18.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实验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新碱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再加入稀盐酸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 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_______相同;写出盐酸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 X 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A.Na2CO3 B.酚酞溶液 C.Ba(NO3)2
19.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
取废液少许,测得其pH为12.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SO42﹣、Ba2+、NO3﹣、Na+、OH﹣、K+、CO32﹣)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废液的pH为12,显碱性,所以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有三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3﹣、K+和_____.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42﹣、CO32﹣
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
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SO42﹣、CO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
[实验验证]: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成立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我选择_____同学的假设,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_ ____
五、计算题
20.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有一定质量的BaCl2和BaCO3固体混合物,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2.2g气体全部逸出,再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15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中含7.1g氯元素。请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2)所加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D 7.D 8.C 9.B 10.D 11.C
12.C
13. 磷矿粉 碳酸氢铵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碱性的草木灰跟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会降低肥效 硫酸钾
14. 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 NaCl固体中会带入新的杂质KCl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把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去,调节溶液的PH=7
15. 置换反应 做补钙剂
16.(1) Fe2O3 C
(2) CO2 AgCl H+、Na+、Ba2+
17. CuO 2NaOH+CuSO4= Na2SO4+Cu(OH)2↓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8. Cu(OH) 2 蓝色沉淀消失 Ca(OH) 2的质量 Ca(OH) 2+ 2HCl=CaCl2+2H2O B
19. H+ Na+ 丙 Ba2+与SO42﹣和CO32﹣不能共存 甲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废液中有CO32﹣ 继续加稀盐酸直到无气体冒出 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废液中有SO42﹣ 有白色沉淀产生 甲同学的假设成立
20.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
58.5 170 85 143.5
1.17g z y x
x=2.87g
y=1.7g
z=3.4g
(1)、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
21.
解:设固体混合物中BaCO3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生成BaCl2的质量为z
(1)氯元素质量7.1g,故所得溶液中BaCl2的质量:
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2)所加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滤液的质量: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20.25g,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