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知识回顾
1.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
2.哪本著作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什么?领导人是谁?导致了什么局面的逐步形成?
4.唐朝后期爆发的农民起义是什么? 领导人是谁?这次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5.唐朝于哪一年被谁所灭?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6.“五代十国”的根源(实质)是什么?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七年级历史——蔚文
学习目标:
1.记住北宋建立与统一的史实;
2.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掌握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及表现,分析政治上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1.北宋建立:
事件: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陈桥驿兵变
960年
开封(东京)
赵匡胤(宋太祖)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北宋 初期局势图
同学们,想一想北宋完成全国大部分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1、正确的统一方针(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2、五代十国时期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3、北宋实力强大,宋太祖和宋太宗雄才大略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君臣密谈、谋划天下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同学们,想一想,除了上面赵普说的那一条原因之外,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还有哪些?
1,地方权力过大,中央势弱——藩镇割据
(吸取唐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武将专权积弊难除——防止类似兵变重演
(陈桥兵变)
3,建国之初的局势
(一)军事上: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杯酒释兵权” (能领兵不能调兵)
为杜绝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目的: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枢密院(能调兵不能领兵)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更戌法)“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宰相
在中央:为了防止______的权力过大。
2.政治上:
宰相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知
政 事
(政事堂)
两府三司制
影响:实现了民、军、财权的分离,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在地方:为了____________。
②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割知州权力;
加强控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3、经济上
2,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3,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影响: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中 央
地方
地方
地方
行政权
兵 权
财权
4.影响:
宋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三冗:冗官、冗费(冗兵)。
利
弊
(1)为分化权力,机构臃肿,形成“冗官”
(2)政府财政开支巨大,形成“冗费”。
积贫
②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文人地位大大提高,不仅中央和地方要职由文臣担任,而且文臣统兵、主持军务,地位高过武将。)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2.表现:
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
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⑤拓宽了社会人士上升流动的渠道。
消极:武将过于受限制,影响到战场上临阵指挥,导致北宋对外战争屡败的原因之一。——积弱
3.影响:
1、背景:
①政治危机: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财政危机:战败赔款、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③社会危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三、王安石变法
④人铺垫前:范仲淹庆历新政开北宋变革风气之先(冗官)
1069年
宋神宗、王安石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2、时间:
3、人物:
4、目的:
宋神宗
(1048-1085)
王安石
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
称为“熙宁变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募役法
方田 均税法
农田 水利法
军事 保甲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
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把农村人口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
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丁为保丁;保丁
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促进农业发展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5、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6、成效:
三、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改革后)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文献通考》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7、结果:
三、王安石变法
变法派内部分裂,保守派强烈反对。保守派人才济济,如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1085年,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司马光
王安石
归纳宋朝的政治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也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知识链接
科举制
1、隋文帝:
2、隋炀帝:
3、唐太宗:
4、武则天:
5、宋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创立殿试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
1.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的是( ) A. 北宋 B. 南宋 C. 辽 D. 元朝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以来的武将专权的积弊,宋太祖是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控制对军队的调动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随堂练习
3.为了集中行政权,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其措施包括( )A.设置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C.减少宰相人数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4.宋太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集中财权, 他采取的措施是( )A. 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 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D.设置转运使
5.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逐步形成了什么格局( )A.文臣统兵 B.兵无常帅
C.官吏冗多 D.武将跋扈6. 宋朝时,社会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谚语,可见对军人的轻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政策 B.杯酒释兵权 C.削弱相权的政策 D.科举制度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