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20:56: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草船借箭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难点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2)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3)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2. 简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3.简介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5.老师心中也有个疑问: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背景介绍)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1.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2.自由发言: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2.了解《三国演义》了解作者罗贯中。3.了解故事背景。 【设计意图:以《三国演义》主题歌导入交流,激发学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设计意图:简介《三国演义》,同时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明确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周瑜 妒忌 都督 幔子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手 丞相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3)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2.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4.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么意思?(借理由推托、拒绝。)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③再读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④指名读这段话。⑤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⑥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⑦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的人。)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2.认读词语。3.书写“忌”和“擂”字。整体感知课文 ,提出并解决问题。2.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设计意图:采用读、思、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课堂小结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5.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经过——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5.草船借箭
第一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新知导入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
新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课文《草船借箭》。
新知导入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学习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知讲解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zhài
léi

我会认
周瑜













màn



chén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结构:上下
组词:妒忌 肆无忌惮
音序:J 部首:己
笔画:七
“己” 略扁,竖弯钩的竖短弯稍长。
下边的 “心”要宽扁。
易错提示:上面是“己”,不是“已”哦!
新知讲解

léi
结构:左右
组词:擂鼓助威 自吹自擂
音序:L 部首:扌
笔画:十六
左窄右宽。 “扌”横短提稍长。
“雨”上横稍短,下框变为 “冖”,四点要小、匀称。
易错提示:“雨”第二笔竖变点,第三笔变横钩!
新知讲解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3)怎样借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新知讲解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了解起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
周瑜嫉贤妒能。
新知讲解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①“公事”是什么意思?
“推却”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能推却?
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新知讲解
朝廷之事;公家之事。
借理由推托、拒绝。
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
了解起因
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新知讲解
了解起因
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的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拓展提高
简要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课堂总结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5.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
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经过——
结果——
作业布置
1.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熟读课文,自我品读探究,作批注,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